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吃蛋會覺得蛋黃比較不好吃,甚至只吃蛋白,但醫師提醒,蛋黃和魚肉、黃豆製品與堅果等日常食材,都含有強化免疫力的關鍵營養素「膽鹼」,若攝取不足,免疫細胞將有如缺彈藥的軍隊,無法有效對抗外來威脅,孕婦、停經女性應特別注意足量補充。
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今於臉書分享,談到提升免疫力,民眾常想到維生素C、D或Omega-3,較少人留意膽鹼,但《Frontiers in Immunology》2025年發表的綜論,其實膽鹼身兼多職,不但是細胞膜主要成分磷脂酰膽鹼、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來源,也能轉換為甜菜鹼、參與基因調控,且當免疫細胞遇到病菌,須吸收膽鹼以釋放細胞激素TNF-α與IL-6對抗,若缺乏,便難以產生足夠火力。張家銘寫道,膽鹼需求會隨人生不同階段而變化,若孕婦攝取不足,胎兒免疫、記憶等發展可能受影響,另停經女性因雌激素下降,自行合成膽鹼的能力減弱,容易出現脂肪肝與肝纖維化,且研究發現其肝臟惡化速度甚至快於男性,故不同族群應依時期調整飲食。
此外,膽鹼還與多種常見疾病有關。張家銘指出,膽鹼本身及其衍生物甜菜鹼能抑制發炎,改善脂肪肝與糖尿病,甚至保護腦部,另有研究指出,氣喘病人連續補充6個月後,症狀、發炎指標等皆下降,顯示膽鹼在呼吸系統可扮演關鍵角色。
針對膽鹼攝取,專家建議,蛋黃是膽鹼最優質來源之一,若無特殊疾病或禁忌,每週應適度食用全蛋;其次,飲食應多樣化,魚肉、黃豆製品與堅果都是不錯選擇;再者,孕婦與停經後女性要格外留意,如飲食不足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額外補充。
張家銘提醒,健康與每天餐桌上的選擇息息相關,早餐加顆蛋,或午餐搭配豆類或堅果,都可以是強化免疫力的第一步。
「防疫三寶」相當重要,包括疫苗追加劑、快篩試劑與抗病毒藥物,他並再度呼籲民眾打好3劑疫苗,積極配合指揮中心,落實日常防疫才是關鍵。每個人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群聚」。
染疫後,免疫力下降,建議盡量多休息,少做劇烈運動,讓免疫系統慢慢恢復。太激烈的運動,會讓免疫系統失調的身體,很不容易抵抗外來的病毒」。醫生也解釋,因為蔡詩萍小時候出過水痘,殘留了皰疹病毒,趁著免疫系統在染疫後的虛弱,藉機又發動攻擊,才變成帶狀皰疹。他分享自身經歷,祝福大家盡量不要染疫,如果染疫也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逞強,要避免「長新冠」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