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汪建民罹患肺腺癌去世,肺癌已連43年為國人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一年就奪走上萬人的寶貴生命。肺癌權威醫師陳晉興表示,肺癌中占比最高為肺腺癌,初期的患者多無症狀,一旦出現症狀經常已經來不及。民眾除可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外(LDCT)來篩檢外,平常應減少空污,在室內務必減少揚塵,尤其,接近地面的空氣較髒,「所以,民眾應避免蹲下身來擦拭地板。」
原任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的陳晉興,去年升任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是知名肺癌外科醫師,曾醫治前副總統陳建仁,而有「副總統的醫生」之稱,知名主持人陳文茜、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妻子陳佩琪等也都是他的病人。他在「奕起聊健康」節目中表示,國內肺癌中佔比最高、達80%為肺腺癌,目前發現,肺腺癌患者不吸菸者多於吸菸者,且女性佔比極高。目前研究已證實,空污及空氣中的極微小粒子PM2.5,是肺癌的致病因子。有人檢測發現,使用掃地機器人清掃會造成PM2.5狂飆,揚塵濃度迅速飆升。吸塵器的使用也會讓後方氣旋形成的揚塵急速飆增。
陳晉興建議,民眾使用掃地機器人時,不要與掃地機器人同處一個空間。「使用吸塵器時,也別站在排氣口後方。」此外,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因地心引力會往下降,所以下層空氣相對上層來得髒,民眾在清掃時,口鼻應該盡量遠離地面,「有些人習慣蹲下身擦拭地面,此舉相當不利健康。」
他並表示,平常若地面上有些許髒污,建議快速清掃即可,減少環境中揚塵的機會與時間。」他強調,清理時,戴上口罩是保護肺部的必備動作。
汪建民肺腺癌逝,讓外界關注致病因子,醫師劉博仁表示,肺腺癌患者快速增加,與空氣污染及毒素相關,因此平常要注意空氣品質,且要盡量避免生活中的毒素,例如戒菸酒、多喝水、減少接觸污染來源、多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多運動與睡眠充足。其中,他提醒,民眾應少用沐浴乳洗澡,且不要過度使用化妝品、保養品。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在其臉書表示,生活中充滿各種可能致病的毒素,民眾應從生活中養成防範的習慣。
1. 戒菸限酒少吃成藥:
菸酒無疑增加身體毒素負擔,愛吃成藥或者是來路不明補品等,更可能傷肝傷腎,破壞排毒器官的正常運作。
2. 養成多喝水的習慣:
喝足量好水不但促進新陳代謝,也可以將身體內代謝的不好物質藉由尿液排出去,減少毒物與身體細胞接觸時間,自然可以減少腫瘤的發生。成年人請至少每日喝水2000 cc,並少喝瓶裝水,以免喝進塑化微粒,適得其反。
3. 減少接觸污染來源:
少用塑膠袋裝盛熱食、少用沐浴乳洗澡、不要過度使用化妝保養品、少用奇怪的香精、空氣芳香劑,少吃加工食品與大型魚。吃中藥或保健食品請諮詢專業人員。
此外,應盡量不用殺蟲劑、防曬應用物理性防曬用品、少吃罐頭食物、手摸過熱感應紙或是黏土玩具後一定要洗手、裝潢家具要用環保無污染材質,家中放置空氣清淨機、外出注意空氣品質App的即時資訊,有污染的話請務必戴上口罩。
4. 多食用十字花科蔬菜:
多吃花椰菜、大小白菜、青江菜、芥蘭、油菜、球芽甘藍、芝麻葉、羽衣甘藍等,因十字花科蔬菜可減少口腔癌、食道癌、大腸癌、乳癌等機率。因為十字花科蔬菜含有蘿蔔硫素、異硫氰酸鹽這類植化素,會經過胃酸的催化,產生吲哚等化合物,可促進肝臟解毒酵素活性,代謝掉環境荷爾蒙等毒素。
此外,其餘蔬菜包括大蒜、薑黃、酪梨、蘆筍、蘋果、柑橘類水果、芭樂、綠茶、甜菜根等都因為不同的營養素而有協助排毒的效果。
5. 適度運動及流汗:
流汗有助排除毒素,研究顯示,流汗的汗液可以偵測到微量重金屬。運動是流汗的催化劑,運動流汗搭配喝水就是很好的排毒過程。有人不容易出汗,可以用泡澡或泡腳的方式來發汗,「如果是運動出汗會比桑拿發汗可以排出較多的鎳、砷、鉛、銅等重金屬。」
6. 充足睡眠:
充足睡眠可促進肝臟修復,讓肝臟解毒效率更好,睡眠也可以促進大腦廢棄物質的排除,降低大腦損傷以及認知功能退化。
7. 控制三高疾病並減糖飲食: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會影響腎臟的腎絲球過濾率功能,降低腎臟排毒機制。血糖、血脂肪過高也會影響肝功能,導致肝臟解毒力下降。當有脂肪肝時,限制糖分攝取可以減少肝臟脂肪堆積,利於肝臟解毒。
藝人汪建民去年11月檢查罹患肺腺癌第四期,治療一度好轉,曾強撐病體工作,未料已於昨(8)日病逝,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直言,「汪建民之前肺癌轉移腦部,靠化療治療時,就代表時日不多了。」一般肺腺癌若腦轉移,只靠化療,大概平均只能撐2、3個月。
汪建民經過10個月治療,原本狀況一度好轉,但今年8月底發現癌細胞擴散,已侵蝕全身骨骼,9月初再度住院,汪建民的妹妹今在汪建民臉書證實,汪建民於10月7日晚間去世。
肺癌已是國人十大癌症中死亡率最高、新增人數最多的癌症,其中,尤以肺腺癌最為常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今下午在臉書表示,「其實,汪建民之前傳出肺癌腦部轉移,要靠化療治療,這樣的資料就是代表時日不多了。」
他表示,一般肺癌如果腦部轉移,只靠化療大概平均只能撐2、3個月,肺癌如果腦轉移,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就可以撐一年。
蘇一峰並補充,台灣的肺腺癌有很大一部份來自空氣污染,國外研究發現,台灣人的體質特別容易受空污影響,而增加肺癌的罹患機率。
知名部落客星希亞(Cincia)於2012年罹患肺腺癌四期,這10年來歷經化療、標靶、腦部放射治療,勇敢抗癌的故事感動無數人,但昨(21日)星希亞傳出過世的消息,令網友感到不捨。肺癌是全世界死亡率第一名的癌症,在台灣也是發生人數第一名,110年擠下蟬聯15年首位的大腸癌,成為新一代癌王。醫師示警,肺腺癌早期徵兆易被誤認為感冒,近75%患者發現時已晚期,提醒民眾若出現相關症狀應盡早就醫檢查。
「肺腺癌多長在肺部比較邊緣的位置,以上肺葉居多,是空氣吸進後容易到達的地方,因此推測肺腺癌和空氣污染、油煙等環境因素較相關。」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程建博指出,肺腺癌目前占肺癌約6、7成,初期症狀不明顯,常容易被誤認為感冒,近75%的肺癌病患發現時已到第四期。程建博舉例,PM2.5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一級致癌物,粒子極小可穿過呼吸道黏膜、直接侵入肺泡,進入血液對健康造成危害。他提醒,有吸菸史、長期暴露油煙、工廠廢氣或特殊污染環境、肺結核病史、肺纖維化、癌症家族史者屬高危險族群,應定期做肺部檢查。此外,一旦出現咳嗽持續2週以上、有氣喘、胸痛、背痛、頭痛、喉嚨痛、聲音沙啞、咳血等症狀,也應盡早就醫。
根據國健署統計,國人每年新診斷的肺癌超過1.5萬人,其中肺腺癌占比高達70到80%。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洪嘉聰指出,肺癌家族史、長期抽菸、長期暴露在空氣污染環境中,以及曾罹患氣喘或肺結核的人,都屬於肺癌高危險群。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過去曾指出,一般肺癌要大於1公分以上才能被胸部X光發現,但許多死角如心臟縱膈前後、肺門大血管處、肺尖處或橫膈下方等,即使腫瘤長到4、5公分,X光仍不易發現,但大於1公分就有轉移可能,因此有不少肺癌患者明明前一年才照過胸部X光,時隔一年卻被診斷肺癌末期。
蘇一峰說明,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突破過去X光的限制,目前大部分醫院已可看到0.3至0.5公分的肺癌,小於1公分的肺癌絕大部分為初期,只要開刀就能獲得治癒。
據了解,44歲的星希亞2012年2月出現咳嗽,初期被診斷為感冒、鼻竇炎及肺炎,直到半年後才確診肺腺癌四期。罹癌後她開始撰寫文章、分享抗癌生活,以開朗樂觀的態度鼓舞病友。2022年她出席衛教講座時,星希亞分享影像顯示腫瘤已全數消失,繼續與癌細胞和平共處,她不但正常上班,還列了46項願望清單,一步步圓夢。她鼓勵同為四期癌友,不要看到5%存活率就抗癌逾10年的部落客「星希亞」昨天深夜突然傳出離世消息,醫師提醒,有相關風險因子的民眾,可以透過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加上觀察到女性患者逐漸增加,「預計2至3年內,女生肺腺癌可能就會超過男生」的趨勢,對於油煙、含石綿的化妝品或保養品、室內致癌因子如甲醛等,都要特別留意。
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說,肺癌患者中,有症狀才就醫的,病程往往都已經走到了第四期,鼓勵民眾早期篩檢,除了符合補助族群,也建議45歲以上民眾,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視自己的健康狀況,因為有半數肺癌患者不抽菸,本身也沒有家族史,如果是第一期患者,開刀完持續追蹤即可;如果到第四期,就會跟星希亞一樣、會很辛苦。害怕,就算只有1%,都代表有希望。如今傳出過世消息,令人粉絲們都相當錯愕與不捨。
抗癌逾10年的部落客「星希亞」昨天深夜突然傳出離世消息,醫師提醒,有相關風險因子的民眾,可以透過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加上觀察到女性患者逐漸增加,「預計2至3年內,女生肺腺癌可能就會超過男生」的趨勢,對於油煙、含石綿的化妝品或保養品、室內致癌因子如甲醛等,都要特別留意。
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說,肺癌患者中,有症狀才就醫的,病程往往都已經走到了第四期,鼓勵民眾早期篩檢,除了符合補助族群,也建議45歲以上民眾,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視自己的健康狀況,因為有半數肺癌患者不抽菸,本身也沒有家族史,如果是第一期患者,開刀完持續追蹤即可;如果到第四期,就會跟星希亞一樣、會很辛苦。由於大部分有症狀的患者都是第四期,陳晉興說,不舒服的症狀中,最常見的如「惡性肋膜積水」,因為肺部只剩一邊有功能,患者會變得喘,像這樣就是第四期;罕見的會有意識不清、類似中風,就是腦部轉移;骨頭很痛就是骨轉移,也常有急診就醫發現腦部有腫瘤,開刀發現是肺癌轉移,如抽菸引起的肺鱗癌,會嚴重咳嗽,甚至咳血。
收治超過1萬名肺癌患者的陳晉興說,如果癌症發展到第四期,對患者本人和整個家庭,都會是一大衝擊,他形容,不少有開車的人,都會讓愛車定期進場保養,那車主自己也應該要做檢查,畢竟肺癌不論發生率和死亡率,現在都在所有癌症中排第一。
在整體性別分佈方面,女性患者變多則是趨勢,陳晉興指出,現在男生還是比女生多,「預計2、3年之內,女生肺腺癌可能就會超過男生」,但詳細原因還在研究,因為女性抽菸人數少於男性,接觸到的戶外空屋也沒有比較多,目前相關研究認為,烹飪油煙、室內空汙、含石棉成分用品等,會是可能的影響因子。
陳晉興解釋,室內空汙和某些致癌因子有關,例如某些建由於大部分有症狀的患者都是第四期,陳晉興說,不舒服的症狀中,最常見的如「惡性肋膜積水」,因為肺部只剩一邊有功能,患者會變得喘,像這樣就是第四期;罕見的會有意識不清、類似中風,就是腦部轉移;骨頭很痛就是骨轉移,也常有急診就醫發現腦部有腫瘤,開刀發現是肺癌轉移,如抽菸引起的肺鱗癌,會嚴重咳嗽,甚至咳血。
收治超過1萬名肺癌患者的陳晉興說,如果癌症發展到第四期,對患者本人和整個家庭,都會是一大衝擊,他形容,不少有開車的人,都會讓愛車定期進場保養,那車主自己也應該要做檢查,畢竟肺癌不論發生率和死亡率,現在都在所有癌症中排第一。
在整體性別分佈方面,女性患者變多則是趨勢,陳晉興指出,現在男生還是比女生多,「預計2、3年之內,女生肺腺癌可能就會超過男生」,但詳細原因還在研究,因為女性抽菸人數少於男性,接觸到的戶外空屋也沒有比較多,目前相關研究認為,烹飪油煙、室內空汙、含石棉成分用品等,會是可能的影響因子。
陳晉興解釋,室內空汙和某些致癌因子有關,例如某些建
衛福部國健署日前公布最新,110年十大癌症排名,肺癌首度超越大腸癌,登上發生率第一名,對國人健康造巨大威脅,也對健保造成沈重負擔。中研院院士楊泮池指出,研究發現,三分之二的肺癌患者沒有抽菸史,顛覆了過去想像,他領頭找來六大醫學會,呼籲行政院成立跨部會「國家級肺癌辦公室」,及早找出致病危險因子,是否也與空污、廚房油煙有關,長期目標比照美國,25年內肺癌死亡率減半。
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會考慮逐步增加LDC低劑量電腦斷層適用對象,至於辦公室成立,可以來討論。
肺癌成為新癌王,其中女性罹癌人數大幅增加,肺癌確診時已經晚期的比率高達六成。國人肺癌晚期第四期的存活率不到一成,但初期第一期存活率卻高達九成,也就是說,越早篩出來治療,五年後存活率越高。
中研院士楊泮池今天(12日)偕癌症醫學會、免疫腫瘤醫學會等六大醫學會,首度公開呼籲,要求行政院,比照廢除C肝辦公室,設立「國家肺癌辦公室」,三大目標為:2030年前一期肺癌確診數、肺癌五年存活率倍增、五年內晚期肺癌五年存活率倍增。
楊泮池表示,2022年七月一日開始,國健署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LDCT),但僅針對有針對抽菸者,以及有肺癌家族史,並透過早期篩檢機制,高達85%被檢出,早期肺癌可以挽救很多家庭。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余忠仁,由於早期治療,就能提高五年存活率,國健署近年推廣LDCT以來,原本第一期肺癌發生率十年前15%,透提高到現在33%,五年存活率則從十年前15%,提高到現在27%,而台大目前則可分別提高到6成。
余忠仁表示,只要越早治療就更能根除,他表示,國健署目標是每年篩檢25萬人,目前偵測率是1%,等於只要檢出2500人,但兩年前國人新生肺癌就高達1萬6800人,當中三成是第一期癌,等於五千多人,以此推算,篩檢對象至少要加倍,要有政策性的擴大對象,可透過抽血、驗尿、空污曝露量等,將高風險對象也納入。
在初級防治上,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認為須從強化民眾預防觀念開始,持續推行菸害防制以降低國人吸菸率,從根本上幫助民眾遠離吸菸可能致癌的威脅;此外,空氣汙染如汽機車排氣、工業區廢氣的管控,需環保單位協助將空汙指標逐步降至國際標準。
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指出,肺癌的致病因子複雜,國內很多肺癌患者並沒有吸菸,因此,教育國人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很重要,如「天天五蔬果」的飲食概念,烹調時避免高溫炒炸、規律運動等,透過國家級肺癌辦公室的整合,從前期教育、健康習慣養成著手,再串接到篩檢和治療,全面性對抗肺癌。
楊泮池最後補充,台灣肺癌成因為多面向,不能像過去一樣,只透過單點的預防,而是要將各點串連成有力的防護網,因此需要跨部門的合作,針對不同期別肺癌擬訂不同策略,透過設置國家級肺癌辦公室整合和運用行政資源,串接預防、篩檢到治療,協助全面性改善肺癌的預後,展現政府對抗新國病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