大腸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第二位,更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三名,目前國內提供50到74歲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透過糞便潛血濃度可精準預測大腸癌發生及死亡風險,潛血濃度越高者,應盡快接受大腸鏡檢查或縮短篩檢間隔,濃度較低者則可考慮延長篩檢間隔,更符合精準醫學趨勢。該研究成果已於今年5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卷》(JAMA Oncology)。
北醫大口腔醫學院副院長陳立昇、教授嚴明芳率領研究團隊發表最新研究,針對國內逾350萬名50至74歲的民眾,長期追蹤是否得到大腸腫瘤或死亡等資訊,透過大數據分析,確定不同糞便潛血濃度對大腸癌風險的具體影響結果顯示,低風險族群可延長篩檢間隔時間,進而減少腸鏡檢查次數,避免偽陽性、出血或穿孔等潛在的不良反應;高風險族群則可透過更精準的建議增加篩檢頻率,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同時能使醫療資源更有效配置。
陳立昇指出,糞便潛血向來以特定濃度切點(如大於20ug/g以上)視為罹癌高危險群,接受大腸鏡檢後會有一半比例有息肉,20%會有進展性息肉、5%罹患大腸癌,但事實上,糞便潛血濃度可以做更好的應用,醫師可藉此判斷是否需調整篩檢間隔時間,不再侷限於固定的每年一次或兩年一次。
研究團隊分析,個人化糞便潛血濃度篩檢策略可有效減少49%的糞便免疫化學法檢測、28%的大腸鏡檢查次數,可降低民眾不必要的檢查次數及風險,並確保高風險族群及時檢查及治療。
而這一拖就是半年,工程師掛診照大腸鏡,確診罹癌。蕭敦仁指出,內視鏡一進去肛門口不到5公分,「幾乎整片、約3/4都是腫瘤」,一切片果然是大腸癌。
工程師被轉介至醫院治療,未料癌細胞已擴散到整個腹腔,雖有開刀治療,但半年後就過世了。蕭敦仁警告,「看到血便千萬不要以為是痔瘡!」,不要抱有僥倖的心態,糞便潛血就照大腸鏡檢查。
蕭敦仁透露,腸癌分為0期、第一期至四期,雖然0期、一期存活率非常高,幾乎沒有症狀,但出7症狀恐已是癌症後期,包括:排便習慣改變、不規則腹痛、經常腹脹便秘、不明原因貧血、大便中有血黏液、體重減輕、排便排不乾淨。編按:腸胃科醫師非常重視糞便的觀察,因為糞便能釋出重要的健康警訊。若要及早發現大腸癌,觀察糞便是有效方式,不同的糞便狀況會呈現出不同腸子部位的狀況。(本文節錄自《腸保健康好胃來:台灣消化權威林肇堂教授,許你一個順暢人生》一書,作者:林肇堂教授,以下為摘文。)
大腸有機械性作用,也有化學性作用,但機械性作用更為重要。蠕動到了大腸就從變成分節運動,目的是要把被消化吸收掉、沒有營養成分而進到大腸的原便都排出體外,因為裡頭含有食物殘渣、纖維質等所有不能吸收的物質。大腸的排遺作用本身並沒有吸收營養的功能。
而大腸最重要的功能是吸收水分,一天分泌上千毫升的腸液與胰液還要再加上喝下的水量,這些水分、電解質到了大腸部位都將回收,提供糞便裡細菌的養分,最後到肛門括約肌後排出。糞便最重要的成分是許多細菌,但是不見得都是壞菌,其中還包含一些無法消化的纖維質。
所以經常聽聞要多吃青菜、水果,這是為了提供腸道菌叢的平衡,這些物質在口腔、胃、小腸都不能被消化,卻是糞便最重要的堆體資本,少了這些就容易引發大腸癌。
大腸呈現ㄇ字型,全長約90至150公分,分成右、上、左共三段,分別是升結腸、橫結腸與降結腸。在升結腸的一端是盲腸,最末是闌尾。堡壘文化提供大腸呈現ㄇ字型,全長約90至150公分,分成右、上、左共三段,分別是升結腸(上行結腸)、橫結腸(橫行結腸)與降結腸(下行結腸)。在升結腸的一端是盲腸,最末是闌尾,一般所稱的盲腸炎其實不是盲腸發炎,是闌尾發炎,因此會右下腹會相當疼痛。在降結腸的末端有轉彎處是乙狀結腸,呈現S型,通過這裡後才會進入直腸,直腸是肌肉最厚的地方,此處有俗稱大腸頭的括約肌。
直腸最末端是肛門口括約肌,這一段約有10公分,也是容易發生腫瘤、癌症的部位。大腸癌發生在不同段會出現不同症狀,最不容易發現的部位是在盲腸及升結腸,預後的狀況最差;最容易發現的部位則是直腸,再來是直腸上方的乙狀結腸。
若要及早發現大腸癌,觀察糞便是有效方式,下列不同的糞便狀況會呈現出不同腸子部位的狀況。
一、糞便有鮮紅血覆蓋或流出鮮血:
可能是痔瘡出血。因為痔瘡位置在最末端的肛門口,通常糞便前段是正常的黃褐色,到最後一段通過肛門時因血管磨破,所以覆蓋在糞便末段的血是鮮紅色,血色不會與糞便混合。而且可能肛門口還有出血,所以衛生紙擦拭時會見紅色鮮血。另一種情況則是上廁所時沒有解出糞便,卻排出鮮血,有可能是肛門口附近的痔瘡磨破所導致,以衛生紙擦拭時也會見紅色鮮血。
二、糞便混合鮮血或解血便:
可能是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之癌症或出血病變。當腫瘤長在直腸造成直腸變狹窄時,病人會提到近兩、三個月的糞便比較細,像鉛筆一樣,有時沾血、有時沒沾血。經過檢查卻沒發現痔瘡,那麼就要懷疑可能是直腸癌。乙狀結腸癌的情況也一樣,特別是轉彎處,腸道孔徑變窄,糞便就會變細。
若要及早發現大腸癌,觀察糞便是有效方式,下列不同的糞便狀況會呈現出不同腸子部位的狀況。堡壘文化提供三、藍莓色(暗紅色)糞便:
可能是小腸、盲腸、升結腸的癌細胞所導致。盲腸與升結腸的管腔很大,裡頭是乳糜狀的原便浮在腫瘤上。若腫瘤出血,原便混合均勻血紅素繼續往前推進,就會變成像藍莓或是蔓越莓的顏色。糞便不會變細,但是很明顯能看出糞便顏色與平常不同。
這個部位發生的癌症必須特別留意,有可能癌細胞已經長的很大,糞便也不會有任何改變,甚至出血很厲害時自己也會忽略觀察、不曾察覺,不知不覺中就貧血了。所幸仍可以透過大腸鏡的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四、烏黑色糊狀(瀝清狀)糞便:
可能是上消化道(口腔、食道、胃、小腸)的癌症或出血病變。糞便表面有油性光澤,有時帶有血腥味,與瀝青相似,所以又稱為瀝青便、柏油便。上消化道出血若比較慢一些,除了解出瀝青便之外,病人口中可能會吐出黑色或咖啡色的嘔吐物;若大量出血又急又快,可能會解出血便或甚至吐出鮮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過去青壯年族群可能是因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造成消化道潰瘍出血,但現在檢查與及早治療幽門螺旋桿菌己經非常普及化,使這類患者數減少許多。不過銀髮族要特別注意,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或者抗凝血劑等預防中風以及心血管疾病藥物,反而成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
腸胃科醫師非常重視糞便的觀察,因為糞便能釋出重要警訊。除了留意自己的排便習慣之後,可以自我檢視身上有無其他病徵,像是臉上皮膚有無變黃、身上有無黴菌感染或念珠菌感染、吞嚥困難等。這些症狀可以整理後列表記下告訴醫師,都是自我診斷的小撇步。
闌尾炎小知識
闌尾發炎的原因是,從小腸經過迴盲瓣進入盲腸時,分節運動會一邊脫水一邊將食糜等原便推送而至盲腸。因重力關係會使部分物質如細菌掉入闌尾,若運動順暢會擠出,但如果不順暢(如有糞石或其他阻塞物),就會堆積在闌尾造成闌尾炎。另外,大腸中也有許多憩室(空間),若開口塞住了就會變成憩室炎。
《腸保健康好胃來:台灣消化權威林肇堂教授,許你一個順暢人生》,作者:林肇堂教授,堡壘文化出版。[NOWnews今日新聞]大腸直腸癌連續15年蟬聯十大癌症首位,根據衛福部統計,平均約31分鐘就有一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國內外更是不乏許多名人因此過世,包含知名做詞人李坤城、日本電影配樂大師坂本龍一、中研院士朱雲漢、藝人余苑綺、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黑豹》男主角查德維克博斯曼。大腸直腸癌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提醒:「除了與飲食習慣有關,久坐不動也是危險因子!」
蕭奕宗醫師指出,大腸為ㄇ字型,大腸直腸癌依發生位置可略分為右側大腸癌(升結腸、盲腸)、左側大腸癌(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癌,症狀有些許不同。右側大腸癌以腹脹、腹痛、貧血最常見;左側大腸癌則以大便習慣改變、細便、血便為主,因阻塞關係會有腹痛表現。直腸離肛門近,最常見的症狀是出血、排便改變等,一般人容易誤認為痔瘡,因而延誤就醫。
為什麼罹患大腸癌機率居高不下?
大腸癌有幾項危險因子要注意,包括有大腸癌或大腸瘜肉家族史、肥胖、抽菸。飲食方面,應避免油炸燒烤的烹調習慣,並減少紅肉與加工肉品的攝取,可多補充蔬果以及膳食纖維,刺激腸胃蠕動。
「久坐不動」也是致癌危險因子
除了家族史、飲食習慣之外,醫師提醒,「久坐不動」也是致癌危險因子。根據研究顯示,每天增加2小時坐著的時間,會讓大腸癌風險增加8%、肺癌增加6%、子宮內膜癌增加10%。蕭奕宗醫師解釋,現代人工作及生活型態都偏靜態,上班坐在辦公桌前,回家坐在電視或電腦前,耗費的體力較少,久坐會讓腸道蠕動跟著變慢,增加腸道發炎機會,加上因活動不足而導致肥胖,新陳代謝變差,成為癌症的高風險族群。
定期檢查 瘜肉最好切除
大腸直腸癌幾乎都是從瘜肉演變而來,如果發現瘜肉該不該切除?蕭主任說,瘜肉分為增生性、發炎性及腺瘤性,其中腺瘤性瘜肉最有可能癌變,若發現超過1公分的瘜肉,建議都要切除,尤其年紀愈大,腺瘤性瘜肉的機率愈高。大腸直腸癌是一種治癒率較高的癌症,第1期的5年存活率可達90%,第2期有80%,第3期則為65%,早期治療非常重要。
醫師建議保健法
無論是否有大腸癌或大腸瘜肉家族史,建議40歲以上每年就要做糞便潛血篩檢,目前政府補助方式為50至74歲每2年免費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此外,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以及每周規律運動(每周3天、每次30分鐘以上、平均心跳達每分鐘130下以上),假日多從事戶外活動以紓解壓力,保持身心健康。且長時間待在室內,會減少曬太陽的頻率,人體中合成的維生素D就會缺乏,而維生素D已被證實可保護腸道、降低腸炎或腸癌發生的機率,醫師建議上班族要抽空起身動一動,午休到戶外曬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
腸鏡檢查發現癌症者有7成無症狀
國泰健檢預防醫學部長陳皇光指出,早期大腸癌並不一定會有症狀,而根據該中心近3年來近26.7萬筆資料顯示, 透過大腸鏡檢查發現及確認惡性腫瘤者,其中有7成以上無消化道相關的自覺症狀,有75%糞便潛血呈陰性,95%腫瘤標記指數無異常,僅有8%的人有大腸癌家族史。陳皇光指出,大腸癌雖與家族史有關,但非絕對值,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大大增加腸癌的風險,只要透過正確的大腸癌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可以獲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腸癌2 大篩檢工具
目前大腸癌的篩檢工具,以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為主,一般民眾可利用國健署的四癌篩檢做糞便檢查,若自費檢查推薦大腸鏡作為入門高階健檢項目。糞便潛血檢查雖方便又安全,但可能有僞陰性、僞陽性等狀況。
腺瘤為大腸癌的元兇,而大腸鏡只要透過專業操作,便可直接辨識病灶種類、位置、大小及直接切片或切除,不僅可以快速發現異常,如有高風險族群,依據檢查結果定期追蹤,以國泰健檢近三年發現大於一公分腺瘤有392人。
瘜肉3狀況有癌化風險
陳皇光指出,大腸瘜肉有很多種,增生性瘜肉基本上無惡性風險,但腺瘤可能就是大腸癌的前身,如果發現絨毛狀或高度分化異常腺瘤、大於1公分腺瘤以及超過3顆以上腺瘤就要小心有癌變的風險。
達離腺瘤:飲食「五大健康替身」提案
健檢時發現腺瘤後,該如何調整飲食?資深營養師王盈堤出提出「五大健康替身」,鼓勵民眾多「替」多健康!這五大替身分別是:全穀類代替精緻澱粉、以黃豆及其製品取代部分紅肉類、多樣足量蔬菜攝取量取代單一來源、新鮮水果代替果汁、以開水代替飲料。
70歲資深藝人楊烈2005年發現罹患大腸癌,抗癌多年相當成功,然而近來他的二哥卻因大腸癌四期過世,享壽74歲,楊烈上節目回憶過去發現罹患大腸癌的過程,中間還差點擴散到淋巴,讓他覺得真是千鈞一髮。
楊烈是大約59歲發現罹患大腸癌,在這之前一直有血便,由於是鮮紅色的血,不是黑色的,因此他認為應該只是痔瘡,就這樣拖了一年多,中間總是在浴室待很久,一直坐在馬桶上久久不能起身,浴室都是血腥味,後來有次他痛到站不起來,痛到真的忍無可忍才去醫院,發現是大腸癌。當時醫生檢查後,發現這已經中末期了,要趕緊開刀,楊烈上《新聞挖挖哇》透露,醫生說這個階段還好及早發現,不然細胞快要擴散了,趕在這之前拿掉,不然就會擴散到淋巴,那可就麻煩了,楊烈表示他還記得開刀完拿出「一整串的腫瘤」,楊烈笑說那模樣就很像日本進口的葡萄,笑翻主持人鄭弘儀。
資深音樂人李坤城現年66歲,與小他40歲女友林靖恩向來備受外界關注;儘管如此,兩人依然愛得高調,不時公開曬恩愛。2人交往才剛滿10周年,林靖恩今(9)日證實李坤城病逝,也讓這場「爺孫戀」跟著劃下休止符。李坤城去年接受媒體時才說,自己健康檢查結果一切正常、身體狀況極佳,沒想到造化弄人,才過1年就傳出病逝消息,令人不勝唏噓。知名音樂人李坤城曾替不少天王天后創作經典歌曲,包括鳳飛飛《心肝寶貝》、羅大佑《火車》、羅大佑《青春舞曲2000》歌曲作詞,還曾經入圍過金曲獎,更擔任金曲獎的評審,近年引起關注的反而不是音樂作品,而是他和小40歲的老婆林靖恩交往,轟轟烈烈的爺孫戀也起不少話題,而沒想到李坤城在9號晚間傳出病逝的消息,而後女友也發文證實。
▲李坤城和林靖恩這段爺孫戀曾飽受爭議。(圖/翻攝自林靖恩臉書)
過去李坤城因為這段爺孫戀,引起不少爭議,甚至還和林靖恩的爸爸,一度告上警局,由於兩人的年紀實在相差太多,家人無法接受和諒解的情況下,李坤城也曾認為自己和林靖恩交往時,很有罪惡感。
而李坤城和林靖恩這段爺孫戀,經過這麼多年,兩人的感情也並非當時不少人所批評的那樣,反而是越來越穩定,而林靖恩和李坤城也沒有因為各界的眼光,反而是愛的非常高調,生活大小事也都會分享,感情相當甜蜜,但沒想到李坤城最後因為大腸癌病逝,享壽66歲。
▲李坤城經常與林靖恩公開放閃。(圖/翻攝自林靖恩臉書)
李坤城去年3月接受《ETtoday星光雲》訪問時表示,他沒有三高、身體一切都正常,知道自己年紀大,也特別會注意健康和飲食,平時還有運動、曬太陽的習慣,甚至自信表示「(身體狀況)都沒問題」。
▲林靖恩今證實李坤城死訊。(圖/翻攝自林靖恩臉書)
無奈造化弄人,李坤城兒子今晨透過臉書發文指出,「如今他(指李坤城)癌末躺在病床懨懨(奄奄)一息」。林靖恩稍早也發文證實,李坤城住院治療7個月後於昨晚病逝,「到最後都得聽我碎念」;林靖恩並感嘆:「十年一刻,一刻三個時辰。折磨他了。願能七日後再說。愛你們。」林靖恩今晚接受《壹蘋新聞網》電訪時透露,李坤城是癌症大腸肝骨轉移。
林靖恩透露,李坤城去年6月開始手指開始有麻的感覺,當時因為打完疫苗全身痠痛,以為只是副作用之一。不料8月後骨頭開始劇烈疼痛,後來到復健科就醫,9月9日被診斷出大腸癌第4期,甚至已經轉移到骨頭,隨即緊急入院。
資深音樂人李坤城與女友林靖恩的「爺孫戀」,當年曾轟動一時,8日晚間因大腸癌病逝,享壽66歲,9日林靖恩證實李坤城逝世消息,「到最後都得聽我碎念」。基隆議員張之豪發文肯定李坤城是「當代台灣流行歌曲最重要也最傑出的音樂創作人之一」,也呼籲外界,「請別把李坤城,記得為另一個八卦逸聞」。基隆市議員張之豪多年前曾與李坤城在流行音樂研究上有過交集,聽聞李坤城病逝他也有感而發在臉抒發聞悼念。他說,「我猜也許有些媒體還是會以『爺孫戀』角度來報導李坤城。但,李坤城,是當代台灣流行歌曲最重要也最傑出的音樂創作人之一。」
張之豪誇讚李坤城優美的台語造詣,從《心肝寶貝》就可以看出。「輕輕聽著喘氣聲/心肝寶貝子/你是阮的幸福希望/斟酌給你晟/望你精光/望你才情/望你趕緊大/望你古錐/健康活潑/毋驚受風寒」他說「他(李坤城)在近30年來,在華語、台語歌、流行音樂專輯裡,著作等身。」李坤城更曾為彭明敏教授於1996年總統競選歌曲專輯的擔任製作人。台灣文化、語言,除了要對過去爬梳以外,更重要的,是創作。「唯有一直突破、創新、累積新的台灣文化文本,我們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獨立的民族,才有我們的文化厚度」。
他更呼籲「請別把李坤城,記得為另一個八卦逸聞。」張之豪說「李坤城的離世,代表台灣的流行音樂界,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支柱。」他指出因為,我們追求的,是個有文化內涵的獨立國家。我們追求的,從來都不只是政治,而是更真、更善、更美的狀態,既是美感、也是品格。台灣在這方面,一點都不輸人,只是政治上總是被一個鄰國阻擋拖累了而已。
▲林靖恩一路照顧李坤城。(圖/資料室)
據《中天新聞網》報導,林靖恩得知李坤城罹癌住院,天天搭公車、腳踏車往返台中慈濟醫院照顧,由於住院所需文件都只能由家屬簽署,她才想積極地完成登記結婚手續,最後選在兩人交往10周年,也就是2月1日在加護病房結婚。
時光回到2012年,55歲的李坤城公開認愛當時還未成年、才15歲的林靖恩,被外界封為「爺孫戀」。但兩人非但不在意,還時常放閃。相差40歲的年齡差距,難道不會成為阻礙嗎?李坤城過去就曾透過臉書Po文,強調自己的心一直以來都很年輕,這也是維持兩人感情的秘訣,還說:「同甘共苦才是愛情踏實的養份。」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吳宗憲在得知李坤城離逝的消息後,表示「李老師⋯很感謝曾經有他的協力,為世人留下美好的聲音!特別喜歡他寫的詞,很人生、很真實,很能感動自己⋯⋯遺憾總有,但回蕩在世上的,依舊是他嘔心瀝血、膾炙人口的創作⋯⋯願老師一路好走!」從吳宗憲稱呼李坤城為「老師」,就可以看出憲哥對李坤城的尊敬,話中也足見他對李坤城在音樂方面上充滿著敬意、欽佩。
其實,李坤城過去曾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和吳宗憲很有緣,憶起當年吳宗憲推出的第一張台語創作專輯《真心換絕情》,他就是擔任製作人兼企劃統籌,在專輯中還特別為吳宗憲量身打造一首歌曲〈小神仙〉,而吳宗憲也憑藉這張專輯一舉奪下第6屆金曲獎最佳方言歌曲男演唱人獎。
眾所周知,後來吳宗憲提攜周杰倫,當時周杰倫曾說「沒有吳宗憲就沒有周杰倫」,而李坤城就引用了當時的這段話「沒有李坤城就沒有吳宗憲」,可以看出他當時非常看好吳宗憲,對他抱著相當大的期望,如今李坤城因大腸癌病逝,憲哥也難掩不捨之情,懷念這位曾經一同打拚、給予幫助的恩師。
因名作詞人李坤城因大腸癌過世,讓大腸癌再度被熱議。毒理專家招名威分析,大腸癌大部分會發生都是「吃」出來的,不一定與家族史有直接相關。他表示大腸癌非不治之症,並建議8種顧好腸道養生之道,「遠離大腸癌,能把髒東西排出去就是關鍵!」
根據招名威的說法,大腸癌是一種消化道的癌症,大部分會發生都是因為「吃」出來的,讓多餘的毒素累積,代謝不出去,並不一定與家族史有直接相關。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的結果,大腸癌的好發率有幾個特點,包括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攝取高量的肉類、食入致癌因子、肥胖、老化、消化道微生物菌叢不佳等。
招名威表示,大腸癌不是一個不治之症,不需要像以前那樣一聽到罹患大腸癌就好像被判死刑那樣。若要有效地遠離大腸癌,就要先來了解大腸的基本功能。因為大腸黏膜上住著上千種細菌,總數量多達100~200兆個,而大腸道的神經系統還有1億個以上的神經細胞,透過迷走神經可以影響其他器官,所以有研究說,腸道若健康,就可以減少失智症的發生率。如果消化系統運作順暢,食物養分就能被完整消化、吸收,廢棄物和毒素也可以順利被排出體外。
招名威強調,顧好腸道,遠離大腸癌,能把髒東西排出去就是關鍵!他提出以下8點照顧腸道的建議:1) 多纖維、植物性食物為基底2) 原型態食物、好油脂的飲食型態3) 適當補充益生菌,有助於平衡腸道菌4) 補充腸道排空的酵素,減少毒素累積5) 規律運動、好睡眠6) 適當調解壓力7) 不菸、不酒、不熬夜8) 避免不當使用瀉藥。
招名威透露,他每年都會做大腸鏡檢查,而且,每 1-2 年糞便潛血檢查也可以降低 50-69 歲大腸癌死亡率 15-33%,只要及早發現,大腸癌的存活率其實很高。
沒吃壞東西,也不是病毒感染或重大疾病,卻一連幾個月莫名其妙腹瀉或便秘,你可能是被簡稱「腸躁症」的「大腸激躁症」找上門了。據統計台灣的腸躁症盛行率高達17~22%。胃腸肝膽科鄭以勤醫師表示,腸躁症的診斷有三項標準,患者除了症狀治療外,飲食上要挑選低腹敏的食物,即便想吃些益生菌維持腸道健康也要注意最好是餐前吃或隨餐服用,以免胃酸破壞好菌效力。
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鄭以勤醫師接受中廣「聽醫生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腸躁症是屬於功能性腸胃道疾患之一,臨床上很常見,雖然不致於有重大健康危害,但確實會讓患者非常辛苦,臨床上還有患者因腸躁症痛到在地上打滾。腸躁症的發生與壓力、生活習慣和飲食都脫不了干係,診斷上首先必須先排除腸癌、病毒感染、食物中毒等其他疾病,然後再看是否符合,三個月內有反覆性腹痛、平均每周至少一天發作、且腹痛與排便有關、排便次數改變、排便型態改變(腹瀉、便秘或交替出現)等三點中的兩點才能診斷為腸躁症。
鄭醫師表示腸躁症很容易反覆發生,解除症狀則常是緩慢的過程,在處理腸躁症時,醫師考量的不僅是用藥問題,還要從生活習慣的改善、飲食的控制著手,由於部分腸躁症與精神緊張、壓力太大、睡不好有關,若是情緒過度緊張的病人,也會轉介給身心科醫師,使用一些抗焦慮的藥物,減緩神經衝動性。食物選擇上要避免糯米、油炸、豆類等易脹氣食物。減少甜食和乳糖、果糖攝取。不要吃太甜的水果,可選用奇異果、柑橘、葡萄、芭樂等甜度較低的品項,其他像白菜、青江菜、青椒、紅蘿蔔、十字花科的植物也都屬於「低腹敏飲食」,可以降低腸胃不適的症狀,此外若想補充益生菌最理想的時機是在餐前或隨餐服用,部分益生菌產品還有合法添加的瀉藥,若已經有腹瀉症狀,選擇時就要格外注意,拉肚子時飲食只要清淡就好,但一定要多補充溫水避免脫水。中廣「聽醫生的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在中廣《愛健康》、《流行網》YouTube頻道聯播,歡迎大家訂閱收聽。(撰稿 孫佳慈)
息肉不可輕忽!大腸癌是蟬聯15年國人癌症之首,而有超過9成的大腸癌其實是從「息肉」發展而來,且很常是由「腺瘤性息肉」癌變而來。因此,照大腸鏡變得極為重要,不僅能發現息肉,更可以及時移除有癌變風險的組織。
腸胃科醫師鄭泓志分享病例,一名60歲男子有腹痛、腹脹問題,有時大便還會帶血,做了大腸鏡檢查,發現大腸內有多個息肉,在醫生建議下立刻切除,後來息肉切片結果顯示,確實罹患早期大腸癌,所幸及時檢查發現並進行治療,目前健康狀況相當穩定。
大腸癌常見症狀:
1.糞便異常
包括糞便變細、色澤改變或有血跡。
2.排便習慣改變
例如長時間的便秘或腹瀉。
3.腹部不適
腹痛、腹脹主因腸阻塞引起腹脹、多氣所導致。
4.不明原因體重減少
癌症常會導致體重突然減輕。
5.無力或疲憊
患者會感覺明顯體力不支,難以完成日常工作。
6.不明原因貧血
腫瘤已有出血現象,每天一點一滴持續流失而不知,像是容易感覺喘,或是臉色蒼白。
64歲阿明因腹脹就醫檢查,腹部超音波意外發現肝臟腫瘤,醫師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大腸癌第四期併肝臟轉移,因部分腫瘤體積較小又位於肝臟深處,經化學及標靶治療確定腫瘤穩定後,同時施行腹腔鏡大腸直腸手術、肝臟腫瘤切除以及電燒灼術。追蹤3年,患者病況穩定,沒有腫瘤復發現象。(陳婉玲報導)
奇美醫學中心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王家豪說明,近年來,大腸直腸癌發生及死亡人數呈快速增加趨勢,有近2成病人發現時已是第四期,且有肝臟、肺臟轉移現象,隨著化學及標靶治療的進步發展,許多晚期大腸直腸癌病人病情在獲得控制之後,讓外科醫師有機會可以將腫瘤完全切除,提高病人的存活率。
然而,肝臟轉移腫瘤往往為多顆,並且會散布在肝臟雙側,有些腫瘤還可能在肝臟較深處,使得肝臟手術的困難度大增,可能需要犧牲的肝臟體積也較多。倘若剩餘肝臟功能較差,這些病人常常無法再接受後續的化學及標靶治療。
王家豪指出,同時以腹腔鏡大腸直腸手術、肝臟切除以及電燒灼肝臟深部腫瘤,已成為一般及消化系外科常規施行的手術,近五年來,已為大腸直腸癌肝臟轉移病人執行數十例腹腔鏡肝臟腫瘤電燒灼術,不僅提供更微創,減少肝臟實質受損,也提高腫瘤治癒的機會。
綜藝天王豬哥亮因罹患大腸癌,癌細胞轉移至肝臟後併發肝衰竭,2017年5月病逝,讓家人傷痛萬分。他的38歲愛女謝金晶去年推出新專輯《搶頭香》後,擔心家族有大腸癌遺傳病史,前陣子首次體驗無痛內視鏡,做完健檢後發現紅字多達21項,讓她震驚不已。根據《ETtoday星光雲》報導指出,謝金晶怕自己也有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因此做了健檢,但健檢前夕緊張難眠,當天更在鬧鐘響之前就醒來,直呼很怕查出大腸息肉,好在狀況一切正常,但沒想到其他身體數值卻亮紅燈,她苦嘆:「結果是其他地方有事!」
在謝金晶的健檢報告上,出現血壓過低、血糖偏低、腎功能明顯異常、甲狀腺異常、甲狀腺有多發性囊腫、尿酸過高、嗜伊紅性白血球偏高容易濕疹過敏,另外乳房右側有0.5公分囊腫和腺瘤,骨盆腔右側也有1.1公分囊腫。
59歲的簡女士本身有乳腺癌病史,因出現「體重下降、食慾不振、全身乏力、血便和排便困難」等症狀趕緊就醫,經醫師診斷為「結直腸癌」第三期,且直接侵犯膀胱合併淋巴轉移。醫師先做了人工肛門,之後進行立體放射治療合併電熱治療縮小腫瘤,術後三個月追蹤無復發且穩定的情況下,成功擺脫人工肛門。
根據國健署2021年資料,台灣每4分19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其中大腸直腸癌為全國年發生數第二名的癌症,發生率在男性癌症中排名第一,女性癌症中排名第三;大腸直腸癌更是全國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三位。
收治簡女士的亞東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耿立說明,為改善患者排便困難及腸阻塞以及腹脹的問題,先進行橫結腸造廔術,也就是俗稱人工肛門;經與患者討論後,採導航螺旋刀執行立體放射治療(SBRT),並在治療期間合併電熱治療(mEHT),再評估後續手術可能性。
亞東醫院放腫科主任謝忱希指出,術前電腦斷層影像結果顯示,簡女士的腫瘤體積原為492CC,經立體放射治療合併電熱治療後至手術前,腫瘤體積降低為292CC,減少了200CC約41%的體積,最終順利完成手術,且術後病理分期降至第二期。至於簡女士術前因腫瘤阻塞而設置的人工肛門,也在術後三個月追蹤無復發且穩定的情況下,成功關閉。醫師呼籲,生活中應戒除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菸酒,多吃蔬菜水果,並維持健康體重,避免過胖影響健康,50歲以上的民眾應每兩年定期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如果有排便異常問題,應及早尋求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的診察,切勿延誤就醫。
大腸癌是近幾年台灣癌症的頭號話題,許多名人也都曾因該疾病身亡,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不容小覷。針對外界好奇「為什麼大腸癌那麼喜歡轉移到肝臟?」的疑問,有醫師也發文提出解答了。
▲醫師透露「大腸癌喜歡轉移到肝臟」的原因。(圖/資料照)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表示,曾遇過一名70多歲的女性患者因反覆大便出血,經檢查後發現罹患直腸癌,且患者的肝臟上面已經出現了多個轉移病灶,直言「肝臟的腫瘤,發現時超過一半都不是肝癌」。
陳威佑指出,肝臟是一個血流量非常豐沛的器官,而癌症為了因應不斷增生的細胞,又急需血液中的養分和氧氣來供應,「因此癌細胞就容易轉移到肝臟,其中腸胃道的腫瘤,又是其中很常見的轉移來源,像大腸癌、脾臟癌等等。」並指出余苑綺也曾經歷過大腸癌經復發並轉移至肝臟。
陳威佑進ㄧ步解釋,從生理角度來看,腸胃道在消化吸收大量養分的同時,也吸收了許多雜質與毒物,都需要先經過肝臟做初步的養分儲存與排毒,才不會造成人體直接性的傷害,因此才演化出了門脈系統,腸胃道回流的血液都會透過「肝門靜脈」送至肝臟先行處理過,再進入人體的全身循環,也因此讓肝臟被稱為「人體沉默的守護者」。
陳威佑透露,過去曾有研究顯示「將近50%的大腸癌會轉移至肝臟」,癌化的大腸細胞在改變原有細胞特性後會侵犯鄰近組織,在爬行通過血管壁後,會跟著血流、順著肝門靜脈,直接被送到肝臟去,也因此「肝臟便成為大腸癌細胞的第一個落腳處」。
一名男大生的家族中有25歲就罹患大腸癌的病史,讓他相當擔憂是否該進一步檢查。針對這名年僅20歲的男大生,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立即為他安排檢查,發現他的大腸內已經佈滿大大小小的息肉,並確診為大腸癌。經過進一步的基因定序檢查,驚覺他患有無法治療的遺傳疾病。
陳威佑醫師日前在臉書粉專「大腸直腸外科 陳威佑醫師」指出,替該名男大生安排檢查後,確認其確診大腸癌,孰料,不僅僅是他,追問後才發現其家族還有好幾人被診斷過多種癌症(攝護腺癌、乳癌...),因此趕緊幫他安排大腸鏡檢查,才發現腸內佈滿大大小小的息肉,經過基因定序確診「林氏症候群」。
陳威佑解釋,大腸癌的發病主要與大腸上皮細胞的基因突變有關。大部分人是由於年紀增長、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而罹癌;不過若是基因突變,則可能讓人在年紀輕輕時就罹患大腸癌。例如,「林奇症候群(Lynch syndrome)」就是一種會提升多種癌症風險的基因突變疾病。陳威佑說明,林奇症候群的發生,關鍵在人體無法有效進行基因修復。腸道是個高度新陳代謝的器官,每24小時就會汰換一套新的上皮細胞。在細胞複製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染色體的複製與重組。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染色體若因複製太快出錯,這些「錯誤」也未被修正,就可能形成癌症。
他透露,林奇症候群的患者主要因「修復染色體的功能失效」,於MLH1、MSH2、MSH6、PMS2和 EPCAM的基因出現突變。當這五組基因突變或異常,染色體將失去正常修復機制,容易累積致癌突變、進而導致罹癌機率增加,尤其在50歲前罹癌可能性更高。提醒若有符合林奇症候群的「四大跡象」,就需要提高警覺:
1. 多名親屬患有林奇症候群相關癌症。
2.一名或多名家庭成員在50歲前患有癌症。
3.一位或多位家庭成員患有超過一種類型的癌症。
4.超過一代的家庭成員患有相同類型的癌症。
陳威佑建議,林奇症候群的患者要從成年開始進行終身的癌症篩檢,每年定期進行一次大腸鏡或其他癌症篩檢,以便及早發現癌症。他也強調,家族中第一個被診斷出癌症的人,其年齡減少10歲,可做為整個家族第一次篩檢的時間,「儘管林奇症候群是無法治療的遺傳疾病,但癌症是可以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的。因此若您屬於高風險族群,請定期進行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息肉或病變就能早期處理」。
台大政治學系教授、中研院院士朱雲漢驚傳已於昨(2023-2-5)日因直腸癌離世,享壽67歲。朱雲漢的哥哥朱雲鵬今天凌在臉書悲痛證實,朱雲漢於昨晚9時在家中安詳往生。
直腸癌和大腸癌有何不同?
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尤其是右側的大腸癌,初期只會出現大便潛血,根本一點感覺都沒有;而左側的大腸:包括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長出的癌症中後期後比較會有大便習慣改變和血便等症狀,可是一般人又很容易把這些症狀誤認為痔瘡,因此延後就醫。
不幸的是,當症狀嚴重就醫時,常常已經末期,也就是已經有淋巴腺、肝臟、肺臟或甚至骨骼轉移。事實上,大腸直腸癌幾乎都是從良性息肉演變而來,經過10年的時間慢慢從良性的息肉演變成惡性疾病甚至轉移,所以基本上大腸直腸癌癌細胞惡性度不像胃癌、肺癌或是肝癌那麼高,所以是一種治癒率較高的癌症。
大腸直腸癌依發生位置約可大略分左側大腸癌、右側大腸癌、直腸癌,不同位置的症狀也有些許不同。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組、臺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出版的《大腸直腸癌診斷與治療之共識》手冊指出,直腸癌因最接近肛門,最常見的症狀是肛門出血,會有血便、裡急後重(有便意但解不出來)、排便習性改變等症狀。而右側大腸癌以腹痛最常見,體重減輕、腹脹、貧血次之;左側大腸癌最主要則是大便習慣改變,腹痛及直腸出血次之。而直腸癌也因為離肛門最近,病人還常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肛門能不能保留的問題。》看更多大腸直腸癌相關資訊
做了大腸鏡為何還是罹患腸癌?
不過,有些人明明按間做糞便潛血檢查,檢查陽性也速速回診做大腸鏡,結果沒問題,卻還是在兩年內發現罹患大腸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關鍵就在盲腸到達率、腺瘤偵測率、清腸程度,這三項大腸鏡的品質指標,對於檢查結果否能救人一命,有很大的影響。
台灣大腸癌篩檢計畫主持人、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曾建議,病人做大腸鏡檢查時,最基本能做的就是檢查後詢問醫師「有沒有檢查到最裡面?有沒有看到息肉?清腸程度如何?」,以了解檢查程度。邱瀚模提醒,偵測大腸癌一定要做完整全程的「大腸鏡」,如果只做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看不到近端大腸的息肉,但50歲以上大腸息肉有四成都長在這裡。另外建議民眾遵照醫囑,確實執行低渣飲食,並且記得要在檢查前五到八小時喝清腸藥,太晚或太早喝都會影響清腸率。(編按:近端大腸包括升結腸、橫結腸,遠端大腸則為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
該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
.增加腸道內的益菌,多吃蔬果增加纖維質攝取量,每天至少吃7種蔬果,男性每天應吃9份蔬果。.少吃紅肉與加工食品,避免食用高溫燒烤的食物。
.多吃富含礦物質、蛋白質的「黑五類」食物,例如:黑豆、黑糖、黑木耳、黑糯米、黑芝麻等。
.晚餐不要吃太飽,避免食物未消化在腸胃中堆積、發酵。
.50歲以上之中老年人,應每3到5年接受大腸鏡檢查。
.培養樂觀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情。
.維持健康體重,過重及肥胖會增加大腸癌風險且干擾許多荷爾蒙的代謝功能。
.增加身體的活動量,可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
.不吸菸,飲酒勿過量。
一名40多歲女子覺得身體非常疲憊就醫,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發現她臉色蒼白,有嚴重貧血,懷疑是婦科或腸胃道疾病,照腸胃鏡發現她的直腸和乙狀結腸交界處有顆5公分大的腫瘤塞住,確診大腸癌第3期,而她沒察覺腸胃道有症狀、血便,是因為她都用免治馬桶,從沒擦過屁股、觀察糞便,忽略警訊。
葉秉威日前在節目「醫師好辣」指出,這名女子自述近期身體疲累,常不知不覺睡著,懷疑是肝臟有問題,求診掃超音波未發現肝臟有異常,但葉秉威觀察到她臉色蒼白、走路緩慢,一臉貧血的樣子,抽血檢驗血紅素只有4點多g/dl,女性正常值為12 g/dl,真的非常低。
葉秉威表示,女性嚴重貧血的原因,不外乎是婦科或腸胃道疾病,但女子說她經血量正常,也沒有解黑便、血便的困擾,讓葉秉威很納悶,建議她做腸胃鏡找病因,結果大腸鏡才推到直腸跟乙狀結腸交界處就進不去了,因為被5公分大的腫瘤塞住,導致大腸太狹窄,內視鏡無法通過。
葉秉威指出,這麼嚴重的大腸癌至少已經一年以上,應該會有大便帶血或大便變細長的症狀,但女子卻未提到,只說她很累,而累是因為貧血,但葉秉威仍不解為何沒腸胃道症狀,追問女子才知她家中都使用免治馬桶,從沒擦過屁股、觀察過自己的糞便,忽略整個疾病一開始的警訊。由於女子病情嚴重,已是第3期大腸癌,只能動手術並化療,盡量延緩病情惡化。
曾入圍國際學生金獅獎、台灣金鐘獎的知名導演范云杰,於本月6日因腸炎引發敗血症,於台北榮總病逝、享年54歲。其親妹妹范心怡今(9日)稍早透過臉書證實噩耗,悲痛的說「他走的太過匆促,沒能好好和這個世界道別」,也透露哥哥最後的殺青戲將於19日下午2時開拍,遺憾未能再聽見熟悉的聲音喊「Action」,惹網友淚崩。范心怡於臉書發文提及,范云杰於本月6日晩上7時24分,因腸炎引發的敗血症,於台北榮總病逝。回想哥哥生病期間,病情總是反反覆覆,儘管如此家人仍心懷僥倖且樂觀以對,畢竟哥哥兒時曾戰勝骨肉瘤、20年前還在未使用葉克膜的情況下打敗心肌炎。
面對范云杰的離去,范心怡表示,「勇者其實是孤獨的」,或許因為太累、擔心麻煩家人,哥哥這次才毅然選擇放手,至於其生前最後的殺青戲則將在19日下午2時開拍,遺憾的是無法在聽見哥哥親口喊出「Action」了。
唐玲2019年罹患胃癌4期,一直在持續治療,但她提到身體胃的幽門桿菌一直殺不死,已經吃到第三線的藥,吃到肝功能都已經受損,近來醫院徵求人體實驗,她決定參加也可以省一些醫藥費。
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唐玲表示生病醫療費用超過2百萬,房貸部分有些困難了,也有考慮要賣房,剛好台大醫院有人體研究的治療方式,「我也算是嘗試新的藥物,一定還是有一些要自費的項目,但至少參加研究可以負擔得起一般人的醫療費用」。她提到近來的身體狀況,「身體胃的幽門桿菌一直殺不死,已經吃到第三線的藥,吃到肝功能都已經受損,我很害怕,醫生說要就再吃第四線的藥,不然就是去參加台大醫院人體實驗」。
唐玲表示保持心情愉悅很重要,她會去上教會也會唱詩歌和養愛犬,都是可以放鬆心情,她同時也希望工作盡快上門,可以減少一些經濟壓力。
[NOWnews今日新聞]足壇球王比利(Pele)三度奪下世界盃冠軍,當地時間29日卻傳出病逝噩耗,因結腸癌惡化導致多重器官衰竭病逝於巴西,享壽82歲,令一票粉絲相當不捨。而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李柏賢醫師也呼籲,實際上結腸癌、直腸癌都統稱為大腸癌,而大腸癌是絕對可以預防的,高達90%都是因為息肉演變而成,只要定期檢查是否有息肉及早切除,就沒有機會轉變為大腸癌。
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李柏賢醫師提醒,大腸管腔內的凸起物都可稱為息肉,不過腺瘤性息肉會持續長大或演變為大腸癌,大腸癌超過9成都是從息肉變成的,一個息肉變為大腸癌需要5-10年的時間,但息肉沒有任何外在特徵可以及早發現,若能定期健康檢查做大腸鏡,就可以在演變成大腸癌前徹底切除。即便已經罹患大腸癌,一期病患在手術切除的治療下,治癒率能夠有95%以上,切除後也無需配合化療,但若是等到了大腸癌晚期,有轉移、淋巴結,在治療之路上就會更加辛苦。
李柏賢強調「大腸癌絕對是可以預防的」,國健署提供50歲至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尤其是高風險族群,像是有家族病史、發炎性腸道疾病等,不過大便潛血有可能是腫瘤、息肉,都會被大便摩擦導致出血,檢查的黃金標準仍是大腸鏡,能夠完整確認是息肉、大腸癌、痔瘡所導致的出血狀況,也可同時切除腺性息肉。當然日常也要避免高脂肪、紅肉、燒烤等高風險飲食。
要注意的是,除了定期檢查外,在做大腸鏡前「良好的清腸很重要」,若是清腸不乾淨,可能會導致檢查看不清楚,腸道被大便覆蓋,因此檢查前要記得低渣飲食、大量喝水,把大便清到如水狀,就能確保腸內狀況一覽無遺,避免有息肉隱藏在內。當然若是已經有發現大腸癌八大症狀,包括腹脹腹痛、血便帶有黏液、排便習慣改變、經常腹瀉或便秘、大便變細小、重量減輕、貧血、可觸摸到腫塊,有長達三個月以上的排便異常,就要趕快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
汪中仁是大腸直腸癌病友,他是一位烏克麗麗老師,帶領社區的長者們享受音樂和律動的樂趣,一堂課長達50分鐘,他精力充沛,連續唱了20首歌曲,儘管他長期以來一直與疾病抗爭。他在49歲時被診斷患有直腸癌,後來轉移到肝臟,成為第四期癌症患者。當時的醫生告訴他,他可能只有兩年的壽命,然而,汪中仁經歷了25次電療、18次化療,以及多次手術,包括腫瘤切除、人工肛門和人工血管等等。經過長時間的抗癌治療,他終於戰勝了疾病。然而,他現在面臨著新的挑戰。醫生告訴他,未來的死因可能不是直腸癌,而是多重器官衰竭,因為他長期服用大量的藥物,在活了10年後,他的體內已經沒有癌細胞。然而,他的身體老化迅速,對其他器官造成了損害,例如他的腎臟,現在,汪中仁已經開始接受洗腎治療,他在家人的陪伴和信仰的支持下渡過了種種艱難的時光,他成為一名志工,常常幫助人。
汪中仁曾經是一名公務員,他不抽煙不喝酒,也注重運動。然而,他回憶自己在48歲時,一邊工作一邊寫論文的生活,那時候下班回家,先睡4小時,晚上10點起床,肚子餓就加熱冰箱內的冷凍食物或者剩飯剩菜,念書寫論文到清晨4點,再去睡回籠覺,早上7、8點去上班,這樣的生活方式,加上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可能成為癌細胞滋生的溫床。他希望透過自己的故事,提醒每個人要更關注自己的健康。大腸癌和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聯,例如抽煙、喝酒、熬夜、肥胖、不運動、高油高脂肪飲食、低纖維飲食等都是危險因素。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腸道菌相失衡,引發慢性發炎,成為大腸癌的潛在源頭。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採取積極的生活方式,以預防大腸癌等癌症的發生。
台北榮總轉譯研究科主任吳俊穎指出,腸道的微生態系統,對人體非常重要,與幾乎所有人類疾病都存在關聯。我們所攝取的食物和飲料,都會成為腸道微生物的養分。因此,減少攝取含糖飲料和過多烤焦肉品等不健康飲食習慣,可能對減少年輕人患大腸癌有所幫助。
巴西聖保羅媒體Folha de Sao Paulo周六報導,高齡82歲的足球傳奇巨星比利(Pele)對於化療已無任何反應,被送入安寧病房。
卡達世界盃熱戰中,日前便傳出過比利病危住進加護病房的消息,但遭家人澄清。
被譽為史上最偉大足球員的比利,自去年9月動刀切除結腸腫瘤後,就定期進出醫院接受治療。
英媒《每日郵報》指出,最近幾個月比利一直在接受轉移性癌症治療,醫院也證實他再度住院,並重新評估化學療法,比利的妻子瑪西婭青木(Marcia Aoki)和護理人員都陪伴身旁。
許多人一聽到「膳食纖維」,便直覺認為是健康好物,但最新加拿大研究卻打臉這樣的想法。研究顯示,對於有些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患者來說,當疾病發作時,攝取大蒜、蘆筍、香蕉等富含「難發酵膳食纖維」,反讓腸道發炎更嚴重,腸道也會更敏感,症狀更惡化。
因此,研究人員提醒,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需視個別情況採取個人化飲食策略,一旦出現上述情況,建議等腸道發炎消退,或疾病發作期過去,再開始採取正常飲食。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腸胃病學」期刊(Gastroenterology)。
大蒜、蘆筍、香蕉,竟引發腸炎之苦?
研究作者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內科醫學助理教授海瑟‧阿姆斯壯表示,對於一般健康的人,攝取膳食纖維可帶來許多健康好處,還可以促進腸道健康,但常有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抱怨攝取膳食纖維後,腸道更敏感,而且更不舒服。
經過一番的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像大蒜、蘆筍與香蕉等食物,雖然含有膳食纖維,但如果病患的腸道缺乏特定腸道菌,或腸道菌罷工,這些膳食纖維就會難以發酵,此時,腸道發炎反應就會加劇,症狀也會加重。不過也有一些病患沒有這樣的問題,攝取膳食纖維,反有助保護腸道,所以這種情況是因人而異。
根據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與多篇研究資訊,發炎性腸道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與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腹部抽筋、腹瀉、血便、體重減輕、發燒與貧血,這些疾病也會增加大腸直腸癌風險。
腸道發炎時,4原則「腸」保平安
亞東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黃天佑指出,長遠來看,高纖食物對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很有好處,不過如果病患腸道反覆發炎,很容易狹窄、阻塞,此時攝取纖維質含量較高食物,糞便會比較大,也比較成形,通過腸道時,便可能引發疼痛、不舒服,若處於發炎狀態,腸道更腫脹,疼痛就會雪上加霜。
黃天佑醫師建議,當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正處於腸道發炎狀態,此時飲食、保養原則如下:
一、飲食以軟爛、低纖為主。
二、採用「元素飲食」,就是多攝取帶營養素「細碎食物」。
三、可攝取含Omega-3魚油與維生素D,降低發炎傷害。
四、病患一定要盡快就醫、用藥,讓發炎盡速舒緩,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如果是一般時期,腸道沒有發炎反應,有發炎性腸道疾病體質的民眾則要避免吃高油、高糖與精製、加工食品,幫助「腸」保平安。
參考資料: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183751/
70歲資深男星楊烈在臉書中表示,楊烈的二哥已於今(26)日凌晨過世,「同時感激關渡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病房蘇文浩醫師及醫護團隊細緻專業的護療,讓我最親善的兄長走完舒適圓滿的旅程,感激不盡」。
70歲藝人楊烈在2005年曾罹患大腸癌,已努力抗癌成功,演技與歌藝都備受好評,曾靠《苦力》獲得金鐘獎最佳男配角提名。日前楊烈深夜突然在臉書發文請求外界集氣,表示二哥目前在安寧病房,更忍不住吐露「我很慌亂」、「有些不知所措」等,讓不少藝人好友湧入留言打氣。
《三立新聞網》致電,楊烈表示二哥發現的時候就是大腸癌末期,「現在引起腎衰竭,就是彌留狀態,醫生說可能大概沒有辦法確定,但就是等待,已經無法治療了」,並表示現在家人都輪流陪伴二哥,「因為有時間限制,我們都有陪伴」。
今日楊烈再度於臉書發文,證實二哥已經於凌晨離世,他表示,「感激關渡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病房蘇文浩醫師及醫護團隊細緻專業的護療,讓我最親善的兄長走完舒適圓滿的旅程,感激不盡!朋友們再謝謝大家」,並謝謝所有集氣、關心的朋友。
憑藉電影《叱吒風雲》榮獲第58屆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的資深特技指導朱科豐,於2018年檢出罹患大腸癌第四期,從此展開漫長的化療。但抗癌4年最終仍不敵病魔,不幸於昨20日逝世,享年53歲。他生前於臉書寫好告別文,表示「自己已經不帶病痛到,另外一個地方了」、「現在不辛苦了」向大家道別。
朱科豐為台灣影壇資深特技動作指導,擅長飛越、爆破等特技場面,曾與陳文輝、馮仁稚一同憑藉周杰倫監製的電影《叱吒風雲》,拿下第58屆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隨後又飛去廈門加入電影《懸崖》拍攝,沒想到身體卻在此時開始出現異狀,每天腹痛、拉血便,卻找不出原因,於是將工作交接後返台檢查,才驚覺自己罹患大腸癌四期,且癌細胞已轉移到肝臟。
朱科豐曾在臉書寫下自身抗癌的心路歷程表示,自己雖接受手術切除40公分腸子並開始化療,但因肝臟還有顆3公分的腫瘤和主血管幾乎連在一起,只能靠化療縮小。但由於對藥物過敏,每次打化療藥「猶如硫酸液倒在肚子裡,非常灼熱和被人用木棍打的痛苦,是我生平認知自己青春的肉體,感覺最痛的一次…」可即使如此,朱科豐始終正面以對,沒想到抗癌近4年,最終仍不敵病魔,令親友與過去曾共事的伙伴們悲慟不已。
每30分鐘1人確診大腸癌,大腸癌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8 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7,302人,平均每30分22秒就有1人確診大腸癌,大腸癌發生人數蟬聯癌症榜首14年,為台灣地區 10 大癌症中發生率第1,死亡率第 3 名。
許多名人,包括藝人豬哥亮、賀一航、余苑綺、劇場大師李國修、知名導演楊德昌、前立委朱高正等人都難抵病魔。究竟大腸癌有哪些症狀?我們又該如何有效預防?
大腸癌初期不明顯!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等6症狀要小心
大腸癌的症狀常常和腫瘤的生長情形及位置有關,大部分是由息肉演變而來,初期通常沒有什麼症狀,且大腸癌症狀常與其他良性腸道疾病相似,因此早期發現有難度,若民眾出現以下幾種症狀,要多加留意:
1. 排便習慣改變:
排便習慣改變持續超過兩週。例如間歇性便祕或腹瀉,糞便細如鉛筆等 ,應就醫檢查瞭解病因。
2. 糞便帶血或黏液:
一般痔瘡或腸胃道的出血都是鮮紅色,如出現暗紅色就可能是腫瘤出血。但此種出血的血量均不大,與肛裂的噴出鮮血明顯不同。若有出血狀況應到醫院檢查。
3. 不規則腹痛或絞痛:
造成腹部疼痛或絞痛的主要原因,是腸阻塞引起腹脹、多氣、多屁所導致,通常可以在排氣、排便後減輕腹痛症狀,但若持續一段時間,建議要做腸胃鏡檢查,瞭解是否有腸癌疑慮。
4. 體重異常減輕:
沒有刻意減重,有時覺得胃口不佳、沒有食慾,接著發現體重持續減輕,可能是癌細胞急速擴展,吸收了大多數的身體養份所致。
5. 排便排不乾淨:常有便意,肛門裡老是有東西的感覺,常要上廁所,又解不大出來,常是直腸癌的症狀之一。
6. 不明原因貧血:
腫瘤已有出血現象,每天一點一滴持續流失而不知,就可能出現缺鐵性貧血的症狀。
十
大腸癌好發因子有哪些?哪些人是高風險族群?
1. 50歲以上長者: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資料有超過90%的大腸癌發生在50歲以上的人,但是近年來發生的年齡層有下降趨勢。
2. 有家族病史:
基因變異、遺傳等,也是重要因素。雖然有家族遺傳的大腸癌只佔所有大腸癌的 5 %,但罹患大腸直腸癌病人的一至二等親(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家屬,和一般人相比,得大腸癌的機會高 2~5 倍。
3. 不良飲食習慣:
愛吃紅肉、加工食品、油炸燒烤類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會。
4. 肥胖、缺乏運動:
過量攝取高熱量、高動物蛋白、高脂肪以及精緻食物,且運動量少者易造成肥胖,肥胖者體內易生腺瘤,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5. 不良生活習慣:
如吸菸、喝酒。抽菸的人罹患大腸癌的平均年齡比一般人提早2年,抽菸可能使癌細胞更容易轉移到其他器官,術後併發症也會增加,降低存活率。每天喝超過1瓶瓶裝啤酒,男性得大腸癌的風險比不喝酒的人高1.4倍,女性高1.6倍。
大癌症榜首大腸癌已經連續14年蟬聯第一,成為國人的「癌王」,教授提醒大腸癌其實是「吃出來」的疾病,只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就能降低罹癌風險,也有研究指出,「每天一杯優格,就能降26%罹患大腸癌風險」。
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招名威在臉書表示,平均每35分鐘,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在Gut期刊成果顯示,「每天一杯優格,就能降26%罹患大腸癌風險」。
招名威說,優格是日常膳食攝入乳製品的重要產品類型,每天只要一小杯,不僅能增加飽足感,更是解饞最好的甜點。優格其他好處包括,補充蛋白質和鈣質、提高免疫力、促進腸道蠕動、預防骨質疏鬆、降低高血壓風險、防便秘。
招名威表示,腸胃道容易累積髒東西,這些益生菌能幫助將髒東西排出體外,減少腸胃道裡的致癌物質。吃優格不只可以改善腸道環境,還有調節免疫力的效果。
招名威提醒,大部分優格製品並非「減肥食品」,為了提升優格的口感,會在優格中加入大量的糖,而且優格本身也是有脂肪和熱量的,千萬別拿優格來減肥,同樣地,優格也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飲用,否則會陷入糖分攝入過多的風險。
大腸癌一直位於10大癌症發生人數榜首!營養師高敏敏曝光「大腸癌盛行率地圖」,第1名地區每200人就1人罹患大腸癌。「還在吃著重鹹口味、香嫩多滋的大魚大肉嗎?小心已默默列入大腸癌的危險因子」。高敏敏也教大家「6招」預防大腸癌。
高敏敏在臉書粉專「高敏敏 營養師」曝光台灣癌症之王「大腸癌盛行率地圖」:
第1名 雲嘉南區
第2名 台北區
第3名 高屏區
第4名 中區
第5名 北區
第6名 花東區
高敏敏表示,雲嘉南區每10萬人中就有497人罹患大腸癌,換算下來,每200人就1人!再加上近年來患大腸癌平均年齡也在逐漸下降,比以往年輕了5-10歲,可見太多人的飲食習慣都重油膩、重鹹口味⋯。想預防大腸癌,重點還是在於「飲食習慣」。
高敏敏也教大家預防大腸癌的「6招」:
●避免加工肉類:加工肉類已列為第一級致癌物。
●吃食物原型態:少攝取加工食品。
●避免易致癌食物:像是油炸、燒烤、酒精、紅肉、高糖份飲料等都是屬於易致癌食物,建議少吃為妙。
●多吃蔬菜水果:建議每天2碗蔬菜+2碗水果,增加膳食纖維攝取外,也能養好腸道好菌。
●維持排便習慣:好習慣能幫助腸道整潔乾淨。
●保持運動習慣,並定期檢查。
高敏敏指出,其實大腸是身體非常重要的器官,畢竟吃下肚的營養會在小腸先被吸收再到大腸,換句話說大腸是負責水分及維生素的回收、處理排泄,當大腸有狀況時,就會影響消化器官和排便。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人罹患大腸癌,就是因為平時飲食不當,所以不管是年輕人還是長輩們,真的要時時注意每日飲食習慣,有所警覺,畢竟健康是一輩子的。
高敏敏也建議,「50-75歲民眾可以去做免費大腸癌的篩檢,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以帶著健保卡到當地醫療機構定期篩檢,如果飲食生活習慣不好、有家族史的朋友,也可以提早自費檢查」,畢竟多一份預防也能多一點安心。
「身體感覺好好的,為什麼要做檢查?」門諾醫院腸胃內科醫師戎伯岩說,癌症早期往往無明顯症狀,悄悄上身都不自知,等到感覺不對勁才就醫,往往病程已進入晚期。
日前一名50歲男子上廁所時發現有血便以及糞便形狀變細,原以為是痔瘡造成,覺得沒什麼,不願做進一步檢查,後因出血狀況持續,在醫生及家人的的苦勸下,才接受大腸鏡檢意外發現了大腸有扁平型息肉,且經診斷為第一期升結腸癌,所幸手術切除後,不須化療只要定期追蹤即可,也讓該名男子慶幸還好做了大腸鏡檢查!
戎伯岩醫師表示,相較過去大腸癌患者多以年長者居多,近年來,大腸癌已有年輕化的趨勢,除了提醒民眾注意飲食及生活習慣,「定期篩檢」及觀察排便習慣的改變都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大腸癌十多年來一直位居十大癌症之首,五十歲以上成人,終生有百分之七罹患大腸癌風險,每十五人當中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因此醫師建議五十歲以上至七十四歲民眾,每兩年應做一次糞便潛血檢驗,若有異常則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
戎伯岩醫師進一步說,糞便潛血檢查雖有一定的準確度,但也有誤差值,因此建議有大腸息肉病史、家族中有大腸直腸癌病史、肥胖、平常多 #菸酒、有 #發炎性腸道疾病、缺乏運動且愛吃紅肉、加工食品等危險因子民眾,可透過大腸鏡檢查確保自身的腸胃健康,若害怕檢查過程不舒服,民眾可選擇自費麻醉鏡檢查,讓檢查不再是夢靨。
戎伯岩醫師也表示,以罹患大腸癌第一期、第二期患者來說,5年存活率超過7成,第三期雖因淋巴結轉移,但5年存活率仍有5成以上;越早發現治療率越高,且經過適當的治療患者還是可以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千萬不要因為恐懼而放棄。
值得一提的還有,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也會增加大腸癌的機率,特別是「全大腸型發炎」的潰瘍性結腸炎,若染病超過15年,發生大腸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倍,而且每隔5年危險性會倍增。建議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10年以上患者,應每年接受大腸鏡檢查,同時,也要注意淋巴癌等其他癌症發生的可能性。
一個小息肉大約需要10年才能發展成癌症。它還取決於家族史和遺傳學。 息肉的生長和突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息肉發展成癌症大約需要 10-15 年。「癌症」令人避之唯恐不及!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結腸直腸癌已連續15年高居癌症發生率榜首,藝人罹癌也時有所聞,其實,從生活中做好腸道保健,永保安康不是問題。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糠榮誠表示,大腸直腸癌高危險族群共有7種,分別是年齡超過50歲以上、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遺傳性非息肉大腸癌、家族性腺瘤息肉症(FAP)、曾經得過大腸直腸息肉、基因突變,以及曾患有潰瘍性大腸炎或科隆氏症等人,需特別注意。
一般來說,大腸直腸癌的症狀有跡可循,像是排便習慣改變、排便出血、排便有黏液及體重減輕等,值得注意的是,發生部位不同其症狀表現也會不同,糠榮誠補充,約90%以上的大腸直腸癌皆由息肉演變而來,但並非每個息肉都會演變成癌症。息肉可分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發炎性息肉,前者是癌前病變的狀態,後者則是一般常見的息肉,不會形成癌前病變。大腸直腸癌的相關檢查,可透過每年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肛門指診、腹部超音波、正子斷層造影等確認,若不幸罹癌應積極治療,手術部分包含傳統剖腹手術、腹腔鏡微創手、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等,其中後2者傷口大小及併發症皆比傳統剖腹手術來得少,且復原時間也相對較快。
糠榮誠表示,其實早期癌症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皆超過8成以上,所以預防篩檢很重要,而腸道保健的關鍵,則要依靠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及良好生活習慣等,包含補充足夠水分、纖維質及對的益生菌,每周3至4次快走30分鐘以上、練習腹式呼吸,3餐定時定量、學習與壓力共處、規律排便,且多觀察糞便、重視腸道健檢,方可擁抱健康,迎接美好人生。
超加工食物與一般常見的加工食品究竟該如何分辨?哈佛大學醫學院出版物《哈佛健康出版社》解釋,加工食品通常會透過加鹽、油、糖或其他物質而製成,如肉類、蔬菜罐頭或是麵包等,大多數這類型產品含有兩種或三種成分。
而超加工食物則會添加更多成分,而該類型產品主要從食品中提取的物質製成,例如澱粉、添加糖和氫化脂肪,此外,還會添加色素、香料或穩定劑等,市售常見的產品像是冷凍食品、無酒精飲料、速食、包裝餅乾、蛋糕、熱狗等皆屬此類。為此,哈佛健康出版社提醒民眾,應重新檢視飲食習慣,是否無形中攝取過量的加工食品,恐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癌症,甚至認知功能下降等問題,建議民眾應盡量選擇未加工或最低限度加工的「原型食物」。
洪若樸指出,吃素的方式可以根據宗教信仰及個人需求而不同,常見的種類有全素、五辛素、蛋奶素、鍋邊素等,全素者主要不吃動物性食物,如肉類、海鮮類,也不吃蛋、奶製品,以及蔥、蒜、韭菜、薤及興渠,但薑、辣椒可以吃。
五辛素可吃五辛植物,蛋奶素又可分為不吃蛋及奶製品,或只吃奶製品、不吃蛋的奶素,或是只吃蛋、不吃奶製品的蛋素,而鍋邊素對吃素的方式較隨意,料理中有葷食也照吃,只要不吃肉即可。
吃素種類與大腸癌,並沒有直接關係
洪若樸表示,吃素的種類與是否會罹患大腸癌,並沒有直接關係,主要關鍵是食物種類的選擇及烹調方式。舉例來說,飲食常吃素食加工食品,例如:素肉、素腸、素雞、素蝦仁、素火腿、素香腸等,可能額外添加過多的油脂、糖、鹽,以及色素、增味劑、防腐劑等化學添加物;而素食加工食品的原料多為黃豆,植物性蛋白質經高溫烹調後,如油炸、燒烤、煙燻等方式,同樣會產生致癌物,都可能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如何健康的吃素?洪若樸說明,一般來多,植物性食物的營養密度比動物性食物高,吃素不一定要吃全素,只要飲食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精緻加工食品,多吃全榖雜糧、豆類及蔬果、堅果,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降低腸道病變機率。
多吃蔬菜水果,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植化素,可以清除自由基、提升免疫力,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適量食用堅果攝取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有助於減少大腸癌的發生,也可以補充優格、優酪乳等乳製品,幫助調整腸道菌相,有益腸道健康。
另外,調味以清淡為主,可添加辛香料增加風味,避免高糖、高油、高鹽等重口味,食物烹調方式建議以蒸、煮、燙、炒、滷、燉為主,避免煎、炸、烤的高溫烹調手法。
洪若樸補充,事實上,大腸癌的危險因子除了不良飲食習慣,還有年齡超過50歲以上、肥胖、抽菸、有大腸息肉、大腸癌家族史,以及缺乏運動習慣;如果只是吃素,卻沒有注意養成良好生活型態、定期大腸癌篩檢,仍有可能罹患大腸癌。
延伸閱讀:
。余苑綺罹大腸癌多年,近來情況不樂觀;網傳:「大便黏馬桶是大腸癌前兆?」
。大便7種形狀觀察身體健康! 肝膽腸胃科權威示警:「加上1情況」罹大腸癌風險狂飆
藝人余苑綺受直腸癌之苦長達8年,21日仍不敵病魔不幸離世,享年39歲,而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整理出16項「大腸癌危險因子」,其中肥胖、吃加工肉品或紅肉、抽菸、喝酒等都包含在內,民眾可檢視自己是否踏入大腸癌的警戒區,若能改變則應盡早戒除。
錢政弘表示,他針對日常生活習慣,整理出16項「大腸癌危險因子」,其中有9項證據力較強,是較明確的危險因子,都需要多加注意。
1.肥胖:腹圍大的人(胖肚子)尤其危險,男性腰圍大於100公分/女性大於95公分,大腸癌風險增加53%,BMI超過29的人風險增加45%,若減重可以降低風險。
2.吃加工肉品或紅肉:加工肉品已經在2015年被WHO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一級致癌物,應避免食用。紅肉則被認為「可能」增加大腸癌風險,目前列為二級致癌物,建議平時避免高溫烹煮和過量攝取即可。
3.膳食纖維攝取不足: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容易有胰島素阻抗產生,增加大腸癌風險。
4.抽菸:持續抽煙或斷斷續續抽煙特別會導致直腸癌的發生,相對風險多1.18倍,每天兩包會增加40%的風險,死亡率會多兩倍。
5.喝酒:每日飲酒量超過三杯(平均酒精量45克/日)的人,危險增加1.4倍。
6.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有長期的胰島素阻抗(胰島素上升),會增加的30%的罹癌風險。
7.發炎性大腸炎:長期的大腸發炎、免疫改變和腸道菌失衡增加致癌的風險。
8.缺乏身體活動:日常生活中多活動的人可以減少24%大腸癌發生。
9.缺鈣和維生素D:鈣離子可以結合膽酸和脂肪酸,減少它們在大腸中對黏膜的損害,也可以直接減少大腸細胞不正常的分化。
其餘7項則為可能的大腸癌危險因子,包括吃含糖食物和喝含糖飲料、接受抗生素治療、病原菌增生、輪夜班、接受特定的癌症治療、膽囊切除,子宮內膜癌等,錢政弘指出,這些可能的危險因子,多數仍在研究中,將來應該還會有新發現。
女星余苑綺多年前罹患直腸癌,歷經長達8年與病魔對抗,昨(21)日仍不幸病逝,享年39歲。而大腸直腸癌連14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冠軍,其中與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透露,日前有遇到一名40歲的婦人患者患有大腸癌第4期,平日注重養身,但還是得病,經了解後得知她每日都會喝1至2杯手搖飲,導致身體因糖分攝取過多發炎,進而引發癌症。陳欣湄指出,有研究顯示過度攝取精製糖會誘發體內潛在的癌症,主要跟2原因有關,首先是會使身體血糖濃度飆高,長期下來會產生胰島素阻抗,而其也被證實與癌症有關;再者是高糖製品會產生脂肪堆積,使身體慢性發炎,長久下來也可能增加罹癌機率。
根據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國際的數據指出,每天至少喝一種含糖飲料的女性,比每個月喝3種或更少含糖飲料的女性,其罹患肝癌的可能性竟高出73%。建議還是以白開水或無糖茶和咖啡代替含糖飲料,可望降低罹癌風險。
大腸癌年輕化的因素可分為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先天包含家族遺傳史、基因等,而後天因素,常見的有飲食習慣、久坐、肥胖、代謝症候群等,醫師詹宜學根據看診經驗發現,有不少年輕的大腸癌患者,都會過量攝取含糖手搖飲料,對於肝臟跟大腸造成負擔,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除了詹宜學建議以水代替含糖飲料外,還要多攝取膳食纖維、少吃紅肉(豬、羊、牛)、少燒烤。但若是中秋節仍是想要應景吃烤肉,除了常見的去焦黑、避開加工品、少奶油等,也可先將肉燙至半熟,減少在炭火上燒烤的時間,還可降低烤焦機率;以及用天然香料醃漬肉品,在燒烤時就不會為了增添風味而猛刷烤肉醬。
至於坊間流傳吃生菜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詹醫師直言,確實過量的生食恐讓細菌留在腸道,若是慢性發炎就容易造成DNA突變,但也不需要太過於恐慌,擔心大部分的美食都不能吃下肚,最重要的還是要具有正確飲食觀念、適量攝取,並且保持心情愉悅。
那麼民眾又該如何及早預防大腸癌?最普遍的說法有補充益生菌、優格等,詹醫師對此回應,益生菌、優格確實能減少腸道不好的細菌,加上能避免便秘增加排便,自然對降低大腸癌風險有一定的幫助,但要記得選擇優格時以無糖為原則,以免在不知不覺吃下更多糖份,反而得不償失。
從屁味也能聞出身體身體發生了什麼問題!在健康節目《醫師好辣》中,復健科醫師李薇提到,他曾在診間問診時,頻頻聞到魚腥味,沒想到是陪同妻子看五十肩的丈夫放出的臭屁,連戴口罩都難以遮掩味道。李薇醫師建議婦人丈夫轉診至大腸直腸外科檢查,之後竟發現腫瘤堵塞腸道,且已是大腸癌後期! 據悉,人妻向醫師訴苦,自30多歲有小孩開始,丈夫工作繁忙,開始頻放臭屁,臭到夫妻分房睡,丈夫的公司甚至替其設置單人辦公室隔絕臭味;此外,婦人也提到,丈夫平時有愛吃辛辣、油炸類食物的習慣。
四大壞習慣,會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
對此,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在節目中提到,一些生活習慣,如愛吸菸、愛高油炸、高脂肪、加工紅肉以及低纖維飲食,由於在烹煮過程中,可能會因為肉品經由高溫燒烤烹調而產生有毒物質,可能會造成罹癌率增加,建議平時可以改以川燙、蒸煮或是滷製的方式,來降低罹癌的風險。 此外,根據三軍總醫院的衛教資料顯示,大腸癌的高危險群,也包括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症候群、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癌的患者,以及曾罹患潰瘍性大腸炎、克隆氏腸炎等患者等,其中,90%以上的大腸癌病人,年齡都大於50歲。 貧血、頻放屁,都可能跟腸癌有關?下一頁看看專家怎麼說鉛筆便、缺鐵性貧血…這些異狀可能與大腸癌有關
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衛教資料顯示,大腸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相關的症狀包含排便習慣改變,如間歇性便秘或腹瀉、糞便細如鉛筆、出現血便、黏液便,或是不明原因體重突然減輕、感到裡急後重(排便排不乾淨)經常腹脹便秘;此外,由於腫瘤已有出血現象,還可能出現缺鐵性貧血的症狀。 李薇醫師在節目中提到,出現「一直放連環屁」或「魚腥味臭屁」的症狀,通常都已經到了後期,因為大顆腫瘤阻塞所致;也提醒大家,若發覺小病或異狀千萬別拖,儘速就醫問診為上策。常見5種屁味代表什麼症狀?
另外,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醫師針對5種不同的屁味做解釋,首先,屁發出肉腐臭味,通常為癌症或腫瘤組織糜爛;發出臭魚腥味,則可能是腐爛組織出血,血液被腸道細菌分解;發出雞蛋味,則可能是含硫的食物,如花椰菜、大蒜吃太多;腸道有細菌引發感染、腹瀉時,屁味會有臭水溝味;蛋白質肉類吃太多,則會出現糞臭味。 大腸癌多年位居10大癌症之首已逾十年,知名藝人豬哥亮、賀一航皆因大腸癌離世;資深藝人余天二女兒余苑綺,雖然僅有30多歲,卻也因大腸癌癌末擴散至器官,患病7年內熬過了將近60次化療。因此,從日常中建立良好習慣、預防大腸癌,是每個人都值得注意的重要功課。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衛教資料指出,目前政府補助50-74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可至全國各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辦理,若有問題,可以洽詢各地衛生局(所)或健康服務中心。 參考資料:- 人夫放屁冒魚腥味!枕邊人臭到分房 看診驚:已是後期
- 三軍總醫院衛教資料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衛教資料
- 衛福部國健署衛教資料
- 43歲退休雲遊四海、她曬出10年開支僅300萬!4關鍵不用千萬本金也能安心過活
- 大腸癌最常見是無症狀!照大腸鏡沒注意3件事簡直白費力氣
- 大腸癌症狀會血便、裡急後重?台大醫:最準一招判斷罹癌才可靠
57歲「整形皇后」顧婕上月證實罹患直腸癌4期,入院開刀切除5公分腫瘤,不料癌細胞擴散到肝臟,她17日在出院感恩記者會上分享病況,坦言被醫生宣判第4期時,忍不住情緒崩潰大哭,「為什麼是我?」
顧婕在4月28日入院,29日確認肝臟有9顆水泡,30日開微創內視鏡手術摘除5公分腫瘤,本月7日再透過電燒手術處理水泡,等於短短2周內接受2場手術。她表示會積極治療,但目前不打算接受化療跟使用標靶藥物,醫生也尊重她的決定,「我做輔助性治療,半個月回診抽血看肝功能指數,每半年安排斷層掃描。」
她這段時間不斷回想罹病原因,不解一直都注重養生、運動的自己怎會罹癌,後來想起30年來她飽受脹氣所苦,過去20年更是依賴軟便藥跟浣腸解決便祕,嘆:「我沒有好好去找醫生看過,就是吃日本的小粉紅藥。」直到生病才驚覺那都可能是警訊。
她說,現在食慾差、動作緩慢,短時間內瘦了4公斤,她不敢讓年邁的媽媽知道,姊姊得知後則心疼到崩潰大哭。
大腸癌曾蟬聯15年癌症人數第一位,對國人影響健康甚鉅,因其死亡人數不計其數,對此,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指出,只要能做到「這件事」,就「幾乎不會因大腸癌病逝!」許秉毅在臉書粉專談及近日因大腸癌病逝的漫畫大師蕭言中,據悉,身邊好友覺得他蒼白得很不正常,於是帶他到醫院檢查,發現血紅素只有6g/dl,連正常人的一半都不到,後續進一步檢查,確定罹患大腸癌,而且已經到了第四期,已經有肝、肺的轉移了,儘管接受了化療、放療及7次手術,最終仍敵不過病魔,4年後病逝,享年58歲。許秉毅表示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之後,而有95%都是源自於大腸息肉,雖然可怕,但只要在45至50歲時,做「人生的第一次大腸鏡」,檢查是否有大腸息肉,一旦發現立即切除,並在術後做定期追蹤,就可以避免在50歲過後得到大腸癌,且「幾乎不會因大腸癌病逝。」
馬曉君是大陸知名網紅,卻突爆死訊身亡!丈夫發訃告證實,妻子馬曉君因搶救無效,於5月26日中午11點10分不幸病逝,享年30歲。
事實上,馬曉君去年5月突然肚子痛,便祕、拉肚子等症狀,怎料健檢時,竟然罹患「結腸癌晚期」,而她當時年紀才年僅29歲,讓她崩潰不已。
而馬曉君病況相當嚴重,癌細胞已擴散到肺、肝、腸、腹腔、盆腔、骨頭,甚至嚴重腹腔感染,導致肚皮5個破洞,嚴重病況讓她無法正常吃飯,只能靠輸液維持基本生存,也讓他爆瘦15公斤,體重只剩36公斤。馬曉君罹病後直喊,「受了很多痛苦,我也不知如何闖盪過來的,像是做了很長很長的惡夢,哈哈,活在當下,活一天賺一天,我要快樂」,積極樂觀抗癌,怎料如今爆出噩耗。
丈夫也悲痛發聲,「曉君與病魔的抗爭從未停歇,一直以頑強的毅力和樂觀的態度積極配合治療,奈何天不遂人願,她一生處事謙和、誠懇待人、常懷感恩之心」,院天堂沒有病痛,願歲月溫柔以待。
60歲資深名模包翠英先前突然暴瘦,但她對外都是說自己腸胃不好,容易拉肚子,未料今(19)日傳出她在2018年罹患大腸癌3期,還因腫瘤過大,無法開刀,經歷近6年治療,恢復良好,抗癌成功的她將露面與大家見面。根據《ETToday》,包翠英談倒2018年在嘉義要演出前,突然肚子劇痛,但她返回台北後沒有馬上就醫,先錄完白冰冰的節目才去檢查,醫生宣判她是大腸癌第3期,「醫生割開後又把我肚子縫起來,說從沒有看過那麼大的腫瘤,像手腕這麼粗,怕摘下腫瘤癌細胞擴散,直接先化療,白白挨了一刀。」
包翠英說當時化療3個月,一共做了14次化療、49次放療,腫瘤縮小後2019年2月進行第二次開刀,摘除腫瘤,吃了2年抗腫瘤藥。如今包翠英狀況良好,她說今年5月回診,驗血報告顯示一切正常,「醫生說我抗癌成功,但還是要持續追蹤,現在是半年驗一次血,一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就好。」
前立委朱高正晚間因大腸癌病逝,前立委林正杰晚間在臉書證實「民主戰艦朱高正7點多病逝」。大腸癌是常見癌症,包括資深藝人賀一航、綜藝祖師爺豬哥亮、Makiyo媽媽、劇場大師李國修、心海羅盤主持人「葉教授」等,還有漫威英雄片「黑豹」主角查德威克鮑斯曼,都因不敵大腸癌而辭世。
衛福部去年底公布,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1萬5千例案例,連續十三年居十大癌症之首。根據「元氣周報」健保大數據系列 「大腸癌0到4期最新治療指南」,醫師提醒,大腸癌可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篩檢,而肥胖與缺乏運動是大腸癌危險因子,國人飲食西化加上蔬菜水果攝取少,又久坐、缺乏運動、晚睡等,腸道蠕動慢、排便不順,更增加致癌物與腸道接觸機會。
「元氣周報」健保大數據系列:「大腸癌0到4期最新治療指南」,報導如下: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若出現大便帶血或體重減輕等,多數已非早期。不過,大腸癌與年齡、人口老化、生活環境、飲食西化、家族史、缺少運動、吸菸等因素有關,可藉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
邱瀚模說,台灣每年新發生1萬5千名大腸癌患者中,透過篩檢發現占三分之一,呼籲50歲至75歲民眾把握機會,每兩年接受定期篩檢。定期篩檢率若年提升到五成甚至七成,大腸癌死亡率可望降到更低。若檢出疑似大腸癌,至醫院做進一步確診、治療並定期追蹤,存活率相當高。
50-85歲好發 有家族史傾向
邱瀚模說,大腸癌成因很多,男女發生率差不多,雖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好發50至85歲,年齡愈大,瘜肉愈容易在大腸各處生長,增加癌變風險。若以完全沒做過篩檢的年長者來說,每15人就有1人可能有大腸癌。
民眾若有家族史,如一、二親等中的父母、兄弟姊妹中有人罹患大腸癌,罹癌機率會增加;長期吸菸者,罹患大腸癌機率也比非吸菸者高。若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也增加大腸癌風險。
高危險群 肥胖不運動、愛吃紅肉
邱瀚模說,肥胖與缺乏運動是大腸癌危險因子。過去研究發現,肥胖、慢性發炎與大腸癌形成有密切關係。國人飲食西化又愛吃夜市食物,外食、速食吃進過多紅肉,夜市中熱狗、雞排多為高脂及高溫油炸物,加上蔬菜水果攝取少,又久坐、缺乏運動、晚睡等,腸道蠕動慢、排便不順,增加致癌物與腸道接觸機會。
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研究顯示,紅肉如豬、牛、羊攝取過多,容易罹患大腸癌,建議紅肉一天攝取量不宜超過16克,若吃牛排餐,則一周最好不要超過兩次。
加工品多 吃素未必能防腸癌
那麼吃素是否可預防大腸癌?糠榮誠表示,多吃蔬菜有助腸道健康,降低罹癌的可能性,但不代表「吃素」可以預防大腸癌。他表示,素食多使用植物油,這類油品不耐高溫,反而可能因烹調方式有致癌風險。另外,許多素食是豆製加工品,建議以原形食物為宜。
兩大檢查 揪出腸癌
糠榮誠和邱瀚模皆表示,預防大腸癌,應保持規律作息、飲食均衡,少吃油炸物、紅肉或煙燻、鹽漬加工肉品,並養成定期運動習慣,注意體重控制。最重要的便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目前成人健檢提供50至74歲民眾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1.糞便潛血檢查
夏季高溫 檢體陽性率下降
時序已入冬,研究顯示,冬天是做糞便潛血檢查最合適的季節。邱瀚模表示,韓國今年七月分析三萬五千多名民眾的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當環境溫度高於24度、濕度高於80%,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率及敏感度顯著下降,這表示發現癌前病變機會降低,導致民眾下次篩檢前發生大腸癌機率上升。
邱瀚模說明,並不是夏天不能做糞便潛血檢查,只是高溫高濕讓檢體容易變質,破壞血紅素,降低陽性率。建議民眾一定要把檢體盒放冰箱,冷藏可以保存一周都沒問題。但很多民眾很難接受冰箱有糞便檢體,都放在室溫環境,如果夏天放一個晚上就立刻送驗,可能影響不大,如果幾天後才送驗,檢體品質就會打折扣。
2.大腸鏡檢查
完整檢查 一定要做「全大腸鏡」
現行糞便潛血檢查相當精準,若檢查結果是陽性,一定要接受大腸鏡檢查。大腸鏡檢查是將大腸鏡管子從肛門進入直腸,經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直至盲腸。檢查過程中透過影像傳遞至電腦,醫師可即時診斷大腸內壁有否異常或病變。
邱瀚模表示,陽性個案未作大腸鏡,未來死於大腸癌風險增加64%。不過,大腸鏡的執行效果,受到盲腸到達率、腺瘤偵測率、清腸程度影響。
邱瀚模建議,如果大腸鏡沒有完整檢查到盲腸,下次篩檢前發生大腸癌風險增加76%,所以建議偵測大腸癌一定要做完整全程的大腸鏡,不宜只做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如果在腺瘤偵測率小於15%的院所做大腸鏡,下次篩檢前發生癌症的風險增為2.4倍。
至於清腸程度,建議確實執行低渣飲食,並在檢查前五到八小時喝清腸藥,太晚或太早喝都會影響清腸率。一名68歲的黃姓男子,因便祕2到3個月,前往衛福部豐原醫院肝膽腸胃科就診,經糞便潛血篩檢呈陽性反應;經醫師林明賢評估後安排大腸鏡檢查,發現大腸內有瘜肉病灶約4公分大。林明賢指出,經醫療團隊討論後安排住院,並接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切除術」,透過病理切片檢查結果,所幸瘜肉未發展成癌細胞,實屬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