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攝護腺癌

 醫師,我這邊骨頭、那邊骨頭一直在痛,吃止痛藥也好不了,是不是退化?」一名年約七十歲的老先生,每天飽受骨頭痛之苦,個性堅毅的他以為是退化造成,想隱忍,但實在痛到受不了,只好四處求醫,無論去復健科或骨科診所,也無論吃多少止痛藥,疼痛依舊如影隨形,拖了一段時間,直到去大醫院檢查,才發現是晚期攝護腺癌(又稱前列腺癌)骨轉移引起,接受治療後,情況才逐漸好轉。

在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闕士傑、台灣楓城泌尿學會理事長劉詩彬的診間,有時會遇到像上述老先生這樣的病患。乍聽到自己是晚期攝護腺癌病患,多數如晴天霹靂,有些甚至失去生存意志,不過現今治療藥物增多,加上多有健保給付,因此晚期攝護腺癌病患還是有機會延長壽命,同時享有不錯的生活品質,在醫師的勉勵、說明下,許多病患重拾希望,不再灰心喪志。

11月鬍子月登場,提醒男人珍惜攝護腺健康

「為避免拖到晚期、骨轉移,最重要的,就是50歲以上的男性需定期做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篩檢,有攝護腺癌家族史,更要提早篩檢!」闕士傑解釋,在早期,攝護腺癌多半沒症狀,常受到忽視,所以又被稱為「男性的沉默殺手」,即使到晚期骨轉移階段,也不見得所有人都有明顯症狀,導致不少病患確診已是晚期,唯有接受PSA篩檢,才能及早發現病灶、展開治療,痊癒機會當然也會高出許多。

闕士傑認為,透過PSA篩檢,有助早期發現攝護腺癌病灶,並及早展開治療。記者林伯東/攝影
闕士傑認為,透過PSA篩檢,有助早期發現攝護腺癌病灶,並及早展開治療。記者林伯東/攝影

劉詩彬指出,攝護腺長得像核桃一樣,外面包覆一層膜,當癌細胞還在膜裡面,也就是早期階段,治療以開刀、放射治療為主,治療成功率的確很高,不過有部分病患,即使接受開刀、放射治療,體內還是殘留著頑強癌細胞,病程還是可能繼續進展,這類病患,抗癌之路相對辛苦,也需更多的支持、協助。

由於攝護腺癌是沉默殺手,可能嚴重影響男性生活品質,甚至傷害男性生命安全,因此在許多歐美國家,將十一月視為「鬍子月」,很多男性在這段時間留鬍子,呼籲大家注意男性健康,並重視攝護腺癌威脅。

癌細胞轉移,這些症狀讓病患痛不欲生

有關攝護腺癌警訊,如前述,多數早期無症狀,隨腫瘤擴大,可能引起排尿不順、排尿障礙,但這些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相似,常受忽視。一旦癌細胞轉移,很常出現骨轉移、淋巴轉移,以骨轉移來說,常見症狀為骨頭疼痛、病理性骨折,而骨轉移常出現於脊椎、肋骨、腸骨、髖骨等中軸骨區域,主要特色為多點疼痛,吃止痛藥也無法改善,剛開始,病患可能只感覺酸麻、不舒服,嚴重就會形成劇痛、神經壓迫症狀,病患可能因神經受壓迫而大小便失禁或一手一腳不能動,更有不少病患痛不欲生,痛到了無生趣。

「癌細胞一轉移,依病程進展不同,治療策略不一樣。」劉詩彬表示,癌細胞轉移之時,治療以「去勢性療法」為主,也就是運用荷爾蒙藥物阻斷男性荷爾蒙作用,進而抑制癌細胞生長,效果可維持一段時間。若癌細胞已經始對荷爾蒙藥物產生抗性,目前還有體內放射線同位素,第二代荷爾蒙藥物或是化療可供選擇,可以幫助延長病患存活期。

劉詩彬強調,即便是晚期攝護腺癌病患,只要按照醫囑、及早用藥,便有延長生命的機會,還可多爭取與家人相處時間,因此千萬不要放棄希望。記者邱德祥/攝影
劉詩彬強調,即便是晚期攝護腺癌病患,只要按照醫囑、及早用藥,便有延長生命的機會,還可多爭取與家人相處時間,因此千萬不要放棄希望。記者邱德祥/攝影

癌細胞骨轉移,治療依然有希望

至於攝護腺癌骨轉移部分,如果此時癌細胞對荷爾蒙療法有反應,醫師就會建議使用荷爾蒙療法,當荷爾蒙療法不再有效,病患可選擇體外放射線治療或體內放射性同位素治療,幫助舒緩骨轉移疼痛症狀,同時減少骨折風險、延長生命。

闕士傑分析,若採用體外放射線治療,範圍比較局部、聚焦,相較之下,體內放射性同位素治療透過注射方式進行,治療範圍較廣泛,當骨骼上的癌細胞吸收到放射性同位素,就會萎縮、受壓制,病患的症狀便可明顯舒緩。

此外,治療晚期攝護腺癌時,療程的先後順序也可能決定治療效果。有研究顯示,體內放射性同位素治療越早使用,效果會比較好。

近年來,在晚期攝護腺癌的治療上,不少新藥、新療程納入健保,讓病患的負擔減輕許多,病患也更能安心接受治療。舉例來說,當病患對荷爾蒙藥物產生抗性、有兩處以上骨轉移,還沒出現內臟轉移,且因為疼痛而使用止痛藥,此時使用體內放射性同位素治療,便納入健保給付範圍,根據闕士傑、劉詩彬的觀察,許多病患在接受治療後,重新可以旅遊、含飴弄孫,享受各式生活樂趣。

男人骨骼保養,非常重要!

劉詩彬叮嚀,無論有沒有罹患攝護腺癌,對於男性而言,骨骼保養都是非常重要,特別是罹患攝護腺癌後,骨骼健康更是整體照護重點之一,病患除了要定期接受骨骼掃描等檢查,平常也要規律運動、曬太陽,並補充足夠鈣質、維生素D。

闕士傑也提醒,當民眾確診攝護腺癌必須了解,攝護腺癌有高惡性度、低惡性度與極低惡性度的差別,若是低惡性度或極低惡性度,不見得需要開刀或進行侵襲性治療,病患也不一定得承受治療副作用,此時可與醫師討論,以擬定最適合治療、監控計畫。

有異常症狀,一定要盡快就醫、求助

劉詩彬再次強調,男性病患只要出現排尿相關症狀,或骨骼疼痛等異常症狀,千萬不要隱忍,盡早站出來求助,並諮詢專業醫師建議,才能及早揪出病灶,生活才不會大受影響。



日本德仁天皇日前驚傳攝護腺出問題,進行全身磁振造影等檢查,健康狀況受到外界關注。宮內廳後來宣布,檢查出攝護腺肥大,雖然沒有太大問題,為了以防萬一,德仁仍於今(27)日前往醫院,接受病理組織切片檢查。

日本德仁天皇今日上午前往醫院檢查。(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日本德仁天皇今日上午前往醫院檢查。(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綜合日媒報導,62歲的德仁日前接受健康檢查後,發現與攝護腺疾患有關的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出現些許異常的傾向。於6日接受全身磁振造影(MRI)檢查後,發現攝護腺肥大的狀況。

宮內廳表示,雖然檢查結果沒有問題,但是PSA指數偏高,為了以防萬一,德仁天皇依然於今(27)日早上抵達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接受更詳細的切片檢查。檢查結果出爐後,宮內廳也會對外公布。

日本明仁上皇曾罹患攝護腺癌。(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日本明仁上皇曾罹患攝護腺癌。(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事實上,德仁有攝護腺家族病史。日本明仁上皇在位時,由於攝護腺相關數值持續出現異常,2002年12月前往宮內廳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後,發現癌細胞。於2003年1月前往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病院,接受移除攝護腺的手術。 

隨扈透露,德仁天皇目前沒有任何症狀,生活起居與平時如出一轍。他於26日和皇后一同前往東京澀谷區,出席童子軍日本聯盟創立百年紀念儀式。



「醫師,我爸爸說他手腳會麻、下半身疼痛,晚上都睡不好!」兒子推著坐輪椅的父親來到診間,醫師一看便懷疑是骨轉移,於是安排進一步檢查;孰料,兩天後老父親就因為下半身痛到完全無法行動而被送進急診,經過緊急手術後才慢慢恢復行動,目前接受攝護腺癌及骨轉移治療中。

黃冠華主任提醒,攝護腺癌患者務必提防骨轉移,否則產生的疼痛與併發症會對生活品質造成劇烈衝擊。<br />圖/黃冠華主任 提供


奇美醫學中心外科部副部長暨泌尿外科主任黃冠華提及該病患狀況時感慨,骨轉移是攝護腺癌晚期的進展,不只會造成生活品質下降,也會導致生理機能的退化。尤其是骨轉移嚴重的患者,若是問題出在中軸骨,恐怕稍微碰撞就會造成骨折癱瘓,不僅影響行動能力、生理狀況也會逐漸下降,「骨轉移所產生的疼痛相當折磨人,對患者而言真的是生命中難以承受的艱辛。」

攝護腺癌晚期最易發生骨轉移黃冠華副部長指出,幾乎所有癌症都會出現骨轉移,其中攝護腺癌更是發生骨轉移機率最高(約65%-75%)的癌別,其他如肺癌、乳癌、大腸癌等也都可能出現骨轉移,因此不能掉以輕心。

以攝護腺癌來看,若出現骨轉移,在初期幾乎不會有症狀,「等到已經出現腰痠背痛,卻沒有明顯痛點,起初是一陣一陣的痛,到後來會持續疼痛時,這時多半已進入病程晚期。」他建議攝護腺癌高風險族群如50歲以上,或有家族攝護腺癌病史的45歲以上男性,要定期接受評估偵測,像是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濃度,以及早警覺。

黃冠華副部長提醒,若不幸罹患攝護腺癌,更要定期抽血檢測PSA指數。臨床對於骨轉移的診斷以全身骨掃描為主,先觀察骨頭被蝕骨細胞侵犯的狀況,若懷疑有骨轉移時,再進一步以核磁共振或局部X光、電腦斷層來做診斷。補骨針治療骨轉移可保骨,治療前先護牙

目前對於攝護腺癌骨轉移的治療,首先會以局部性的電療來減少疼痛,「另外也會搭配具護骨機制的藥物使用,像是常聽到的補骨針,能改善骨骼病灶惡化的情況,讓骨轉移所造成的骨質脆弱能有強化的效果,以減少中軸骨骨折的發生機率。」

不過黃冠華副部長提醒,「要特別留意的是,在進行補骨針治療前,務必先請口腔外科評估牙骨的健康度,若有任何牙痛狀況也要先進一步確認並治療完全,再接受補骨針治療」。另外,在骨轉移治療期間也必須維持口腔衛生保健。最後黃冠華副部長補充,雖然目前全民健保對於補骨針在攝護腺癌骨轉移給予給付但有些許條件限制,若有需求的病患可以透過諮詢主治醫師了解是否適合施打,以避免發生因癌症骨轉移引起的嚴重骨骼事件,同時提升罹病後的生活品質。

游姓男律師提起刑事自訴,指控羅姓醫師為他進行攝護腺手術後,他無法射精,醫師涉犯傷害致重傷及詐欺罪,但台灣高等法院認為,醫師的手術符合醫療常規,游也無法舉證證明與醫師手術有關,駁回他的上訴,判決羅無罪。可上訴。

63歲游男指控,2018年8月6日羅對他施以攝護腺手術(經尿道前列腺雷射切除手術),術前完全未告知術後無法正常射精,嚴重減損生殖機能,致他生殖機能嚴重減損,羅在手術說明同意書也完全未提及術後無法正常射精嚴重減損生殖機能極重要事項,涉犯詐欺等罪。

一審台北地方法院審酌醫事鑑定報告等資料,認為羅姓醫師手術的時間合理、操作過程符合常規,都未逾越專業的裁量,再加上無法證明其犯罪,判羅無罪,游提上訴,二審高院駁回。


攝護腺癌名列男性癌症十大死因第五位,由於初期攝護腺癌並無專有臨床症狀,即便出現異狀也容易誤以為可能是攝護腺肥大,因而錯過就醫黃金治療期。萬芳醫院泌尿科主任林雍偉表示,一名67歲的蔡先生連日出現頻尿、血尿、急尿性尿失禁等排尿異常現象,抽血後攝護腺PSA指數高達109毫微克/微升,遠比正常值多出25倍,確診為第三期攝護腺癌。攝護腺癌屬於進展緩慢惡性腫瘤,早發現早治療大多能徹底根治

據研究指出,攝護腺癌的發生病因與老化、發炎、家族遺傳、基因突變或高脂肪飲食習慣有關,相較於其他器官癌症,攝護腺癌已屬於進展緩慢惡性腫瘤,若能儘早發現越早治療大多能徹底根治,即使確診時已屬遠處器官轉移的攝護腺癌,積極治療仍能穩定病況與疾病共處,不過有鑑於攝護腺癌臨床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相似,當病人因相關問題求診時,會特別抽血檢查測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或是肛診判別。

攝護腺癌隨不同癌期別有著對應治療方式,診斷時為第一、二期可透過達文西機械輔助腹腔鏡手術,或影像導航放射治療精準治療病灶來達到完治,民眾所擔心的副作用也會較為少發生;若屬於中後期逐漸出現轉移現象時,仍可透過全身性賀爾蒙治療抑制癌細胞增生;如進展到晚期則以全身性一、二代賀爾蒙治療併行骨骼標靶治療或化學治療,三種併行能獲得顯著改善。

一、二代賀爾蒙製劑合併使用,能夠增加病人存活時間

「一、二代賀爾蒙製劑合併使用,能夠延緩轉移的進程,大幅增加病人存活時間」,個案蔡先生因猶豫而錯過根治的時機,五年後再次求治時,已經出現肺部、全身性多處骨骼轉移,病情一度不樂觀,血尿導致尿滯留、嚴重的骨骼轉移處疼痛、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等類似癌末惡體質症狀,所幸在即時新式賀爾蒙療法與放射治療下,病情現已穩定控制並恢復正常生活。林雍偉說,賀爾蒙療法對攝護腺癌控制反應良好,通常會長期使用來控制疾病,而受到轉移的骨骼透過放射治療減少骨折發生,而兩者同時進行更能達到顯著的效果。

林雍偉醫師也建議,男性45歲以上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族群或直系親屬罹有多樣癌症者例如乳癌,每年應安排檢查,飲食方面應避免高油脂食物可參考地中海飲食的方式,而接受賀爾蒙藥物的病人,可能會出現骨質疏鬆、肌少症和心血管血栓等副作用,因此病人平日可適度運動提升肌肉量避免跌倒發生,同時有心血管疾病之病人應定期追蹤留意血栓的情形。

有名25歲男子跑去「半套店」消費,結果小姐在替他服務時,發現他的睪丸摸起來有一粒硬硬的異物,建議男子要去看醫生。男子到醫院檢查後,竟真的罹患睪丸癌,好在被有經驗的姐姐「觸診」及早發現,開刀後可算是痊癒了。

泌尿科醫師顧芳瑜分享,男子剛到門診時就說自己上週有去半套店消費,他剛開始心想男子8成是尿道流膿、罹患淋病。結果男子才羞澀地說,小姐在抓龍筋時驚訝道:「弟弟,你蛋蛋那邊摸起來有一顆硬硬的東西不太對勁,你可能找醫師檢查一下比較好」,才讓男子嚇得趕緊求醫。

顧芳瑜指出,男子的確正處於睪丸癌好發年齡,他觸診時也確實有一個像是棗子大小的硬塊,用超音波檢查後,的確看起來非常像是睪丸癌。因此,幫男子開轉診單到醫學中心,後來合作的醫師也告知,男子確定是睪丸癌,並已經在一週後住院完成開刀。

顧芳瑜表示,男子化驗的結果幸好很早期,後續只需要追蹤,可算是痊癒了。男子真的是因為有經驗的姐姐幫忙「觸診」,才能意外及早發現睪丸癌的蹤跡。

顧芳瑜說,很多人以為癌症都是到了一個年紀才會發生,但其實有些癌症很容易好發在年輕人。像是睪丸癌,好發年齡在20到40歲之間男性,且通常都是因為洗澡摸蛋蛋時意外發現。而睪丸癌是一個早期發現幾乎可以治癒的疾病,根據統計,未轉移的睪丸癌平均5年的存活率在99%左右。

顧芳瑜建議,年輕男性可以在洗澡的時候稍微觸摸按壓睪丸,觀察是否有硬塊。如果有硬塊時,可以掛泌尿科請專科醫師檢查,提早發現,早點治療。


攝護腺癌的家族史很重要,假如父親有的話、罹癌機會就比別人高。假如兄弟有的話、那機會就更高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李經家主任曾接獲多起兄弟都得攝護腺癌症的案例,其中一起讓他印象很深刻,案例中的大哥一開始是到醫院照顧攝護腺癌轉移住院的二弟,順便做了檢查、沒想到結果數據也異常,進一步檢查確認罹患攝護腺癌,最終轉到高醫接受手術。

結果三弟一聽也來做檢查,竟然真的也罹癌,大哥與三弟因早期發現、還來得及手術治療。但最早發病的二弟因為發現時已轉移,最後不敵癌症。

李經家主任指出,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很多年長者有頻尿、急尿、夜尿、尿不乾淨、小便變細,甚至產生血尿等排尿異常症狀。部分人自覺這是「老化」自然現象,並沒有特別在意,但這些症狀卻也是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共同可能出現的症狀。一旦出現這些症狀,建議應該交給專業醫師鑑別診斷。醫師會藉由肛門指診,抽血檢驗血中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甚至加上直腸超音波,協助揪出早期攝護腺癌。

「早期診斷很重要!」李經家醫師指出,攝護腺癌如果在三期以內都有機會接受手術、根本解決。傳統開刀因為容易流血、術後可能留下尿失禁或是性功能異常等後遺症,部分患者聞之卻步。不過,近年手術技術不斷進步,包括民眾熟知的達文西機器手臂等,不僅讓手術變得簡單、而且能夠保留神經、保留括約肌。手術成效良好,平均三期內病人五年存活超過九成。

「但是一旦跨過第三期,到第四期轉移之後,存活率就大幅降低。」李經家指出,因為腫瘤可能轉移到淋巴或是骨頭,手術無法將腫瘤拿乾淨,這時候就需要接受荷爾蒙治療。李經家指出,睪固酮、也就是所謂的男性荷爾蒙,是攝護腺癌滋生的促進因子,透過荷爾蒙治療,把睪固酮降到最低,讓攝護腺癌少了刺激因子,腫瘤就會穩定、甚至慢慢崩解。

荷爾蒙治療是一個使用很久的治療,但是效果還是非常好,近年除了有第二代荷爾蒙問世,主力第一代荷爾蒙也發展出長效劑型。讓患者不需要每個月到醫院打針,可以三個月打一次、甚至可以六個月打一次。

一般來說,接受荷爾蒙治療的患者如果血中的PSA數值穩定維持在0.1以內,就會建議他不妨三個月來一次、減少往返奔波。

尤其是交通不便、住得比較遠的,李經家醫師說,「像是我個人門診就有從離島、澎湖、七美,甚至在東南亞工作的台商。因為不方便每個月就醫、對他們來說,三個月到醫院一次就變成非常方便。」「尤其攝護腺癌罹病族群很多都已經七、八十歲,甚至八、九十歲,常常需要全家勞師動眾一起陪病,如果說家屬還要上班,也很適合三個月打一次。」

「最近這一年多因為肺炎疫情,有不少患者擔心頻繁進出醫院被感染,甚至也會跟醫師提起是不是能夠不要每個月來醫院一次!這時候三個月劑型就提供了非常大的助益。」

李經家主任指出,近年也陸續接獲四十多歲就罹患攝護腺癌症案例,提醒民眾,如果家族裡有父執輩或是兄弟有病史,五十歲以上健康檢查時別漏了攝護腺。另外,攝護腺癌最常轉移的區域除了淋巴之外、就是骨頭轉移,「如果沒有特別受傷、骨頭常常有一個點固定疼痛,可能也要多注意!」



性生活不僅能促進親密關係,還有助於身體健康!泌尿科醫師戴定恩表示,適當性行為次數,能夠調劑攝護腺健康,且性生活美滿對身體有「3好處」,包括提升睡眠品質、紓壓和降低攝護腺癌罹患風險,快分享給你的另一半。

1.提升睡眠品質

戴定恩表示,根據研究顯示,性行為能夠幫助身體釋放催產素、多巴胺以及內啡肽,而當達到性高潮之後,更會開始產生催乳素,能夠讓人感到情緒平穩、愉悅,當身心開始放鬆之後,便會自然地增加睡意,讓人一覺好眠!

2.紓解日常壓力

戴定恩說,性行為是一種自然舒壓的方式,大多數人不知道,其實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與體內的皮質醇產生有關,當體內的皮質醇水平釋放到正常的範圍,便可以幫助大腦達到減壓的效果,成功紓解壓力!

3.降低攝護腺癌風險

戴定恩說表示,隨著年紀的增長,許多男性過了中年之後,容易因為許多因素減少性行為次數,然而,體內的精液每天仍然持續製造,當精液無法排出,在長時間的積累之下,當中的礦物質便有可能沉澱變成結石,進而導致攝護腺發炎。

倘若又長期處於發炎的狀態,便成了引發攝護腺癌的危險因子。因此,擁有適當的性行為次數,是保護攝護腺的重要方式之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