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4日 星期五

胃疾病十二指腸問題

吃飯配這食物恐罹癌!一名80歲阿嬤信仰相當虔誠,每初一、十五就吃素,怎料近半年暴瘦6公斤,每天都肚子痛,送醫院檢查罹患胃癌第三期,一問才知道太愛吃「這1物」所致,僅半年就過世。
食物影響人體健康,小心吃錯罹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食物影響人體健康,小心吃錯罹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吃粥時所配的食物也得謹慎。(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吃粥時所配的食物也得謹慎。(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醫師張振榕在《醫師好辣》節目分享案例,一名80歲阿嬤茹素65年,每到初一、十五就吃素,但都是稀飯配醬瓜、醃黃瓜、鹹蛋,沒想到有天開始體重驟降,半年就瘦了6公斤,每天都說肚子痛。

阿嬤半年瘦6公斤。(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

張振榕進一步指出,高鹽分的東西,通常一些醃漬物、加工肉品這些食品含有高濃度的亞硝酸鹽,本身也會致胃癌;此外,台灣人超過50歲以上,不少人胃中都有幽門桿菌,如果又吃重鹹破壞胃黏膜,幽門桿菌更容易附著在胃黏膜增生,提升罹胃癌機率。

北部一名40多歲男子發現排便次數怪怪的,跑到醫院照大腸鏡,結果數據都很正常;怎料,一照胃鏡竟罹患「瀰漫型胃癌」,半年內過世。對此,醫師直言,若出現2徵兆要小心了!


59歲的張先生近一年多來為腸胃消化不良所困擾,剛吃完東西不久後立即有肚子脹痛、屁聲連連想上廁所,每天平均會拉肚子5次,嚴重影響到生活作息;到醫院就醫,中醫診斷確診為「肝旺脾虛」症型,使用中藥「白朮」與「白芍」來治療,服用治療1周後,症狀成功獲得改善。

中藥「白朮」與「白芍」可幫助消化、抑制腸胃過度蠕動。(圖/醫院提供)©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任林在裕指出,現代人講的「腸胃消化不良,吃什麼拉什麼」即中醫所謂的「完穀不化」,也就是腸胃消化吸收功能異常導致的腹瀉或糞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會發生「吃青菜大便出來還是青菜」的狀況,呈現出完全無法吸收食物中營養物質的現象。

林在裕表示,像張先生吃什麼拉什麼的症狀,可使用中藥「白朮」與「白芍」來治療,「白朮」可促進消化吸收功能,而「白芍」能抑制腸胃過度蠕動,進而使腸胃功能健全,則消化不良、腹脹、腹痛及腹瀉的症狀就能得到緩解。

林在裕建議,患者平時應注意飲食,宜清淡且多吃易消化的食物,最好是少量多餐,並多攝取足夠的水份與電解質,避免暴飲暴食,少吃油膩、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再者,精神因素也是造成消化不良的主要加重因子,因此要特別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並適時紓解壓力。如果腹瀉問題持續或更嚴重,糞便產生不正常顏色或氣味則應立即詢問醫師。


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醫師陳榮堅發文指出,有個病患是40多歲男性,本來排便頻率是每天一次,突然變成2至3天排便一次,在醫學上來講都屬於正常的頻率,但患者不放心跑來照大腸鏡,數據也很正常。雖健檢看似沒問題,但男子肚子一直不太舒服,而且時常會覺得疲憊、食慾變差,便再到醫院做超音波檢查檢查肝臟,抽血檢查血色素只有 11。在陳榮堅的建議下,男子做胃鏡檢查,竟罹患「瀰漫型胃癌」。

男子癌細胞已經擴散,散布在整個腹腔,橫結腸也有,已無法做手術、化療,半年後就卻過世了。陳榮堅直言,瀰漫型胃癌的腫瘤界限不明顯,並非一顆瘤的樣子,「它是整面散出去」,而且癌細胞擴散速度非常快,預後也較差。如果發現身體上有2徵兆,就要小心可能是瀰漫型胃癌了。陳榮堅分析,排便次數改變、食慾不振這2樣,很像是很小的事情,但實際上,它有時候潛藏這種會讓你無法挽回致命的危機。

40歲「本土劇男神」潘逸安曾演出《世間情》、《甘味人生》、《天之驕女》等八點檔,10月才剛拍完新戲;怎料,他近日突然入院開刀,竟然是十二指腸發現長出腫瘤,昨(3)日報平安了。

潘逸安入院開刀。(圖/翻攝自潘逸安臉書)
潘逸安入院開刀。(圖/翻攝自潘逸安臉書)©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割下來的腫瘤。(圖/翻攝自潘逸安臉書)
割下來的腫瘤。(圖/翻攝自潘逸安臉書)©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潘逸安在健康檢查時,竟發現十二指腸長出腫瘤,醫生向他透露「就算是良性的,未來也有可能長大變成惡性或長大就塞住腸道」,再加上無法用簡單的內視切除,他便聽從建議進手術房開刀,選擇用「腹腔鏡」將腫瘤移除,肚子被開4個洞。潘逸安從手術房出來後,整天都在昏睡中,還得禁食、禁水4天。 潘逸安昨(3)日在臉書報平安,第一天就已經有下床走路,但「術後幾天都一直昏昏沉沉、睡睡醒醒」,直到現在腦袋才比較清醒。

你常打嗝反胃或肚子咕嚕咕嚕叫嗎?吃太飽打嗝很正常,但有些人打嗝頻繁到造成生活困擾,可能就得進一步探究背後的原因了,胃腸科名醫林蔚然醫師今天(26日)表示,打嗝只是一種症狀,背後可能原因很多,除了最常見的胃裡有太多空氣外,也有可能是腹腔壓力太大、脹氣肥胖導致胃頂到橫膈膜就會想打嗝,另外神經發炎或縱膈腔腫瘤壓迫到神經也有可能會以打嗝表現 ,由於打嗝的神經中樞在腦部,所以中樞神經異常也會造成打嗝,這些都必須由醫師鑑別診斷才能確定。至於大家常說的肚子餓的咕咕叫,其實這種蠕動音並不是來自胃而是腸子所發出的,如果腸蠕動特別快可能就要考慮是不是胃酸分泌過多,或是腸子裡空氣太多,這種情況多半是吃了太多產氣食物,比較要擔心的是若是因為腸胃道發炎或感染才發出聲音,就必須就醫治療了。林口長庚醫院胃腸科主任暨美國消化系醫學會榮譽院士林蔚然教授,今天(26日)接受中廣「聽醫生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胃炎會出現腹痛、腹脹、噁心、消化不良等症狀,症狀若超過三個月以上就算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成因很多,其中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就是需要積極治療的部分,因為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幽門螺旋桿菌,列為第一級的胃癌致病原因。統計發現約9成的胃癌患者都曾有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目前在台灣20歲以上的成年人,大約有三成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臨床上有四種檢查方式,除了傳統的胃鏡搭配切片檢查外還有吹氣檢查、抽血檢查、與糞便檢查等方式。

林教授表示,若確定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患者又同時有胃炎、胃痛甚至是胃潰瘍,就一定要積極治療。投以適當的抗生素,通常兩周就能消滅大部分的幽門螺旋桿菌,即便出現頑固型不易消滅的菌種,也可以有二三線的藥物可以處理,但就必須到大型醫院做菌種檢查分析再對症投藥,才能收到效果。醫師表示,要確定療程結束是否已經消滅幽門螺旋桿菌,最好等到停藥後一個月以後再做檢查,才能知道正確結果。中廣「聽醫生的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在中廣《愛健康》、《流行網》YouTube頻道聯播,歡迎大家訂閱收聽。(撰稿 孫佳慈)

息肉是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贅生物,是一種良性腫瘤,但仍有不少人擔憂有息肉,罹癌風險很高?對此,醫師黃軒引述國外研究表示,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發展為癌症,大多數息肉是良性的,對人體沒有危害,只需要定期觀察和復查。但是,如果息肉生長在大腸、胃、膽囊,若發展為腺瘤性息肉,恐引發癌症風險。

黃軒醫師表示,身體很多部位,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可能長出息肉,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子宮、鼻腔內、口腔內…」等。而在腸胃道內膜中,胃息肉、大腸息肉、膽囊息肉最常見。

●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與胃息肉非常相似,主要分為發炎性息肉與腺瘤性息肉兩種。大腸發炎性息肉通常不易發生癌變,大腸瘤性息肉發生癌變的風險相對較高,據相關數據顯示,大約有80%至95%的大腸癌都是因大腸息肉發生惡變所引起。

黃軒醫師提醒,即使是比較安全的發炎性的息肉,在反覆發炎刺激下,息肉也會繼續增大,有些可能最後也會發展為腺瘤性息肉,引發大腸癌的風險。因此,一旦發現大腸有息肉,仍需要盡快將其切除,杜絕後患。

●胃息肉:

通常在胃鏡檢查中大概會有1%至5%的患者長有胃息肉,其中有80%,只是屬於發炎性或增生性的息肉而已,和大腸息肉比較,這類息肉比較安全,癌變率只有0%至5%。而剩下約20%,是為腺瘤性息肉,這類息肉就比較危險,有25%至50%,仍然出現癌變的可能。

●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發生率約5%左右,大多數是良性的。膽囊息肉大致可分成四種,包括膽固醇堆積息肉、膽囊炎性息肉、膽囊腺瘤、膽囊腺肌瘤,要注意,後三者有惡性癌變的風險。

預防息肉可以從生活中做起,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過度攝取高熱量、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及精緻食物」、「定期接受健康檢查」。

黃軒醫師也提到,「對於息肉,不一定是只有腸胃的息肉,其他身體部位內,也會有息肉的長出」,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而不能一概而論,提醒民眾記得定期檢查看醫生。

您有長期腹痛的情況嗎?小心肝胃出現問題。57歲的許先生近年常感到腹部悶痛與不適,肚子餓會痛、吃飽也痛,服用胃藥後疼痛感稍舒緩而不以為意,雖2019年曾就醫發現是胃癌零期,但僅觀察未治療,直到2020年8月腹痛難耐就醫照胃鏡等檢查後,竟發現已快速變為胃癌晚期並合併肝轉移,體重更陸續掉了10公斤!所幸經台北榮總醫師緊急安排手術切除腫瘤後,後續接受術後藥物等治療與定期回診,目前已恢復過往活力,更重拾熱愛的羽球。

其實,胃癌的發生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高醫大附醫內科教授暨國衛院癌研所特聘研究員教授陳立宗表示,據國健署2018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胃癌已蟬聯國人十大癌症逾20年,雖發生人數僅排名第九,但死亡人數卻是第六名,致死率不容小覷,且近來更有年輕化趨勢。

陳立宗說,胃癌與民眾生活作息有關,可分為八大因子,包括老化、性別、家族史、幽門螺旋桿菌、飲食習慣不良、食物保存不當、從動過胃部手術、有抽菸喝酒習慣等。其中,老化、幽門螺旋桿菌與飲食習慣不良為亞洲胃癌致病主因,像是常吃燒烤或醃製物者,或蔬果攝取不足、缺乏維生素C的人,發生胃癌機率較高;國際癌症研究組織也已將幽門螺旋桿菌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質,胃部若受其感染,會造成胃炎,感染持續恐破壞胃表層細胞而發展為胃癌前期;也有研究指出。中老年人的胃癌發生率增加。但因胃癌發現時患者癌細胞多已擴散,所以延長存活期、延緩疾病惡化成為關鍵。

收治許先生的北榮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表示,過往治療晚期胃癌方式多為透過手術、化療、放療與標靶來直接攻擊癌細胞,不過現也有免疫治療的選擇,免疫治療是經由喚醒自身免疫力,透過免疫系統加以攻擊或消滅癌細胞,來延長患者生命。

他說,目前已有免疫藥物核准用於晚期胃癌治療,除可在第三線使用外,亦能在第一線與傳統化療藥物合併使用,且經臨床研究證實,相對於單用化療的7個月、手術切除的3.9個月來說,能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有望使更多患者受惠,可與醫師進一步討論免疫治療的可行性。

曾演過電視劇《神鵰俠侶》郭靖的70年代性格小生向雲鵬,曾獲第17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昨(14日)驚傳病逝和信醫院,享壽72歲。而6年前他罹患胃癌,被醫生宣判無藥醫,最後靠切掉4分之3的胃,挺過12次化療才撿回一條命。早期他最愛吃2類食物,2病纏身,甚至一度暴瘦30公斤。據《聯合報》報導,向雲鵬14日上午進台北和信醫院加護病房,下午3時許,因肺炎引發器官衰竭,宣告不治。友人徐家興透露,上週六(11日)曾聽向雲鵬說自己身體不適,原本約好改天吃飯,原本14日去醫院檢查,突然發現血壓急降後,住進加護病房,讓他悲慟表示,「他走了....真的太快了」。報導中指出,向雲鵬30年前曾移居上海開牛肉麵店,也轉戰大陸發展,但在劇組養成吃便當習慣,常吃口味重且油膩食物,加上每天至少要喝2瓶高粱,導致健康出狀況,罹患腦中風、心臟裝心律調節器,體重從90公斤暴瘦至60公斤,最後才被宣判罹患胃癌。原本靠切胃、化療以及飲食控制,前兩年檢查已完全康復,恢復狀況連醫師都震驚,近年來身體維持不錯,如今卻傳出噩耗,讓友人悲慟不已。

胃食道逆流症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多與肥胖、飲食及生活習慣不良相關。因此,除了減肥與體重控制之外,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務必配合改變。

飲食習慣

盡量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細嚼慢嚥,才不會因為吃太快而不小心吃太飽或吞進太多空氣。盡量避免至「吃到飽餐廳」用餐,也避免點用大杯的手搖飲。

餐後不要立刻平躺,飯後多散步以幫助消化,睡前4小時避免進食或吃消夜。因此晚上千萬要控制自己的食欲,避免因為各種美食誘惑而吃太飽,誘發胃食道逆流而影響睡眠。

平時避免菸、酒精、茶、咖啡、可樂或其他過甜、過酸的飲食,以免促進胃酸分泌或造成下食道括約肌的鬆弛。

除了大家琅琅上口的「喝咖啡、吃甜食」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之外,以下歸納胃食道逆流患者應避免的六大類飲食,未有此症狀的讀者也應適量攝取:

日常

減少腹部壓迫,例如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將皮帶、腰帶、束腰等放鬆一些,吃完飯不要劇烈運動,也盡量避免彎腰提重物或彎腰做家事。

睡眠

睡覺時床頭或枕頭可以墊高一些,藉由重力減少逆流發生。同樣道理,睡覺時採左側躺,讓食道稍高於胃部,胃酸和殘餘食物比較不會逆流。

體型

肥胖的人很容易有賁門鬆弛的情況,腹部脂肪多也會增高腹壓,造成逆流,只要減重兩、三公斤,就可以明顯感受到胃食道逆流的改善。配合上述飲食控制及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好好控制體重,避免肥胖發生。

心情

盡量放鬆心情,保持情緒穩定。緊張、焦慮、壓力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讓胃腸消化不良,影響胃腸蠕動及胃酸分泌,增加胃食道逆流的發生。此外,這些負面情緒也會強化胃食道逆流症狀的感受,食道粘膜神經會過度敏感,讓人更不舒服。平常應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紓解生活壓力,正面思考。如有必要,也可以尋求身心科醫師的諮商與協助。

胃食道逆流常常是慢性、經年累月,症狀好好壞壞,不易斷根。但是幸好此病可以好好控制,除了接受正規的藥物治療之外,日常飲食生活方面不要吃太快、太飽,不要太晚吃,不要吃太甜、太油、太酸、太辣、太冰的食物,不抽菸、不喝酒,飯後多散步,平時多運動,維持標準體重,避免肥胖,更要保持一顆愉悅的心,若能配合做到,一定可以有效預防或減緩胃食道逆流!


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應該先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如果無法緩解,就要就醫。
1.改變飲食和生活型態
這是最基本且有效的方法,症狀輕微者,可因此而改善不必吃藥。
● 避開容易嘔酸水的食物:這因人而異。通常是油脂類、巧克力、薄荷類、甜食、菸、酒。平時可多留意吃了哪種食物會更不舒服,例如有些人吃了麵包、可樂或果汁,會感覺酸得更厲害就要避免。其次是避免喝酒,酒會刺激胃食道逆流,甚而引起胃痙攣或胃痛。
● 吃完東西不要立刻躺平:至少要等30分鐘~1小時。因為平躺會使胃部的東西更容易逆流到食道,如果吃的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甚至要等3~4個小時才能排空。
● 睡前2~3小時不要吃東西:夜晚型的患者更要戒掉吃宵夜的習慣。尤其晚餐不要吃太飽,睡前會有飽脹感,下食道括約肌被壓迫,刺激胃酸往上食道逆流。第二天胃口也會特別差。
● 床頭高15~20公分:不是多放一個枕頭,而是用磚頭或木頭把床頭的床腳,或是在床墊和床架之間放置泡棉或木頭,墊高15~20公分,讓胃酸無法上升到喉嚨,減低胃酸逆流的機會。
● 忌穿太緊的衣服:緊身衣服會增加胃部的壓力,使得食道括約肌更無力抵抗而把胃酸擠到食道。
● 減肥:肥胖不僅是造成胃食道逆流症的原因之一,也是腐蝕性食道炎及食道腺癌的危險因子。
2.藥物治療
如果症狀嚴重,或是調整生活飲食型態後仍然無法改善,就得藉助藥物治療。
常用藥物有:
● 制酸劑:俗稱的「胃藥」,如果症狀輕微且經過醫生確定診斷者,可以自行到藥局購買服用,中和胃酸。
● 黏膜保護劑:保護食道的黏膜,減輕胃酸的傷害。
● 促進腸胃蠕動的藥物:加速食物消化排空減少胃酸逆流的機會。
如果以上的症狀治療無法改善,就要考慮做胃鏡,一來排除合併其他嚴重疾病的問題(例如癌症、食道狹窄、食道細胞變性等),再者是確定食道損傷的程度,包括發炎、破皮、潰瘍等,再依診斷考慮服用以下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
● 組織胺受體拮抗劑:抑制胃酸分泌。
● 質子幫浦抑制劑(PPI):抑制胃酸分泌,不僅可以緩解症狀,還能延緩停藥後復發的時間,是目前最有效的藥物。
3.手術治療

許多國人都曾感染幽門桿菌,但是你知道嗎?若不及早治療,罹患胃癌的風險比沒有感染者高出6倍,可不能小看幽門桿菌的潛在危險性。究竟幽門桿菌有沒有可能自己痊癒呢?有哪些族群是罹患幽門桿菌的高風險群?

幽門桿菌是壞菌,留在胃裡是百害無一利。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肝膽腸胃科主任徐兆甸醫師表示,幽門桿菌並不會自行痊癒,唯有殺菌才能避免症狀惡化,預防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甚至是胃癌的情況發生。

但是許多罹患幽門桿菌者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到底要怎麼知道自己罹患了幽門桿菌呢?徐兆甸醫師提到,一定要透過檢測才能得知,檢測方法有四種:

1.胃鏡

2.呼氣測試

3.血液檢查

4.糞便篩檢

罹患幽門桿菌通常無明顯症狀,需透過四種檢測方法檢驗。(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
罹患幽門桿菌通常無明顯症狀,需透過四種檢測方法檢驗。(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罹患幽門桿菌通常無明顯症狀,需透過四種檢測方法檢驗。(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

徐兆甸醫師也提醒,目前的胃癌患者有8到9成都曾罹患幽門桿菌,因此建議以下有可能罹患胃癌的五大高風險族群,及早檢測並且殺菌,避免幽門桿菌對身體造成影響。

五大胃癌高風險族群:

1.有腸胃道疾病者:罹患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黏膜小腸化生,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者。

2.常吃醃漬、高鹽飲食者:醃漬過程產生的化學物質可能會導致細胞慢性發炎、受傷,應少吃並注意幽門桿菌及胃癌風險。

3.吸菸者:菸草的尼古丁與焦油等化學物質會刺激胃部,增加胃炎與胃潰瘍的發生率。

4.一等親有胃癌病史:家族一等親曾有胃癌病史者,罹患胃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2-3倍。

5.曾有過胃部切除手術者:胃部切除手術會導致黏膜的完整性受損,因此容易罹患胃癌。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喜歡寄生在胃內的細菌,雖然其發現是一場意外,很晚才被醫界發現,卻是造成消化道潰瘍及胃癌的頭號兇手。安南醫院消化內科病房主任郭立夫醫師提及,正因為幽門螺旋桿菌嚴重性不容小覷,因此許多人收到體檢報告時,若血液中的幽門桿菌抗體呈陽性,常常會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胃幽門桿菌,於是拿體檢報告至診間諮詢。

郭立夫醫師分享診斷幽門桿菌的方法,分成「非侵入性」和「侵入性」兩大類:非侵入性檢查方式包括碳13(碳十三)尿素呼氣試驗、抽血和糞便檢查,其中碳13尿素呼氣檢查是現在最普遍的方法,由受檢者喝下藥水,再檢查呼氣出來的碳13含量,便可知道幽門桿菌感染是陰性或陽性;另一抽血檢測抗體方式,通常需進一步檢測,因此較少作為檢測的標準。至於侵入型檢查,則是胃鏡檢查時,夾取一塊組織採樣進行化驗。

因此,如果發現血液中有幽門桿菌抗體時,是否等同感染胃幽門桿菌?郭立夫醫師表示,仍需要再次進行呼氣檢測或胃鏡組織採樣,才能確定是否感染幽門桿菌。那麼,哪些人需要做胃幽門桿菌檢測?他列舉六大類型:

一、消化性潰瘍:因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與幽門桿菌感染相關;

二、慢性胃炎、腸上皮化生或萎縮性胃炎:這些病灶可視為胃癌的前兆,而治療幽門桿菌可以改善胃黏膜萎縮,大幅減少罹患胃癌機率;

三、胃癌高危險族群:如三等親內有胃癌家族史、抽菸族;

四、長期服用藥物:若因其他疾病而長期使用藥物,較容易讓胃黏膜受損;

五、有消化不良症狀者;

六、缺鐵性貧血或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

2019年5月30日 星期四

綠農的家

屏東縣是愛文芒果生產重鎮,果農多採慣行農法,屏東「綠農的家」創辦人洪輝祥推動轉型為不用殺草劑、催熟劑的草生栽植自然農法,和枋寮鄉林俊達、林俊吉兄弟理念相投,雙方展開長達14年產銷合作;「綠農的家」今天請林氏兄弟現身說法比較兩者差異,證實友善環境農法是開創國土保安、消費者食安和讓果農賺錢的「三贏農法」。
「我們友善大自然,大自然會回饋我們。」洪輝祥說,推動草生栽植自然農法遇到的阻力,包括初期產能下降、不使用殺草劑需花人力管理、不催熟無法早上市賣好價等;在林俊達兄弟的果園長期實驗證明,除了無法提早上市,因土壤受到草生植物保護、溫度降低菌害減少,果樹營養夠抵抗力強、自然熟成無汙染的芒果更香甜,近幾年的產量已和慣行農法相當。
「消費者對掛保證的無毒芒果吃得安心,自然可以賣出好價,果農有穩定收入。」洪輝祥說,農藥零檢出的愛文芒果透過「綠農的家」的網路平台行銷,呼籲消費者以購買支持友善環境農友,少了盤商中間剝削,今年大粒頂級品每斤賣180元,平均有150元,因是不二價,價格比慣行農法好且穩定,預約訂單已排到下月中旬,對想轉型的果農是個鼓勵。
「務農也是良心事業,我們不想傷害土壤、果樹,就遵循自然法則。」60歲林俊達說,台灣地處亞熱帶雜草生長旺盛,農民習慣使用含有植物性賀爾蒙、有機氯類及重金屬的除草劑來滅雜草,雖可降低勞力成本,但噴在果園自己先有罹癌風險,用來干擾植物生長的有毒物質,會殘留植物、果實並吸附土壤中、流入河川及地下水,衝擊其他生物。
「我被叫『慢伯』是有原因的」他笑說,用催花劑讓芒果中毒提早集中開花,就能提早上市搶到好價格,催熟劑是化工合成物,農委會雖有劑量規定,但實務上很難監控,催熟的芒果是讓芒果提前老化、表皮泛油光無果粉,果實也未成熟;在市場機制下,人類用外力干擾、控制果樹的自然長成,已是公開的祕密,他堅持不用,結果速度比別人慢,還被笑傻瓜農夫,相信傻人有傻福。
屏東縣愛文芒果多採慣行行法,屏東「綠農的家」創辦人洪輝祥(左)推動轉型為不用殺草...

2019年5月13日 星期一

荔枝椿象

彰化市種荔枝的陳姓女果農上周一、四繳交荔枝椿象卵片共4809片,2天賺進2萬4045元,消息見報後讓很多人羨慕,吸引果農加入;今天一早,她又提著3大袋卵片走進市公所,農業課動員清點共5342片,1 天就換得2萬6710元,她開心的騎著機車回家,卻在市公所引起不小的騷動。
荔枝椿象每次產卵10至14顆,每片要超過10顆卵才有錢,市公所農業課動員一片片清點,很費時又傷眼力,對陳姓女果農每天頂著大太陽,流汗摘取卵片的精神,非常佩服。農業課長李逢時說,防檢局重賞的策略顯然有效,上周一、四(6、9日)2天共收購1萬1084片,今天爆量,1天就收購1萬3445片,預料16日(星期四)可能會更多。
市公所趕在下班前,將3大袋卵片送到縣府農業處,承辦人員說,所有卵片都以快遞轉送台大昆蟲系,讓專家作培育荔枝椿象的天敵「平腹小蜂」及相關實驗之用。
陳姓女果農向市公所人員說,因今年荔枝收成很差,荔枝是1年1收,不能忙了1年沒錢賺,她和女兒、兒子看到新聞報導,知道政府收購荔枝椿象卵片每片提高到5元,決定每天到果園摘取卵片,自己的果園摘不到卵了,就到深山無人管理的果園摘,每天至少摘8小時,也是很辛苦的。
芬園鄉農會總幹事黃翊愷說,芬園栽種黑葉品種荔枝500公頃、糯米種約80公頃,每年此時進入採收期,今年初因氣候高溫、少雨,開花率很差,果農形容是60年來最慘,今年全鄉黑葉荔枝只有一成收獲,糯米種全部「摃龜」。
黃翊愷說,去年市場零售價格每斤約25元,今年奇貨可居,最近果農採收荔枝送到北農拍賣,因奇貨可居,上價飆到每公斤600元,中價也有4、500元,今年很難看到路邊有果農直銷,市場可能有錢也難買到。
彰化縣政府今年首度辦理卵片收購,原本只到4月底截止,每片3元。副處長郭至善說,農委會防檢局5月1日宣布延長收購荔枝椿象卵片2個月,到六月底止,收購價格也提高到每片5元,每星期一、四兩天,委託全縣26鄉鎮市公所收
根據農委會去年農情資料,荔枝平均每分地收獲量約403.7公斤,換算是672.8台斤;如果,果農自己直銷的話,每分地收益約1.68萬元。郭至善說,今年全台荔枝收成很慘,農委會已列入天災現金救助,如果陳姓女果農按照目前的摘取卵片數量,繼續摘取,可能比荔枝收獲的收益更多。
郭至善說,因專家推估每摘1葉卵片,第二年就能減少約1000隻荔枝椿象,縣府除補助果農噴藥殺蟲,也施放平腹小蜂,果農若能配合摘取卵片,三管齊下,荔枝椿象防治效果會更好。
彰化市公所昨天收購荔枝椿象卵片爆量,農業課總動員清點卵片數量,從上班算到下班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