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4日 星期六

內科外科

 當心臟感到不適,該先選擇到心臟內科看診還是外科?心臟外科醫師陳紹緯指出,在門診中時常遇到一些病人尚未有明確診斷就直接掛心臟外科的號,然而外科並不適合作為臨床診斷的首站,這樣可能會導致治療上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陳紹緯於社群平台臉書上發文分享,有許多病人因為胸悶、胸痛、心悸等症狀,擔心心臟出問題,因此在還沒有明確診斷的情況下直接到心臟外科看診,但往往醫師只能將病人轉診回心臟內科先做必要檢查。

陳紹緯解釋,心臟內科會透過詳細問診、理學檢查、儀器檢查,如心電圖、心臟超音波、運動測試等,判斷症狀是否來自心臟還是其他系統(像是肺、消化道、壓力等)引起的。內科醫師不只是在「開藥」,他們是找出病因的關鍵角色,而且許多心臟問題可以藥物控制,並不需要手術。

「沒診斷,先內科;要開刀,再外科」陳紹緯建議民眾可以依循這個口訣,當出現胸悶、心悸、喘不過氣,或是覺得心跳異常、身體突然覺得乏力,胸口有壓迫感等狀況,想釐清是否為心臟病時,可優先掛心臟內科;而當心臟內科已經確認病因,並評估需要手術治療(包括傳統外科手術或導管手術),例如:瓣膜疾病需要修補或置換、主動脈瘤或剝離、冠狀動脈嚴重狹窄或阻塞等,則可以直接諮詢心臟外科。

陳紹緯提醒,有些民眾或許會想說:「直接找外科比較快」,但沒經過初步檢查,外科醫師也無法立即安排手術,且有些檢查與治療由心臟內科開立與安排會更為方便。他強調,正確的就醫分流,能確保病患在第一時間獲得適切的初步診斷與評估,避免不必要的轉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