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榕進一步指出,高鹽分的東西,通常一些醃漬物、加工肉品這些食品含有高濃度的亞硝酸鹽,本身也會致胃癌;此外,台灣人超過50歲以上,不少人胃中都有幽門桿菌,如果又吃重鹹破壞胃黏膜,幽門桿菌更容易附著在胃黏膜增生,提升罹胃癌機率。
北部一名40多歲男子發現排便次數怪怪的,跑到醫院照大腸鏡,結果數據都很正常;怎料,一照胃鏡竟罹患「瀰漫型胃癌」,半年內過世。對此,醫師直言,若出現2徵兆要小心了!
59歲的張先生近一年多來為腸胃消化不良所困擾,剛吃完東西不久後立即有肚子脹痛、屁聲連連想上廁所,每天平均會拉肚子5次,嚴重影響到生活作息;到醫院就醫,中醫診斷確診為「肝旺脾虛」症型,使用中藥「白朮」與「白芍」來治療,服用治療1周後,症狀成功獲得改善。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任林在裕指出,現代人講的「腸胃消化不良,吃什麼拉什麼」即中醫所謂的「完穀不化」,也就是腸胃消化吸收功能異常導致的腹瀉或糞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會發生「吃青菜大便出來還是青菜」的狀況,呈現出完全無法吸收食物中營養物質的現象。
林在裕表示,像張先生吃什麼拉什麼的症狀,可使用中藥「白朮」與「白芍」來治療,「白朮」可促進消化吸收功能,而「白芍」能抑制腸胃過度蠕動,進而使腸胃功能健全,則消化不良、腹脹、腹痛及腹瀉的症狀就能得到緩解。
林在裕建議,患者平時應注意飲食,宜清淡且多吃易消化的食物,最好是少量多餐,並多攝取足夠的水份與電解質,避免暴飲暴食,少吃油膩、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再者,精神因素也是造成消化不良的主要加重因子,因此要特別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並適時紓解壓力。如果腹瀉問題持續或更嚴重,糞便產生不正常顏色或氣味則應立即詢問醫師。
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醫師陳榮堅發文指出,有個病患是40多歲男性,本來排便頻率是每天一次,突然變成2至3天排便一次,在醫學上來講都屬於正常的頻率,但患者不放心跑來照大腸鏡,數據也很正常。雖健檢看似沒問題,但男子肚子一直不太舒服,而且時常會覺得疲憊、食慾變差,便再到醫院做超音波檢查檢查肝臟,抽血檢查血色素只有 11。在陳榮堅的建議下,男子做胃鏡檢查,竟罹患「瀰漫型胃癌」。
男子癌細胞已經擴散,散布在整個腹腔,橫結腸也有,已無法做手術、化療,半年後就卻過世了。陳榮堅直言,瀰漫型胃癌的腫瘤界限不明顯,並非一顆瘤的樣子,「它是整面散出去」,而且癌細胞擴散速度非常快,預後也較差。如果發現身體上有2徵兆,就要小心可能是瀰漫型胃癌了。陳榮堅分析,排便次數改變、食慾不振這2樣,很像是很小的事情,但實際上,它有時候潛藏這種會讓你無法挽回致命的危機。
40歲「本土劇男神」潘逸安曾演出《世間情》、《甘味人生》、《天之驕女》等八點檔,10月才剛拍完新戲;怎料,他近日突然入院開刀,竟然是十二指腸發現長出腫瘤,昨(3)日報平安了。
潘逸安在健康檢查時,竟發現十二指腸長出腫瘤,醫生向他透露「就算是良性的,未來也有可能長大變成惡性或長大就塞住腸道」,再加上無法用簡單的內視切除,他便聽從建議進手術房開刀,選擇用「腹腔鏡」將腫瘤移除,肚子被開4個洞。潘逸安從手術房出來後,整天都在昏睡中,還得禁食、禁水4天。 潘逸安昨(3)日在臉書報平安,第一天就已經有下床走路,但「術後幾天都一直昏昏沉沉、睡睡醒醒」,直到現在腦袋才比較清醒。
你常打嗝反胃或肚子咕嚕咕嚕叫嗎?吃太飽打嗝很正常,但有些人打嗝頻繁到造成生活困擾,可能就得進一步探究背後的原因了,胃腸科名醫林蔚然醫師今天(26日)表示,打嗝只是一種症狀,背後可能原因很多,除了最常見的胃裡有太多空氣外,也有可能是腹腔壓力太大、脹氣肥胖導致胃頂到橫膈膜就會想打嗝,另外神經發炎或縱膈腔腫瘤壓迫到神經也有可能會以打嗝表現 ,由於打嗝的神經中樞在腦部,所以中樞神經異常也會造成打嗝,這些都必須由醫師鑑別診斷才能確定。至於大家常說的肚子餓的咕咕叫,其實這種蠕動音並不是來自胃而是腸子所發出的,如果腸蠕動特別快可能就要考慮是不是胃酸分泌過多,或是腸子裡空氣太多,這種情況多半是吃了太多產氣食物,比較要擔心的是若是因為腸胃道發炎或感染才發出聲音,就必須就醫治療了。林口長庚醫院胃腸科主任暨美國消化系醫學會榮譽院士林蔚然教授,今天(26日)接受中廣「聽醫生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胃炎會出現腹痛、腹脹、噁心、消化不良等症狀,症狀若超過三個月以上就算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成因很多,其中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就是需要積極治療的部分,因為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幽門螺旋桿菌,列為第一級的胃癌致病原因。統計發現約9成的胃癌患者都曾有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目前在台灣20歲以上的成年人,大約有三成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臨床上有四種檢查方式,除了傳統的胃鏡搭配切片檢查外還有吹氣檢查、抽血檢查、與糞便檢查等方式。
林教授表示,若確定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患者又同時有胃炎、胃痛甚至是胃潰瘍,就一定要積極治療。投以適當的抗生素,通常兩周就能消滅大部分的幽門螺旋桿菌,即便出現頑固型不易消滅的菌種,也可以有二三線的藥物可以處理,但就必須到大型醫院做菌種檢查分析再對症投藥,才能收到效果。醫師表示,要確定療程結束是否已經消滅幽門螺旋桿菌,最好等到停藥後一個月以後再做檢查,才能知道正確結果。中廣「聽醫生的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在中廣《愛健康》、《流行網》YouTube頻道聯播,歡迎大家訂閱收聽。(撰稿 孫佳慈)
息肉是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贅生物,是一種良性腫瘤,但仍有不少人擔憂有息肉,罹癌風險很高?對此,醫師黃軒引述國外研究表示,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發展為癌症,大多數息肉是良性的,對人體沒有危害,只需要定期觀察和復查。但是,如果息肉生長在大腸、胃、膽囊,若發展為腺瘤性息肉,恐引發癌症風險。
黃軒醫師表示,身體很多部位,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可能長出息肉,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子宮、鼻腔內、口腔內…」等。而在腸胃道內膜中,胃息肉、大腸息肉、膽囊息肉最常見。
●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與胃息肉非常相似,主要分為發炎性息肉與腺瘤性息肉兩種。大腸發炎性息肉通常不易發生癌變,大腸瘤性息肉發生癌變的風險相對較高,據相關數據顯示,大約有80%至95%的大腸癌都是因大腸息肉發生惡變所引起。
黃軒醫師提醒,即使是比較安全的發炎性的息肉,在反覆發炎刺激下,息肉也會繼續增大,有些可能最後也會發展為腺瘤性息肉,引發大腸癌的風險。因此,一旦發現大腸有息肉,仍需要盡快將其切除,杜絕後患。
●胃息肉:
通常在胃鏡檢查中大概會有1%至5%的患者長有胃息肉,其中有80%,只是屬於發炎性或增生性的息肉而已,和大腸息肉比較,這類息肉比較安全,癌變率只有0%至5%。而剩下約20%,是為腺瘤性息肉,這類息肉就比較危險,有25%至50%,仍然出現癌變的可能。
●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發生率約5%左右,大多數是良性的。膽囊息肉大致可分成四種,包括膽固醇堆積息肉、膽囊炎性息肉、膽囊腺瘤、膽囊腺肌瘤,要注意,後三者有惡性癌變的風險。
預防息肉可以從生活中做起,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過度攝取高熱量、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及精緻食物」、「定期接受健康檢查」。
黃軒醫師也提到,「對於息肉,不一定是只有腸胃的息肉,其他身體部位內,也會有息肉的長出」,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而不能一概而論,提醒民眾記得定期檢查看醫生。
您有長期腹痛的情況嗎?小心肝胃出現問題。57歲的許先生近年常感到腹部悶痛與不適,肚子餓會痛、吃飽也痛,服用胃藥後疼痛感稍舒緩而不以為意,雖2019年曾就醫發現是胃癌零期,但僅觀察未治療,直到2020年8月腹痛難耐就醫照胃鏡等檢查後,竟發現已快速變為胃癌晚期並合併肝轉移,體重更陸續掉了10公斤!所幸經台北榮總醫師緊急安排手術切除腫瘤後,後續接受術後藥物等治療與定期回診,目前已恢復過往活力,更重拾熱愛的羽球。
其實,胃癌的發生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高醫大附醫內科教授暨國衛院癌研所特聘研究員教授陳立宗表示,據國健署2018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胃癌已蟬聯國人十大癌症逾20年,雖發生人數僅排名第九,但死亡人數卻是第六名,致死率不容小覷,且近來更有年輕化趨勢。
陳立宗說,胃癌與民眾生活作息有關,可分為八大因子,包括老化、性別、家族史、幽門螺旋桿菌、飲食習慣不良、食物保存不當、從動過胃部手術、有抽菸喝酒習慣等。其中,老化、幽門螺旋桿菌與飲食習慣不良為亞洲胃癌致病主因,像是常吃燒烤或醃製物者,或蔬果攝取不足、缺乏維生素C的人,發生胃癌機率較高;國際癌症研究組織也已將幽門螺旋桿菌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質,胃部若受其感染,會造成胃炎,感染持續恐破壞胃表層細胞而發展為胃癌前期;也有研究指出。中老年人的胃癌發生率增加。但因胃癌發現時患者癌細胞多已擴散,所以延長存活期、延緩疾病惡化成為關鍵。
收治許先生的北榮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表示,過往治療晚期胃癌方式多為透過手術、化療、放療與標靶來直接攻擊癌細胞,不過現也有免疫治療的選擇,免疫治療是經由喚醒自身免疫力,透過免疫系統加以攻擊或消滅癌細胞,來延長患者生命。
他說,目前已有免疫藥物核准用於晚期胃癌治療,除可在第三線使用外,亦能在第一線與傳統化療藥物合併使用,且經臨床研究證實,相對於單用化療的7個月、手術切除的3.9個月來說,能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有望使更多患者受惠,可與醫師進一步討論免疫治療的可行性。
胃食道逆流症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多與肥胖、飲食及生活習慣不良相關。因此,除了減肥與體重控制之外,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務必配合改變。
飲食習慣
盡量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細嚼慢嚥,才不會因為吃太快而不小心吃太飽或吞進太多空氣。盡量避免至「吃到飽餐廳」用餐,也避免點用大杯的手搖飲。
餐後不要立刻平躺,飯後多散步以幫助消化,睡前4小時避免進食或吃消夜。因此晚上千萬要控制自己的食欲,避免因為各種美食誘惑而吃太飽,誘發胃食道逆流而影響睡眠。
平時避免菸、酒精、茶、咖啡、可樂或其他過甜、過酸的飲食,以免促進胃酸分泌或造成下食道括約肌的鬆弛。
除了大家琅琅上口的「喝咖啡、吃甜食」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之外,以下歸納胃食道逆流患者應避免的六大類飲食,未有此症狀的讀者也應適量攝取:
日常
減少腹部壓迫,例如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將皮帶、腰帶、束腰等放鬆一些,吃完飯不要劇烈運動,也盡量避免彎腰提重物或彎腰做家事。
睡眠
睡覺時床頭或枕頭可以墊高一些,藉由重力減少逆流發生。同樣道理,睡覺時採左側躺,讓食道稍高於胃部,胃酸和殘餘食物比較不會逆流。
體型
肥胖的人很容易有賁門鬆弛的情況,腹部脂肪多也會增高腹壓,造成逆流,只要減重兩、三公斤,就可以明顯感受到胃食道逆流的改善。配合上述飲食控制及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好好控制體重,避免肥胖發生。
心情
盡量放鬆心情,保持情緒穩定。緊張、焦慮、壓力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讓胃腸消化不良,影響胃腸蠕動及胃酸分泌,增加胃食道逆流的發生。此外,這些負面情緒也會強化胃食道逆流症狀的感受,食道粘膜神經會過度敏感,讓人更不舒服。平常應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紓解生活壓力,正面思考。如有必要,也可以尋求身心科醫師的諮商與協助。
胃食道逆流常常是慢性、經年累月,症狀好好壞壞,不易斷根。但是幸好此病可以好好控制,除了接受正規的藥物治療之外,日常飲食生活方面不要吃太快、太飽,不要太晚吃,不要吃太甜、太油、太酸、太辣、太冰的食物,不抽菸、不喝酒,飯後多散步,平時多運動,維持標準體重,避免肥胖,更要保持一顆愉悅的心,若能配合做到,一定可以有效預防或減緩胃食道逆流!
許多國人都曾感染幽門桿菌,但是你知道嗎?若不及早治療,罹患胃癌的風險比沒有感染者高出6倍,可不能小看幽門桿菌的潛在危險性。究竟幽門桿菌有沒有可能自己痊癒呢?有哪些族群是罹患幽門桿菌的高風險群?
幽門桿菌是壞菌,留在胃裡是百害無一利。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肝膽腸胃科主任徐兆甸醫師表示,幽門桿菌並不會自行痊癒,唯有殺菌才能避免症狀惡化,預防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甚至是胃癌的情況發生。
但是許多罹患幽門桿菌者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到底要怎麼知道自己罹患了幽門桿菌呢?徐兆甸醫師提到,一定要透過檢測才能得知,檢測方法有四種:
1.胃鏡
2.呼氣測試
3.血液檢查
4.糞便篩檢
▲罹患幽門桿菌通常無明顯症狀,需透過四種檢測方法檢驗。(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
徐兆甸醫師也提醒,目前的胃癌患者有8到9成都曾罹患幽門桿菌,因此建議以下有可能罹患胃癌的五大高風險族群,及早檢測並且殺菌,避免幽門桿菌對身體造成影響。
五大胃癌高風險族群:
1.有腸胃道疾病者:罹患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黏膜小腸化生,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者。
2.常吃醃漬、高鹽飲食者:醃漬過程產生的化學物質可能會導致細胞慢性發炎、受傷,應少吃並注意幽門桿菌及胃癌風險。
3.吸菸者:菸草的尼古丁與焦油等化學物質會刺激胃部,增加胃炎與胃潰瘍的發生率。
4.一等親有胃癌病史:家族一等親曾有胃癌病史者,罹患胃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2-3倍。
5.曾有過胃部切除手術者:胃部切除手術會導致黏膜的完整性受損,因此容易罹患胃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