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肝臟膽胰


















在地人「手」規矩 摸乳巷沒「摸乳」
高雄市楠梓路的「摸乳巷」,早期只有路人行走,現在連機車也可通行。
記者蘇郁涵/攝影
高雄市楠梓路上有一條寬79公分的窄巷,附近的居民都稱之為摸乳巷,由於這條巷子都是「熟人」在進出,且民風純樸,因此,「摸乳巷」只是「虛有其名」,數十年來未曾發生過女性被偷摸乳的事。 這條窄巷沒有編號,當地的居民都以窄巷旁邊的布行為地標,稱這條50公尺長的小巷為「布行旁邊的摸乳巷」,當地里長蕭素梅表示,窄巷因為連接楠梓路及楠梓東街,因此,要通往菜市場、楠梓火車站及右昌的居民,都會走這條捷徑。 在「摸乳巷」旁經營布行的二代老闆李秀鳳表示,這條巷子從日據時代就存在,由於楠梓路是早期楠梓地區最繁華的地方,因此,不少商人及當地人都會走這條巷子,到俗稱「中街」的楠梓路買東西。 儘管進出「摸乳巷」的人很多,但是,李秀鳳卻從未從長輩口中,聽過有婦人遭非禮的事,連她在當地住了80多年,也未曾聽聞,「楠仔坑民風純樸,大家不敢亂來啦!」。 62歲婦人黃春錦則說,「摸乳巷」都是「熟人」在進出,因此,居民都懂得禮讓,有些人看到對面有人走進,還會主動停下腳步,讓對方先行,有時男女雙方互相禮讓,還會出現彼此站在巷口揮手示意,等待對方先通行的狀況。 黃春錦說,這條巷子雖然未曾傳出有色狼,但為了避免女兒被「非禮」,入夜後,她會叮嚀女兒少走小巷,走大馬路比較安全。「黴菌毒素是有可能致癌的,尤其是黃麴毒素」劉醫師在臉書粉專《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跟大家介紹黃麴毒素,「它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表明的一級致癌物,與肝癌、腎臟癌、胃癌有關,尤其是肝癌,遭污染的花生粉或花生醬、豆腐乳、臭豆腐、玉米甚至遭污染的咖啡豆粉等食品都可能含有黃麴毒素」。

因此醫師提醒大家,如果要吃上述的食物,請盡量以新鮮、現作為原則,就可以減少碰到黴菌毒素污染的機會。劉醫師也同時分享一起個案,表示過去有女患者檢查消化不良的原因卻意外查出肝癌,但病患沒有喝酒習慣也沒有B肝或C型肝遺傳可能,到底是怎麼致癌的?

劉醫師細細詢問後才知道,原來女病患酷愛吃花生醬,一吃就是20多年,食用到被黃麴毒素污染的花生醬才導致她產生肝癌,因此醫師再次強調,「如果您愛吃花生,建議吃帶殼新鮮花生,這樣就可以減少黃麴毒素污染的機會。」


針對有女性天天喝豆漿罹患乳癌,好奇詢問營養師「豆漿是致癌還是抗癌」一事,根據《ETtoday新聞雲 》報導,營養師許睿涵表示,不管是豆漿裡面的大豆異黃酮,還是身體製造的雌激素,分子進入人體後都是先送往肝臟這個中繼站,才能決定後續去哪裡。

許睿涵解釋,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有致癌性的毒性物質,需要經過肝臟解毒,才能更容易從排泄物一同離開人體,示警如果沒有肝臟,身體就像「垃圾掩埋場」不斷堆積,無論好、壞的物質都會慢慢腐爛發臭。

許睿涵解釋,肝臟解毒共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是將毒素從大分子轉為小分子,第二階段則是添加新的分子來中和,確保毒性壓到最低,「因此容不容易得到婦科相關疾病,其實與肝臟的解毒功能好不好有關係。」


每年約有1600人會罹患鼻咽癌,要怎麼預防,就有醫師提醒,平時不要吃太多鹹魚、醬菜等等的醃漬物,特別是小孩子,如果越早吃,罹癌的機率就會比一般人多上7倍!

《健康2.0》節目中邀請醫師分享健康知識,台大醫師副院長婁培人就在節目中分享,造成鼻咽癌的3大原因,有基因遺傳、EB病毒感染、醃漬食物,因為醃漬食物有大量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本身就是一個致癌物質,如果加上本身的基因問題、無法對抗EB病毒的感染,罹患鼻咽癌的機率就會相當高。

醫師舉例,所謂的醃漬食物包括鹹魚、醬菜、菜脯等,且在越小的年紀吃醃漬物,罹患鼻咽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7倍,因此醫師建議,小朋友最好不要吃太多醃漬物,尤其小朋友剛斷奶、吃副食品時盡量不要吃過量的醃漬食物比較好。此外,雖然有研究指出成年後吃醃漬食物對產生鼻咽癌的影響小,不過吃飯時還是不要常配鹹魚比較好。


美食當前許多人總是難敵誘惑,經常攝取高油、精緻的食物,但長期下來恐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有醫師透露,一名婦人有抽菸習慣,平時嗜吃精緻甜點及高油脂食物,直到健檢時意外發現,胰臟有一處腫塊,經檢查確認罹患胰臟癌。對此,醫師列出胰臟癌常見症狀,提醒高危險族群應特別當心。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在官網上衛教指出,一名55歲的婦人因平時嗜吃精緻甜點及高油脂食物,有抽菸習慣,直到健檢時發現,身體數值肌肉量偏低、體脂肪高,胰臟有一處明顯異常訊號的腫塊表現,進一步檢查確認罹患胰臟癌。

該名婦人表示,平時身體沒有太明顯的不適症狀,偶爾會感覺腹部微悶脹感,過去大多以為是吃飯吃多了。對此,錢政平提醒,初期胰臟癌大多為沒有明顯表徵,若發生上腹悶痛、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非特異性症狀,容易被當成一般腸胃消化不良問題,因此難以察覺。

為此,錢政平點名胰臟癌高危險族群,包括肥胖、吸菸、遺傳慢性胰臟炎、糖尿病,以及家族中有遺傳性結腸癌、乳癌、卵巢癌及黑色素瘤家族史,務必提高警覺,若有異狀務必立即就醫。



膽道癌(亦稱膽管癌)對很多人來說是陌生的癌症,但其實它並不罕見,只不過膽道癌跟「癌王」胰臟癌一樣難早期發現,多數病患確診時已晚期,治療上也跟胰臟癌一樣棘手,因此堪稱「隱藏版癌王」。港星沈殿霞、和信二代辜啟允、新北市五連霸市議員柯玟伶,都因膽道癌病逝。如何早期發現膽道癌?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癌王胰臟癌國人耳熟能詳,但同樣是早期難發現、具有高死亡率的膽道癌則少為人知。膽道又稱膽管,是負責從肝臟輸送膽汁到十二指腸的管道,左右兩邊肝臟內的膽管穿出肝臟外,合成總肝管,總肝管與膽囊管匯合成總膽管。膽道癌就是發生在膽管及膽囊的癌症。

依衛福部國健署的癌症登記年報顯示,膽道癌新診斷人數逐年增加,最新統計為2020年確診人數達到2,629人,年發生人數增加幅度逾4%,其中以60歲以上長者居多。

膽道癌有4類型,初期症狀不明顯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指出,膽道癌依腫瘤發生位置可分為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及壺腹癌4類型,其中肝內膽道癌病患發生率30~40%最高;膽囊癌發生率30%次之;第3是肝外膽道癌,發生率10~20%;第4是壺腹癌,發生率10%。也因為膽道癌常發生在肝臟,在診斷上過去常被界定是肝癌。

膽道癌難早期發現,主要是初期通常沒有徵兆或症狀不明顯,賴基銘表示,以肝內膽道癌來說,因腫瘤長在肝臟內,初期通常不會有感覺,不易早期發現,等到腫瘤大到10公分以上才會出現明顯症狀,但此時往往已轉移,也無法開刀。肝外膽道癌雖因位置關係,腫瘤長到1~2公分塞住膽道就可能出現黃疸,相較之下比較有機會早期發現,但因症狀不明顯也容易被忽略,加上發生位置鄰近重要血管,往往也是發現時已無法手術切除。

膽道癌9大風險因子、4大症狀陳仁熙說,目前膽道癌腫瘤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已知風險因子包括:

1. 長期導致膽汁鬱積的疾病。

2. 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潰瘍性結腸。

3. 慢性B型、C型肝炎或肝硬化。

4. 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

5. 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

6. 膽管良性瘤,如膽管乳突狀瘤病。

7. 肥胖。

8. 糖尿病。

9. 抽菸、酗酒。

他提醒,屬於上述9大高危族群的民眾,應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

賴基銘則說,膽道癌病患早期常出現消化不良腹部疼痛食慾不佳體重下降等4大症狀,但病患多認為是一般腸胃毛病,不太會聯想到癌症,多數病友往往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顏色變深或是糞便顏色變淺等症狀才就醫,為時已晚,高達6~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

過去確診即陷入困境,存活期難突破1年  

雖然手術切除病灶是治療膽道癌最有效的方法,但僅有不到3成病友可以接受手術治療,術後也容易復發,平均5年存活率僅10~30%左右。對於無法手術治療的膽道癌病友,在過去10多年來只有化學治療能選擇,以及局部輔以放療,其副作用也嚴重影響病友的生活品質,

陳仁熙進一步指出,無法手術只能化療的病友中,僅有2~3成病友的腫瘤有縮小,在化療效果不如預期加上病情進展快速的狀況下,將導致病友出現肝功能惡化、重複膽道感染、惡病質和營養不良等問題,使身體機能大幅衰退,中位存活期僅有約8~10個月,晚期膽道癌的5年存活率小於5% ,臨床治療棘手程度及高死亡率,使病友確診即陷入治療困境,急需新藥物新療法突破現況。

免疫療法為晚期膽道癌病患帶來新希望

近年來免疫療法成為癌症治療新選項,不論是單獨治療或是合併其他治療策略,臨床應用上都有不錯的成果,2023年也獲衛福部核准用於膽道癌治療。

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表示,免疫療法的治療原理是破壞癌細胞欺騙人體免疫系統的機制,使病友自身的免疫細胞得以重新辨識並消滅癌細胞。臨床數據顯示,免疫療法合併使用化療,可以顯著降低膽道癌病友的死亡風險,3成病友不僅腫瘤明顯縮小、整體存活期超過1年,更有2成5以上病友存活期大於2年,打破膽道癌治療10多年來的困境。57歲的中藥行老闆劉先生,5年前開始出現消化不良、進食就脹氣的症狀,起初自行抓中藥治療,病情時好時壞,半年後他才就醫,醫師發現他眼睛明顯發黃,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肝內膽道癌第3期,當時腫瘤已有10.5cm,因腫瘤太大,若進行手術切除,剩下的肝功能將不足以支撐日常生活,所幸在醫師評估下參加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臨床試驗,治療不到1年腫瘤明顯縮小,至今歷時3年多,原本10.5公分的腫瘤縮小至2~3公分大,「就像一顆大蘋果縮減成只剩果核,幾乎沒有活性,」饒坤銘說。治療成效令團隊振奮。劉先生除了感謝醫療團隊,他也鼓勵其他病友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希望。

饒坤銘說,免疫療法合併化療是膽道癌治療的重要里程碑,具有較佳的治療成效,病友對治療的耐受性也高,為晚期膽道癌治療帶來一道曙光,但免疫療法花費高,病患負擔非常沉重。賴基銘、陳仁熙與饒坤銘期盼免疫療法及早納入健保給付,讓晚期膽道癌病友在治療選擇上多一個選項,也減輕病友的治療壓力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喜歡吃甜食,但您知道長期吃太多精緻糖,可能會提高罹患肝癌的風險嗎?近日,一名肥胖男子因肚子痛到醫院檢查,意外發現肝臟長了一顆8公分大的腫瘤,讓他不解自己為何會得肝癌。

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在臉書專頁「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指出,許多研究發現,吃太多精緻糖,不管是糕餅還是含糖飲料,都會讓血液產生一種名為終端糖化產物(AGEs)的物質。

劉博仁表示,這種糖分子會附著、累積在蛋白質上,影響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破壞皮膚、血管和器官等組織,加速人體老化。當AGEs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即糖化),會讓蛋白質失去正常功能,導致組織損傷和老化相關的變化。劉博仁舉例,血管產生糖化,無法舒張,血壓就會升高。AGEs也會透過誘導活性氧的產生,與損害抗氧化防禦機制,讓氧化壓力增加。

此外,劉博仁提到,AGEs也會引發體內發炎反應,有些研究發現,AGEs越高,體內的發炎指標越高。他表示,這名肥胖男病患,本身沒有B肝、C肝,也不喝酒,但不愛運動,以至於身材肥胖,加上太愛吃甜食,導致AGEs誘發肝臟發炎反應,最終罹患肝癌。

劉博仁提醒大家,要多注意精製糖的攝取量,避免過量攝取增加罹癌風險。同時,養成規律運動的好習慣,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




一名30歲男子因為喜歡喝酒、肥肉及碳水化合物,導致他在20歲時就被診斷出高血脂,雖然醫生提醒他要改掉這些習慣,但男子卻仗著自己還年輕而當耳邊風,不過這10年間也反覆爆發急性胰臟炎住院3次,第4次甚至整個胰臟旁邊「爛到湯流整個肚子」,進而休克住進加護病房。之後,該名男子雖幸運撿回一命,但胰臟功能剩不到原來的3分之1,終身糖尿病。

外科醫師陳榮堅日前在節目《醫師好辣》解釋,胰臟是在管人的血糖,然而當人到了一定年紀後,胰臟功能就會不足而導致糖尿病,而該名男子想著自己年紀還輕,所以即便已有高血脂,仍大魚大肉不斷。陳榮堅透露,三酸甘油酯除非高到1000、2000mg/dl引發胰臟炎,否則不痛不癢沒感覺。陳榮堅說,這名男子從20歲開始就反反覆覆急性胰臟炎3次,住院治療期間,男子會注意且控制飲食,並會乖乖吃藥,但是出院大概半年、1年他就「皮了」,回復到以往大魚大肉的生活,結果第4次再次因急性胰臟炎住院時,胰臟旁已爛到流湯流得整個肚子都是,由於急性胰臟炎會把身體的一些血管水分帶走,所以男子當時已陷入休克,被送往加護病房。

陳榮堅表示,這名男子之前體檢時都沒有糖尿病,「可是在這一次加護病房出來的時候,發現他已經糖尿病。」胰臟功能剩不到原來的3分之1。陳榮堅感慨,就是因為男子放任高血脂不顧,也不控制飲食和乖乖吃藥,才導致他在30歲出頭時,就注定終身糖尿病。


許多上班族下班後得和公司同事應酬,聚會中經常會吃大餐、喝酒,不過,應酬時也要多加注意吃下肚的東西,避免長久下來對身體造成危害。有醫師就透露,過去曾遇過一名業務經常應酬,且每次吃完肚子就痛,經檢查確診罹患胰臟癌,示警若遇2情況就要當心。



已故台大醫師廖永祥多年前因肝癌離世,他在38歲時發現肝癌末期,當時幫病人照完超音波後,順手幫自己檢查,沒想到竟在自己的肝臟看到一顆10公分大的腫瘤,儘管積極治療仍在7年後病逝。醫師提醒,當身體出現極度疲勞、右上腹腫脹、茶色尿液、皮膚搔癢、食慾不振、嘔吐等症狀,可能是肝臟的求救訊號。

根據《健康2.0》報導,當時廖永祥察覺自己容易疲累,在幫病人檢查完後,也拿起超音波掃了自己的上腹部,竟發現肝臟長了腫瘤,進一步檢查確定肝癌末期,被告知只剩半年時間;廖永祥切除2/3肝臟,隔沒幾個月又復發,只好再度手術,最後仍在7年後離世。

報導指出,廖永祥在大學時發現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僅靠抽血確認肝功能,因肝功能正常就沒有多留心;他的遺孀鄭愛柔曾表示,廖永祥錯過治療B型肝炎導致變成肝癌,提醒B肝、C肝患者務必記得抽血、做超音波,避免憾事發生。

肝膽腸胃科醫師吳文傑表示,肝臟是沉默的器官,除了就醫檢查外,如果身體出現6個表徵,像是極度疲勞、右上腹腫脹、茶色尿液、皮膚搔癢、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一定要盡速就醫。

B肝帶原者多數沒有症狀,如果要知道自己是否是B肝帶原者,必須做血液檢測,台灣多數是垂直感染,若媽媽有B型肝炎的民眾,一定要檢測是否為B型肝炎帶原者。B型肝炎個案陳小姐一出生就驗出有B型肝炎,每天一上班要處理交辦事務外,還有內部溝通與對外聯繫繁瑣事務,對她來說即使工作再怎麼忙,都會遵從醫囑指示按時服藥。

陳小姐表示母體垂直感染,所以是一輩子都要規則追蹤我的B型肝炎,因為是健康的帶原者,那平時吃東西時候,盡量挑新鮮的食材,那我都會盡量不吃罐頭,不吃醃漬東西。

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黃彗倫指出B型肝炎的這個傳染途徑,有一半是在你在媽媽生下你的時候,在生產的過程當中,我們只要垂直的感染,因為B型肝炎病毒它是透過我們的血液、體液,常講就像生殖液、精液,這類的體液跟血液傳染,所以在媽媽生產的時候,一個母親母子的一個垂直傳染,所以我們叫做垂直傳染,有一半的帶原者是這樣來的。

臺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劉俊人表示B型肝炎是一個不容易痊癒的疾病,那一般的臨床證據顯示,一旦得到B型肝炎會完全痊癒的機會並不是很大,那如果已經到肝硬化,那要痊癒的機會是更低。不過還好現在有非常好的藥物,那可以有效來控制B型肝炎,那只要針對需要治療的病友長期,讓他們接受好的藥物治療。那即使肝炎跟肝硬化沒有辦法痊癒,不過一般來講是可以得到相當大的改善,那很多患者經過長期治療肝硬化,甚至有機會變成了沒有肝硬化的情形。

臺北榮總副院長侯明志進一步說明B型肝炎的話,早期可能沒有症狀,我們所以有很多是健康的帶原者,他是沒有症狀的,你根本不知道你有B型肝炎,所以你要知道你B型肝炎可能要透過體檢啊,或者真的很早期,你剛好有點小小症狀的時候,你去看醫師醫師跟你檢查。不少B型肝炎者有慢性疾病,像是糖尿病高血壓等,除了要規則服用原來的藥物,也要聽從醫囑服用B型肝炎藥物。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謝明彥認為B型肝炎本身帶原這個部分,要讓帶原消失不見,它難度是比較高,那所以B型肝炎治療的目標,並不是讓B型肝炎變不見,但是我們長時間的治療,可以避免肝臟慢慢的纖維化,到最後進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張明輝進一步提出B型肝炎怎麼診斷,其實只要檢驗血中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就可以診斷。如果確定是帶原者,原則上建議每半年定期回診抽血、驗胎兒蛋白,還有做腹部超音波檢查。

事實上B型與C型肝炎是臺灣常見的慢性肝炎,這兩種肝炎都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但是這兩種肝炎一般是沒有症狀,像是盛行率比較高的B型肝炎,需要從表面抗原來做診斷。

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邱宏智指出臺灣全面施打疫苗之前出生的人,其實是有很高的盛行率,這些人我們目前可以依靠成人健檢在45歲以上,可以做一次的B型與C型肝炎的檢驗,由於這些人基本上都沒有症狀,那所以我們需要定期的去,追蹤他的抽血以及他的超音波。

臺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劉俊人強調B型肝炎跟肝硬化一般來講,因為不容易,從表面上看的出來,所以目前最建議就是我們的國人,45到70歲79歲,假設沒有做過任何BC肝的篩檢,那一定可以到醫療院所做一次,那政府免費提供的篩檢,那在治療方面哪B型肝炎跟肝硬化,那臨床醫師會結合各種臨床的數字,再加上超音波檢查的結果。」醫師提醒B型肝炎者,吃藥的狀況下應規律追蹤,檢驗病毒狀況,即便在沒有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更應該定期的接受抽血與超音波的檢驗,早期發現盡早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胰臟癌難治療、復發率高,因此有「癌王」之稱。台北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石宜銘說,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到腫瘤逐漸長大,壓迫到腸道導致嘔吐、侵犯到神經引發疼痛,或壓迫膽道而出現黃疸,患者才有所警覺,此時多半已是疾病中期。

 胰臟癌好發於50到65歲,少數和家族遺傳有關,致病原因不明。石宜銘坦言「幾乎沒有辦法預防」,最佳應對方式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胰臟位於腹腔後方,超音波檢查難以直接看到腫瘤,但若腫瘤壓迫膽道,可以看出膽道異常擴張,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檢查。

 許多人認為腫瘤指數CA19-9是胰臟癌警訊,石宜銘說,胰臟癌病人的CA19-9數值會特別高,但CA19-9超標不一定是罹患胰臟癌,只是做為提醒和參考;若健檢發現CA19-9數值異常,務必安排進一步檢查及後續追蹤。

 胰臟癌治療以手術為主要方式,可分為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和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石宜銘說明,傳統開腹手術須在腹部上切開約15至20公分的傷口,腫瘤位置在胰頭需耗時7到10小時,胰尾則是2到4小時,住院天數約1到3周;腹腔鏡手術須在腹壁上開數個1到2公分的小傷口讓器械進入和操作,最後以一個約3到7公分的傷口做為腫瘤取出口,腫瘤生長在胰頭耗時約7到11小時、胰尾約2到5小時。

 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則是以機器手臂模擬人手完成手術。以常見的達文西機械輔助手術為例,傷口約3到4公分,若腫瘤位置在胰頭耗時約4到7小時、胰尾約需1到3小時。石宜銘說,針對心肺功能較差的年長患者,傳統手術風險較高,較適合機械手臂輔助手術。

 健保署自今年3月1日起支付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胰臟手術,造福高齡和高風險患者。石宜銘指出,北榮胰臟團隊已完成超過570例,包括一名高齡95歲的阿嬤,術後順利出院,另有80多歲病人開完刀當天就能下床走路、術後6天就出院返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