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女醫師「抗癌也要美美的」積極態度
日本一位皮膚科醫師居原田麗不幸罹患子宮頸癌,是四個孩子媽媽的她不願被病魔擊敗,不僅堅持生病一樣要美美的,也努力在部落格寫下對抗癌症的歷程,吸引了眾多讀者,在醫生部落客類別中排名第一。如今她已不幸逝世,但她留在部落格的照片與文字,仍持續鼓勵著病友。這讓人想起在2017年因乳癌而過世的主播小林麻央(丈夫為歌舞伎演員市川海老藏),同樣也在病中仍積極留下抗癌的紀錄,讓人不捨又敬佩!
罹患罕見子宮頸小細胞癌
居原田麗是一位美容外科醫生,經營一間診所,她提到自己成為美容外科醫生是因為想幫助女性獲得自信。2020年3月,38歲的她卻面臨意想不到的狀況。
由於身體不適,居原田麗在詳細檢查後發現罹患罕見的子宮頸小細胞癌,醫師告訴她一位同樣罹病的患者只活了一年半就告別人世。她回憶在得知後,離開醫生辦公室當下,她和丈夫一起放聲大哭。然而,她很快就振作起來,因為無法承受與孩子死別的後果,她接受了全子宮切除術,並開始抗癌治療。儘管飽受病痛折磨,她仍以明朗積極的態度追求美麗、享受生活,她說:「即使在生病期間也想保持美麗!」 「偶爾化妝一下就感覺好多了!」
部落格抗癌日記受到關注
居原田麗在部落格詳細講述了手術和治療的細節,並像往常一樣,慣用表情符號輕鬆寫了關於美容和個人護理的文章。當她因化療而失去頭髮時,她發布了一張照片,並戴上了假髮和帽子,依舊自信美麗。
居原田麗說:「作為一名醫生,我不會因為自己的疾病或脫髮而感到尷尬,我認為我有一種使命感,可以傳達有意義的信息,並鼓勵處於同樣處境的人們。她也積極提倡癌症篩檢和子宮頸癌疫苗(HPV疫苗)的重要性。居原田麗醫師不因為抗癌脫髮而感到尷尬
重返工作崗位後,她甚至在2020年12月於大阪開設了新診所,並積極參與會議和旅行。她認為應該享受生活,不要放棄,還去了沖繩潛水。
她的部落格讓許多充滿了焦慮,怨天尤人的病友,也感染了她積極治療,並持續好好享受生活的態度。當然,居原田麗有時也會表達自己的痛苦,當她發現癌症已轉移至肝臟等部位,手術後疼痛劇烈,她也誠實說自己一直在哭。去世前的最後一篇文章,居原田麗寫下:「我打算明天晚上回家。我不是出院了,而是轉院了……我有點難過。加油。」
2024年1月11日,她的丈夫宣布居原田麗於前一天去世,他寫到:「儘管她承受著如此巨大的痛苦,讓人看著覺得很不捨,但她從未發怒。她真的很善良,也很堅強…如果每個人都記得有這樣一位優秀女人的存在,我相信她會很高興。」她留下四個年幼的孩子,網友持續緬懷她生前積極的生活態度!
55歲台語金曲歌后詹雅雯去年(2021)罹患帕金森氏症、左腦萎縮,今年4月檢查出左腦有0.53公分的腦動脈瘤,在榮總開腦後,又發現右腦也長了2顆,但她仍正能量堅強對抗病魔。然而近日詹雅雯透露身體症狀越來越多、亦常感到不適,為此她宣布將暫離台灣。詹雅雯昨(23)日在臉書上寫下,「身體的症狀越來越多,不適感越來越加深,讓我深刻意識到人生真的...真的...『唯有當下』。就這麼辦吧!去冒險!」她決定想做什麼就趕緊去做,不讓自己後悔遺憾。
「再『等』~可能就沒有力氣出門了!決定了~」,詹雅雯宣布將「用生命去旅遊」,到日本流浪1個月,她也附上人在機場的背影照,身穿黑衣、背著大背包的她對粉絲表示「我的生命旅程,沿路風光一定跟大家分享,愛你們喔!」詹雅雯因為罹患帕金森氏症左腦又萎縮,病情隨著時間流逝惡化,22日她突發文宣告離開台灣,要前往日本流浪一個月,在平安夜這天發文感嘆過去竟沒有善待自己。
詹雅雯發文提到冒險的第三天是佳節的到來,「總是從電視上『看見』快樂的氛圍,『想像』別人的喜悅,從沒有親身經歷這種心情」,而現在她體會到了「原來我的快樂第一步⋯就是勇敢走出來親自去體驗~」,她也感嘆「回首歲月才知道⋯我是這麼的不愛自己,不善待自己」。
55歲金曲歌后詹雅雯2021年證實罹患帕金森氏症,左腦中度萎縮的她後來接受左腦動脈瘤手術,卻發現右腦也長了2顆,病情每況愈下的她去年聖誕節前飛到日本流浪1個月,近日也透露先前遭騙走3千萬一事。沒想到她今(13日)再悲嘆美景當前,並秀出藥物後遺症的雙腿瘀青照,嘆說「對這個身體我已經無能為力」。詹雅雯PO出露天溫泉美景,表示自己在群馬縣著名的草津溫泉,卻無福消受,「懂得愛自己,想要好好疼惜自己的時候,身體卻已經不能接受這份『愛』了!美食,想吃但不能吃!因為醫生列出很多食物跟藥物會相互牴觸影響⋯⋯泡溫泉,想泡但不能泡了,因為藥物關係會導致滿身瘀青⋯⋯身體的病症、藥物的副作用,都在阻礙我放鬆、享樂、善待自己⋯⋯。」
知名台灣雕刻家朱銘(本名:朱川太)驚傳昨(22)日在士林區住家中輕生,享壽85歲,消息讓各界都相當不捨;事實上,朱銘創出太極系列等知名大型雕塑藝術品,揚名國際,每件作品拍賣價格直逼上億,成為名副其實的「台灣之光」,且去年10月朱銘的人間系列-紳士作品才重返基隆國門廣場,讓基隆人都相當開心,如今卻傳出噩耗,令人惋惜。
▲朱銘經典《太極系列-對招》,目前在朱銘美術館展覽。(圖/翻攝自朱銘美術館)
朱銘1938年出生於台灣的苗栗縣通宵鎮,國小一年級原本讀日本學校的他,在升上二年級時不幸遇上空襲,全家搬遷自山上,因此沒有接受過完善的教育,更別說是美術方面,他曾在專訪時提到,家裡窮,且兒時不愛讀書,常常考零分,後來15歲時因緣際會跟隨李金川師傅學習傳統木雕技藝,並積極挑戰當時的全省美展,終於在1966年獲得優選獎,進而於1967年以作品《久別》獲第22屆全省美展雕塑部第三名。
30歲時,他放棄在大雕刻廠首席師傅的高薪,離開故鄉,決心敲開藝術的大門,毅然拜入楊英風老師門下,自此從工藝雕刻正式踏入藝術創作領域,並開創出自己的藝術風格,為期八年。當時朱銘身體瘦弱,楊英風建議他修習太極拳養身,沒想到這一練,朱銘竟從中體會到思想與心靈上的奧妙,創作出太極系列大型雕塑藝術品。
▲朱銘當年因身體瘦弱,在楊英風建議下修習太極拳養身,沒想到這一練,讓他創作出太極系列大型雕塑藝術品。(圖/朱銘美術館提供)
1976年朱銘在國立歷史博物的個展造成轟動,當時的一件作品《同心協力》,讓面臨國際外交危機的臺灣湧起一股團結的力量。大家開始關注這位藝術家,當所有人都認為朱銘應該繼續刻《水牛》和《關公》時,他毅然決然的在楊英風的支持下,開創出《太極系列》作品。
▲朱銘認為自身成就來自於臺灣社會,因此成立美術館回饋給臺灣,更無私的將美術館及超過2500 件作品捐予財團法人朱銘文教基金會。(圖/朱銘美術館提供/柯錫杰攝影)
1977年朱銘開始海外個展,第一站就是日本,接著朱銘積極地前往亞洲、歐美等國外舉辦展覽,加上1997年應邀至法國巴黎中心的梵登廣場以及在其他國家的公共空間戶外展出,成就了朱銘在世界藝壇的地位,揚名國際。並於1999年在金山創設了戶外雕刻美術館—「朱銘美術館」,讓他的作品與自然環境相互呼應,成為熱門景點。
▲去年10月朱銘的人間系列-紳士作品才重返基隆國門廣場。(圖/翻攝自林右昌臉書)
值得一提的是,投身於藝術數十年的朱銘更是獲獎無數,曾拿下中國文藝協會第17屆文藝獎章、第2屆國家文藝獎、日本東京創新大獎海外獎等,還榮獲第14屆十大傑出青年,並在2004年獲得行政院文化獎;2007年又獲得福岡亞洲文化獎「藝術文化獎」,而去年10月朱銘的人間系列-紳士作品才重返基隆國門廣場,讓基隆人都相當開心,如今傳出噩耗,令人惋惜。
回顧朱銘的一生,歷經種種戲劇般的人生轉折,仍以旺盛的精力,使徒般的熱情,獻身修行於藝術之途。在他近七十年的藝術創作生涯中,「藝術即修行」是朱銘的美學體悟,也是他的人生信仰。這樣的朱銘,一生專注於創作,心有所擇,全力以赴,成就了備受景仰的大師典範。他的辭世令人發自內心不捨,並寄予無限的緬懷與追憶。
朱銘在羅芙奧拍賣會上前三高拍賣作品:
今(24)日朱銘美術館貼出當時朱銘寫下的親筆信圖檔,再度引發各界感念這位藝術大師的奉獻,連副總統賴清德也在下方留言:「謝謝朱銘大師,培養出許多藝術的種子,更用藝術讓世界看見台灣。您帶給世界的美好,將長留在我們心中」。
名作家華嚴12月10日病逝,享嵩壽100歲。她與著名報人葉明勳的長女葉文心現任柏克萊加州大學歷史系傑出講座教授,寫下「送別母親」一文紀念道別,以下是全文。
送別母親
親愛的媽,今天是民國111年,陽曆12月28日,農曆壬寅年12月初6,距離你出生的民國11年、農曆壬戍年2月26日,足足百年有餘。你生在福州郎官巷的老家,今天我們葬你在你婚後定居的台北。你的兒女、媳婦、女婿以及孫兒一共十個人,我們聚在你的靈前,向你作最後的道別。
親愛的媽,昨天凝視你的面容,平和白皙,一如往日,就好像隨時可以把眼睛張開,答覆我們的叫喚,如果這樣,一切就都可以回復到平常了。 然而你是走了。 我們專注地看著,想把你最後的容顏從此盡力刻畫在心裡。記得你常說,看得見的只是軀殼,形而上的無所不在。 對著軀殼,是不必掉眼淚的。 然而我們總不能不想:你在哪裏?以後是不是仍然可以摸得到、可以說到話?是不是仍然是我們生命裡的一部分?
知道你的病情不樂觀,我們的第一個關切,就是如果你走,是不是走得安詳平順。 知道你的眼睛有時睜、有時閉,睜眼的時候少,閉眼的時候多,我們的第二個關切,就是你是否有知覺,是否知道我們進進出出,繞著你的病床,迫切的想傳達我們的愛,同時又擔心加重你的痛苦。
我們知道你向來看醫生很聽話,接受治療也不怕痛。 我們也知道你害怕落單,害怕一個人住加護病房,受不了跟家人隔離。 爸走了以後的十多年,你落了單。雖然有弟妹兩家輪番隨時陪著你,你還是怕地震、怕生病、怕孤單。朋友們逐漸疏遠,親戚也不常往來。停筆不寫了以後, 你也懶得出門了,只有在上陽台遛狗的時候曬曬太陽,在見到兒孫的時候,才顯出興致。
然而漸漸地,你彷彿獨自走上了遠道,走進四圍逐漸湧上的暮色。媽媽,這時候你變得非常勇敢。 你不多說什麼,你一天一天過日子,讓自己的心更是恬和平靜。為自己的健康依然奮鬥。 你近年走的路,沒有人能真正陪伴,然而你走的路,也是我們將來必走的。等我們走到那一天,我想我們必然能夠進一步了解你的心境。我們一個個從小到大,你看著我們上學,你追著我們練習「波、坡、摸、佛」,你把著我們的手,教會我們寫字。我們一個個將來走進暮色,仍然要靠你的身教,教我們如何在面對沈寂的時候,如何明智地面對人生最基本的課題。
昨天晚上翻看「千心映影」,回顧你的影像。媽,你是如此才華豐富,如此脫俗出眾,如此充滿想像與活力。媽,你又是如此多愁善感,經常抑鬱。那些生動的照片是你收集的,留下了你許多活動的瞬間,你唱歌、你演講、你得獎、你頒獎,你寫作、你爬山,你作了媽,你做了奶奶,你祝福我們每個人的婚姻,你跟爸一同欣賞一盆盛開的高大蘭花。你依傍著外婆,在家的時候,看起來尤其平靜滿足。雖然你那時候就認定、這些照片所表述的,終究不過是寂寂空空,今天我們希望即使在那個世界裏,親愛的人們之間仍然可以有一線的心靈相通,讓你不孤單。
爸走的時候,我們紀念他,你為紀念會取名「雲霞收夕輝」。現在你走了,我們在你的文章裡採集句子,以「一輪皓魄,無光自明」作題目,寫出一篇簡述你的生平的文章,作為向親友的告白。「母親像月亮」,這是我們小時候唱的歌。但是無光自明的皓月,實在淒清。 我們感念你對靈光智慧的堅持,對自己克服恐懼的期許,你為我們免去牽掛。但是我們為了安頓自己的身心,依然獻上對你的摯愛。我們祝願你此去步步平安,真正心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脫出世上的種種苦難憂患。然而我們也願意想像,你或許會偶然回首,就像碧空之中破雲而出的皓月一般,依然把光耀照灑在我們的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