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其臉書發文指出,攝取澱粉後,人體會將其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導致血糖上升。李思賢表示,根據葡萄糖的分解速度不同,澱粉可分為快速和慢速兩種類型。慢速澱粉如全麥麵包、糙米等,可避免胰島素分泌過多,有助於穩定血糖水平,並預防胰島素阻抗。此外,慢速澱粉還能維持更長時間的飽腹感,有利於體重管理。
快速與慢速澱粉對人體影響的差異
就生理學角度而言,快速與慢速澱粉對人體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消化、血糖水平、胰島素反應和長期健康等方面。快速澱粉容易被消化酶分解成葡萄糖,迅速進入血液,導致血糖急劇上升,胰臟需要分泌大量胰島素來降低血糖,長期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和2型糖尿病;慢速澱粉如全麥麵包、糙米等在消化道中分解速度較慢,葡萄糖緩慢釋放到血液中,導致血糖水平緩慢上升,胰臟只需分泌適量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減少了胰臟負擔,有助於預防胰島素抵抗並穩定血糖水平。
先吃蔬菜再吃飯等碳水化合物才健康?專家指出,用餐時,先吃蔬菜、蛋白質,澱粉壓後確實能降低血糖上升,也能幫助飽足感延長、降低飯後無精打采等好處,但沒有糖尿病的民眾不一定得照做,尤其對於遵循飲食趨勢感到焦慮的健康民眾,專家建議專注於自己喜歡的高品質食物即可,每餐攝取更多蔬菜,比過度注重飲食順序更為重要。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愈來愈多人推崇按照「正確順序」進食,包括先吃蔬菜,其次是蛋白質及脂肪,最後才是澱粉等碳水化合物,如此能降低飯後血糖的高峰值,進而降低食欲、疲勞感及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等風險。過去更有研究顯示,控制飲食順序,確實有助於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控制血糖。不過紐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醫師舒克拉(Alpana Shukla)表示,對於其他人來說,進食順序不是不能改變的,但確實值得一試。
目前關於進食順序的研究多為小型研究,不過結果相當一致,2023年一份研究重新檢視過去11項研究,發現先吃青菜及蛋白質、最後才吃碳水化合物的民眾,血糖數值確實較低。
2019年,舒克拉和同事在研究中請15名糖尿病前期患者,在不同天依照不同順序食用烤雞、沙拉及巧巴達麵包,研究發現,受試者若先吃沙拉及雞肉,飯後血糖高峰值較先吃麵包時低了46%。
研究人員並不清楚機制為何,其中一項理論為先攝取脂肪、纖維及蛋白質,能減緩碳水化合物中的糖分被血液吸收。
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醫療保健計畫副總裁艾科斯特(Barbara Eichorst)表示,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用餐時先攝取蔬菜及蛋白質是有意義的。
■每個人都應該這樣吃?
研究也發現,沒有罹患糖尿病的一般民眾,若用餐時最後才攝取碳水化合物,同樣也能降低飯後血糖峰值。
不過專家表示一般健康民眾沒有必要這樣控管血糖,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療中心(UCLA Health)內分泌學者蘇拉普迪(Vijaya Surampudi)表示,功能正常的身體會在飯後幾小時讓血糖回歸正常值。
義大利比薩大學(University of Pisa)內科助理教授狄里科(Domenico Tricò)認為,由於脂肪、蛋白質、高纖蔬菜的消化時間較久,民眾最後才吃碳水能讓飽足感延長久一點。
舒克拉及蘇拉普迪均指出,民眾飯後若容易無精打采,先吃蔬菜及蛋白質或許會有幫助。
不過專家們也強調,儘管飲食順序是健康的進食策略,但沒有必要特別強調,因為這類飲食趨勢有時會讓人更焦慮,反而造成飲食障礙等反效果。國牛津大學臨床營養師蓋絲(Nicola Guess)表示,如果最後才吃碳水對民眾來說輕而易舉,那她建議這類民眾可以依照這種方式進食,但如果有些困難,她建議這類民眾只要專注於攝取喜歡的高品質食物即可,她強調,每餐攝取更多蔬菜,比側重順序更為重要。
罹患糖尿病5年的75歲張先生,仗著自己身體尚稱健壯,對於疾病並未積極控制,飲食也不忌口。後來家屬發現他的認知功能減退、記憶力變差,時常才剛提醒的事卻無法記得,反應速度也遲緩,走路有跌倒風險,因而就診。
成大醫院神經部、失智症中心洪煒斌醫師表示,身體檢查發現張老先生變得沉默寡言,肢體有色素沉澱,四肢肌腱反射下降,步態不穩;腦力測驗在短期記憶、專注力、抽象思考、語言流暢程度等,皆比同齡人不佳;抽血發現糖化血色素竟有10%;頭部造影顯示除大腦腦迴與海馬迴萎縮外,還有明顯的深層白質病變。因個案有漸進性的認知功能減退、反應速度變慢,導致日常生活無法自理,因此診斷為失智症。
針對張老先生的疾病,採取雙管齊下方式,除開始控制張老先生的糖尿病外,並以藥物治療與非藥物介入失智症;但認知功能與步態雖有部分改善,洪煒斌醫師也表示始終未能恢復至病前狀態。
根據2019年台灣糖尿病年鑑,每年新發生的糖尿病個案數約16萬人,絕大多數是第2型糖尿病。2022年衛生福利部公布全國十大死因,糖尿病居第六位,死亡人數為12289人,死亡率為7.3%。
洪煒斌醫師表示,糖尿病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不論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糖尿病個案的失智症罹病比率都會上升。根據動物實驗證實,罹患糖尿病的老鼠的大腦會因腦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抗性,接著導致高胰島素血症,加速類澱粉蛋白的累積,而類澱粉蛋白累積在腦神經細胞,會加速細胞的死亡,產生失智症狀。
糖尿病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的機率,破壞腦部血管障壁,導致神經細胞受損;胰島素阻抗性太高也會讓體內有太多胰島素,使體內的化學物質容易失衡;血糖太高更會引發發炎反應;有糖尿病的個案腦部海馬迴較小,而海馬迴與短期記憶有關。這些因素都會減緩大腦對血糖的代謝,造成類澱粉蛋白沉積於大腦的神經細胞,進而使得神經細胞死亡,導致認知功能退化,產生後續失智症狀。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幫助減緩腦部退化,甚至改善認知功能。
因此,預防失智症,除了多身體運動、多動頭腦、多社交互動之外,洪煒斌醫師特別提醒指出,若有糖尿病,必須早期積極控制,讓血糖維持穩定減少波動,除了能夠減少日後大小血管的併發症,也能減少罹患失智症的機會。
像美國心臟學會就建議,平時生活型態調整需要做到:控制血壓、控制膽固醇、控制血糖、每天身體活動、飲食健康低脂、維持適當體重、戒菸等。早期控制的效果最好,若已經造成神經損害,則恢復效果有限。維持穩定血糖,才能保持腦健康。
不忌口也能無腦養生?永和耕莘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方識欽分享一個案例,一位輕微糖尿病患者嘗試了「一天一次全餐飲食法」,3個月的血糖控制下,竟然讓糖化血色素從8點多降至6點多,成功將指標從原本的糖尿病、逆轉回「糖尿病前期」的階段。
一天只吃一餐,真能幫助穩定血糖、甚至有延長壽命的效果嗎?醫師提醒,有幾種人其實並不適合用這樣的飲食方法,吃錯的話甚至有低血糖危機,千萬不要任意嘗試!
「一天一次全餐飲食法」是什麼?
方識欽醫師在節目《小宇宙大爆發》分享個案並說明,所謂「一天一次全餐法」實際執行方式,是早餐不吃、午餐少吃或只吃非澱粉類食材(如茶葉蛋等蛋白質食物、堅果類)、晚餐則盡量吃各種食材,例如他會吃一碗麵條搭配蛋和肉、鴨血、豬耳朵、小黃瓜等。具體做法如下:
【一天一次全餐法】
- 早上:不吃,睡覺時荷爾蒙可體松會把肝醣轉換為血糖,因此早上血糖較高
- 中午:盡量不吃。忍不住飢餓可吃些少影響血糖的非澱粉類食物,如茶葉蛋、堅果。
- 晚上:不設限,可以有肉、蛋、菜、主食,以營養均衡為原則,但不要吃到撐。
- 控制BMI:英國統計發現,將BMI指數控制在23左右,75歲以上年長者以25為目標,最為長壽。
根據國健署的統計,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1%,全國估計有218萬人罹患糖尿病。在糖尿病眾多衍生併發症中,眼睛病變極為常見,統計顯示,糖友失明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25倍。患病10年後,視網膜病變發病率會上升至60%,20年內病變發病率更攀升到90%。眼科醫師蔡翔翎提醒糖尿病患在確定罹病後,就應該盡速接受眼睛健檢,並定期追蹤,不能等到出現症狀再治療,否則很可能延誤搶救視力的最佳時機。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眼科主任蔡翔翎醫師,今天(25日)接受中廣「聽醫生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早期階段,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但隨著病程進展,患者可能會開始出現視力逐漸下降,眼前飛蚊症增加,甚至因為玻璃體出血或視網膜裂孔造成視力視野變差。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三類,一開始是正常視網膜(NDR),接著就是視網膜開始有出血點,或滲出物,進入非增值性視網膜病變,最嚴重的就是第三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這個階段視網膜病會出現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在治療方面,目前處理黃斑部水腫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接在玻璃體內注射微量藥物,通常都能有效改善水腫情況,讓視力稍有回復。糖尿病造成的眼睛病變與得病時間、血糖控制情況都有正相關,蔡翔翎主任提醒,糖尿病患者應該定期每年接受眼底篩檢。第1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發病五年內應接受第一次詳細眼部檢查;第2型糖尿病患者在診斷出糖尿病以後,應儘速接受第一次詳細眼部檢查,此後也要定期追蹤變化;至於妊娠糖尿病患者則由懷孕起,應至少每三個月檢查1次,追蹤到產後1年。檢查項目建議要包括:視力、眼壓、散瞳眼底檢查螢光眼底血管攝影FA、光學共軛地圖儀OCT,掌握眼睛變化才不會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中廣「聽醫生的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在中廣《愛健康》、《流行網》YouTube頻道聯播,歡迎大家訂閱收聽。(撰稿 孫佳慈)
一日之計在於晨。醫師黃軒指出,最近閱讀期刊發現用餐時間、用餐頻率、夜間進食與第二類型糖尿病的關鍵聯繫。醫師指出,在用餐時間早點吃很重要,「早餐九點鐘後才吃,罹患糖尿病激增59%」。
醫師指出,研究表示當天晚些時候,吃第一餐與糖尿病 的風險增加有關。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在上午8點之前吃早餐相比,在上午9點之後吃早餐會顯著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59%,這強調了「早餐,早點吃」的潛在好處。
醫師接著說,「用餐頻率,可能有保護作用」,一些研究表示,全天更頻繁的用餐可能有益下降糖尿病。《Circulation,循環》國際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小而頻繁的用餐(小量多餐)可能有助於控制血糖和降低糖尿病。
最新美國研究顯示,2018年全球1400萬名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abetes)患者罹病和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其中三大不良習慣包括吃太多精製碳水化合物、加工肉品,以及全穀類攝取不足。
綜合美國塔夫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新聞稿、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17日刊登塔夫茲大學團隊有關第二型糖尿病的相關研究,研究人員分別比對1990年與2018年全球184國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數目及飲食習慣,發現2018年全球1410萬第二型糖尿病病例和不良飲食習慣有關,這項因素佔全球新增病例的70%。報導指出,當胰臟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導致大量葡萄糖留在血液中,無法被人體消耗、產生能量,長期下來演變成第二型糖尿病。
研究人員一共分析11種飲食習慣,結果顯示關聯最大的前三項不良飲食習慣依序為全穀類攝取不足(佔26.1%)、攝取過多精製米食及小麥(24.6%)、攝取過多加工肉品(20.3%);相較之下,水果、非澱粉蔬菜、堅果、種子、優格等攝取不足僅佔新增病例的39%。
整體而言,超過60%病例和攝取過多精製米食與小麥、加工肉品、未加工紅肉、含糖飲料、馬鈴薯、果汁等6大類有害飲食因子有關。
研究作者塔夫茲大學教授莫扎法利安(Dariush Mozaffarian)表示:「我們的研究顯示,不良碳水化合物是全球飲食引起的第二型糖尿病主要因素。」
研究也發現,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也導致病例數有明顯差異,飲食以馬鈴薯、紅肉及加工肉品為主的波蘭、俄羅斯,以及中歐、東歐、中亞地區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例較高,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區的病例數也不低,當中以哥倫比亞及墨西哥的病例數較高,主因在於當地人經常攝取含糖飲料及加工肉品,吃較少全穀類。
病例數也男女有別,男性患者多過女性,年輕患者多過老年人,城市病例多過鄉村病例。
研究強調,研究中的模型無法證實飲食與患病的因果關係,應被視為「風險評估」。每當氣溫降低時或溫度驟降時,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對於有三高的病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影響不容小覷。對此,營養師王證瑋在臉書專頁「營養小當家_阿罐營養師」發文盤點6款有助於穩定血壓的食材:
花椰菜:
十字花科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硫化物質及黃酮類,可增加血管彈性與機能及控制血壓穩定。
奇異果:
含有植物多酚及高量維生素C,研究發現食用奇異果可以幫助降低血壓數值。
深綠色葉菜:
深綠色葉菜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鎂,鎂可以幫助血管肌肉放鬆,降低血壓上升的機率。
堅果種子:
原味堅果種子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及精胺酸,而必需脂肪酸、礦物質及精胺酸則是維持血管彈性的重要營養素。
漿果類水果:每當氣溫降低時或溫度驟降時,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對於有三高的病人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影響不容小覷。對此,營養師王證瑋在臉書專頁「營養小當家_阿罐營養師」發文盤點6款有助於穩定血壓的食材:
花椰菜:
十字花科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硫化物質及黃酮類,可增加血管彈性與機能及控制血壓穩定。
奇異果:
含有植物多酚及高量維生素C,研究發現食用奇異果可以幫助降低血壓數值。
深綠色葉菜:
深綠色葉菜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鎂,鎂可以幫助血管肌肉放鬆,降低血壓上升的機率。
堅果種子:
原味堅果種子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及精胺酸,而必需脂肪酸、礦物質及精胺酸則是維持血管彈性的重要營養素。
漿果類水果:草莓、藍莓、葡萄等因含多種植化素及花青素,可增加血液中一氧化氮濃度,幫助血管彈性維持,維持血壓。
番茄:
研究指出,茄紅素可以幫助降低心臟疾病等危險因子,且可以幫助血壓穩定、減少血管收縮不穩等問題。
醫藥記者蔣志偉:「許多新診斷糖尿病的病友,都會覺得自己沒有什麼症狀,也沒有多喝、多尿、體重減輕的症狀,因此就覺得自己血糖高一點,應該沒有什麼關係吧!其實這個是錯誤的觀念,因為血糖,只要稍微高一點點,它就會跟體內血液的蛋白質產生交互的作用,這叫做糖化終產物。」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代謝內分泌科主任林冠宇:「它會在我們的血管裡面,引起慢性的發炎反應,久了以後就會堆積在小血管、大血管引起各種的併發症,傳統上我們會說,所謂的三大三小,就是大血管和小血管的病變,那現在我們衛教學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有新的這個比較好記的所謂的糖三臟,就是會影響到我們的心臟,我們的腎臟,還有影響我們的胰臟,所謂心臟就是我們心臟大血管,如果說阻塞了,那可能就會有心肌梗塞、可能會有中風;那腎臟的話就是我們可能會有蛋白尿、甚至腎功能下降,未來洗腎風險也會上升。」
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教授王治元:「無症狀糖尿病在所有糖尿病初發的族群都會出現,我們知道當一個病人他的血糖開始偏高,通常是從飯後血糖開始偏高,飯後血糖偏高以後大概三到五年,逐漸才會發現空腹血糖偏高,可是我們現在全民健檢40歲以上只能做空腹血糖,其實換句話說真正要看到空腹血糖偏高,也許要再晚個幾年才會發現。」
臺灣糖尿病死亡每年近萬人醫師:留意身體狀況!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據了解每年有近萬人,因為糖尿病死亡,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病友,每年以2萬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中山醫學大學校長暨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其實因為血糖高的時候呢,我們的身體裡面的氧化壓力,或者是發炎反應,還有這些胰島素阻抗等等呢,已經開始對我們的血管產生動脈粥狀硬化,對我們的腎絲球產生所謂的腎絲球高壓,對我們的腎臟功能已經產生影響,所以在糖尿病還沒有症狀的時候呢,對糖尿病來講呢,我想是,我們必須要努力去注意,因為它很容易讓我們去忽視糖尿病的重要性。」
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教授王治元:「真正到糖尿病進展五到十年之後,他的血糖真的偏高就可能出現,所謂多吃多喝多尿三多症狀,但如果這症狀出現時候,代表他的症狀臨床上變化併發症隨之而來,所以目前對於第二型糖尿病,在做診斷追蹤同時就知道,當診斷同時就開始要做小血管視網膜腎臟神經病變的追蹤,同時當一位病患在第二型糖尿病前提下,患病七年到八年左右,根據國外在1990年研究,就知道他可能風險度,跟一位沒有糖尿病但是得過心肌梗塞病人類似。」
醫藥記者蔣志偉:「台灣糖尿病人口會越來越多,除了遺傳佔一部分原因,還有可能與現代人飲食習慣不正常、經常喝含糖飲料有關。另外臺灣與全球相比,具有明顯偏高的糖尿病人口數,原因除了基因、遺傳之外,吃太多精緻食物,運動消耗太少,使得體內的胰島素代謝出了問題,引起糖尿病。」
中山醫學大學校長暨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糖尿病因為初期沒有 症狀,但是它的盛行率又特別的高,所以我們必須透過定期的篩檢,來找出是否罹患糖尿病,屬於高危險群的人,透過定期的篩檢,那我們可以從我們的血糖,空腹血糖如果超過126mg/dL,或者說糖化血色素超過6.5%,或者是我們經過這個口服的葡萄糖耐受試驗之後,它的在兩個小時以後的血糖超過200mg/dL,那這些都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內科主任王威傑:「許多病人來找我們,他也不曉得他有這個問題,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民眾睡覺的時候注意,如果晚上會起來好幾次小便,這個有可能是有糖尿病哦,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如果短期內,體重下降超過5%,這個也是一種要警惕的部分。」醫師:醫師建議糖友們一定要好好的規律回診,按照醫師的處方定時吃藥,同時進行規律飲食與運動的控制,才能控制好糖分,避免未來導致各種併發症。
炎炎夏日,不少人都會來碗冰涼綠豆湯消暑,不過畢竟是甜品,有的人為了控制飲食,會選擇無糖飲用,但要小心了,其實,綠豆並不是豆,而是屬於主食,因此會影響到血糖控制,易引發慢性腎臟病。腎臟內科馬弘桓醫師分享病例,一位77歲阿嬤因為患有慢性腎臟病,為了控制血糖,平日裡對自己的飲食嚴加控管,高溫難忍的夏日,阿嬤忍不住想來碗冰涼綠豆湯,為了健康著想,特地不加糖,沒想到,飯前血糖竟然飆到240mg/dl,整整是空腹血糖正常值的近一倍,讓她嚇傻,以為是糖尿病發作。
對此,馬弘桓醫師提醒,綠豆其實在6大類食物中歸屬於主食類,因此會影響到血糖控制,攝取過多澱粉份量,血糖當然容易飆高,長期下來,易引發慢性腎臟病情加劇。聽完醫師解釋,阿嬤才驚覺「原來綠豆也會引起血糖升高」。馬弘桓醫師進一步指出,腎臟病患可以吃綠豆,只是必須把它歸在主食類,並依照每日飲食指南做計算。根據每日飲食指南,成人一日全縠根莖類(主食)的量為6至16份,相當於1.5至4碗,而綠豆1碗為2份主食,相當於半碗飯,即使不加糖,也都必須計算澱粉的量。
另外,還有許多經常被我們誤認為蔬菜的食物,其實也都是主食,包括南瓜、玉米、芋頭、山藥等五榖根莖類,這些時常被我們與米飯、麵條等等主食類食物一起吃下肚。而有不少病患堅持「魚肉不是肉」,但其實魚肉、豬肉、豆腐及蛋也都屬於六大類食物的豆魚肉蛋類,每日只能攝取3-8份,提醒患者,務必注意攝取量,別一不小心吃過量,造成身體負擔,進而影響病情。
【早安健康/吳文哲報導】由於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發現後的死亡風險極高,胰臟癌又被稱為「沈默殺手」,患病後壽命能夠超過5年的比例甚至只有13.9%,和肺癌、肝癌的30%相比低上許多。若想要及早發現、掌握治療黃金期,定期身體檢查是重要關鍵,而在日常生活中韓國中醫師金素興(김소형,音譯)也建議,應該多避免以下幾種飲食,降低胰臟病變的風險。
預防胰臟癌須避免1:油炸碳水化合物
裹粉的炸雞、薯條、炸甜甜圈、經過油炸處理的餅乾等,都屬於這個範疇。為了增加口感與風味,這類飲食通常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高糖份且高油的特性,也會容易導致胰臟負擔,進而增加發炎的風險,而胰臟發炎正是導致胰臟癌的主因。若是想要兼顧好吃與健康,金醫師也建議,除了減少吃炸物的頻率,也應減少用油量或以氣炸方式料理,並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
預防胰臟癌須避免2:紅肉與加工肉品
含有較多飽和脂肪的牛肉、豬肉等紅肉,在消化的過程中不只費時會比較長,也會導致胰臟為了分泌更多消化液而產生負擔,甚至導致細胞的損傷。尤其是大腸等油脂又更豐富的部位,由於飽和脂肪的含量又更高,特別需要注意。
不只是一般的肉品,香腸、培根及火腿等加工肉品,除了本身含有的化學物質會增加罹癌風險,研究更指出每天只要吃一條香腸加上兩塊培根,胰臟癌的罹癌風險就會顯著增加。
預防胰臟癌須避免3:酒精
酒精和膽結石並列為導致胰臟發炎的兩大元兇,除了酒精本身就容易引發發炎反應,攝取酒精後人體的溫度也會上升,導致發炎更容易在體內擴散。尤其是本身已經有胰臟疾病家族史的民眾,金醫師也提醒千萬要避免酒精。
預防胰臟癌須避免4:液態果糖
胰島素是由胰臟分泌,負責調節人體血糖的重要物質,而用於飲料、加工食品中的液態果糖,不但會導致血糖急遽上升,也會讓人體對於胰島素的反應更遲鈍、導致胰臟負擔。而液態果糖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糖化終產物,本身也會導致發炎與細胞損傷,同時研究也指出,癌細胞會因為液態果糖而變得更容易繁殖。
此外,韓國首爾峨山醫院營養師卜敏雅(박민아,音譯)也補充,胰臟癌與肥胖的關連性極高,因此若想要預防胰臟癌,首先會建議讓體脂肪回到正常的範圍,若是喜歡暴飲暴食、不吃蔬菜的民眾,也應該要戒掉壞習慣,多多攝取均衡的食材。
國民黨前立委王世雄昨(20)日因為胰臟癌在高雄長庚病逝,享年63歲,且據了解,王世雄7年前檢查出肝臟有2顆腫瘤、曾在大陸做換肝手術,去(2023)年底因為狂拉肚子就醫、檢查發現罹患胰臟癌第三期,並於昨日辭世。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楊士弘日前對《NOWnews今日新聞》指出,上腹痛、食慾變差、突然變瘦、長期腹瀉、拉油便等,都是胰臟癌常見症狀。
胰臟位於上腹部及左上腹後腹腔內,為一長形且扁平的腺體。楊士弘指出,胰臟癌屬於一種非常容易擴散、復發的腫瘤,即使康復,也需要追蹤一輩子,早期的胰臟癌診斷確實相當困難,雖小於2公分、還未出現轉移的胰臟癌治癒率可達8成,但在電腦斷層(CT)檢查中,這類早期胰臟癌腫瘤有4成沒有被發現,患者容易因此措施寶貴的治癒契機。
此外,針對胰臟癌的症狀,楊士弘說,患者可能出現上腹痛、食慾變差、突然變瘦等症狀,有些患者也會因為膽管阻塞、膽汁無法排出,造成黃疸的情況,或是有長期腹瀉、拉油便等表現,或是背部痠痛等;如果患者本身就是糖尿病患者、或本身血糖方面有特殊疾患,平時控制良好、卻因不明原因出現血糖失控,也要特別注意。
前華視、公視董事長趙雅麗音在半年前被發現罹患「無聲殺手」胰臟癌,並不幸於本月21日病逝。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過去就曾指出,胰臟癌又被稱作是「癌中之王」,除了糖尿病患者本就屬於高危險群外,身體若突然出現「7症狀」,也可能是罹癌徵兆。
錢政平指出,至今仍未找出胰臟癌的明確成因,但像是60歲以上的長者、有家族遺傳及有遺傳慢性胰臟炎病史、糖尿病患者、抽菸習慣者,或家族中有遺傳性結腸癌、乳癌、卵巢癌、黑色素瘤等病史之人,皆屬於胰臟癌的高風險族錢政平表示,胰臟癌雖可藉由抽血檢查「CA19-9」指數是否異常,但無法當成有效篩檢的方式,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仍需民眾自行觀察身體情況,若出現「40歲以上沒有糖尿病家族史,但近期有糖尿病」、「上腹痛或背痛,疑似來自後腹腔,且上腸胃檢查卻無特殊發現」、「體重明顯減輕」、「黃疸」、「茶色尿合併灰白便的膽道阻塞」、「不明原因性胰臟炎」、「脂肪便」7症狀,應務必就醫檢查。
錢政平引述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團隊在2020年發表的分析研究,發現糖尿病或體重異常減輕,皆可能導致胰臟癌的發病率提升。其中,發病4年內且伴有體重減輕的新發糖尿病患者,罹患胰臟癌的風險甚至還是正常人的3.6至8倍,提醒民眾若有相關疑慮的話,可至醫院接受磁振造影檢查(MRI),既不具輻射線又能完整觀察胰臟的健康狀態。
胰臟醫師林相宏在臉書分享個案,一名50歲的女子,平時只有高血壓、高血脂疾病,這3年來慢慢瘦了10公斤,不過因為身體沒有任何不舒服,她還暗自竊喜,不料之後卻突然罹患糖尿病,且在2個月前確診新冠肺炎,這時她才開始覺得腹部有悶脹感,吃胃藥也沒效。與此同時,女子的胃口下降,她才驚覺不對勁,到醫院照超音波,結果發現滿肚子都是癌症產生的「腹水」,切片確診是「胰臟癌末期」,已經呈現「腹水」難收的局面。
林相宏表示,「血糖上升」可能是胰臟癌早期唯一的徵兆,高達8成的胰臟癌病患都有高血糖的症狀,尤其以新診斷的糖尿病更危險,因為未來3年內有1%風險會得到胰臟癌,是一般人的8倍。林相宏提醒,年紀越大得到糖尿病的風險越高,若血糖上升伴隨體重下降,就要非常小心,此外他也說「國人超愛吃胃藥」,要是腹脹、胃悶,吃胃藥也沒效時,不要永遠當成胃病,如果腹脹胃悶到腰背部痠痛、挺不直,要注意恐怕是胰臟出問題,等到胃口和體重下降,通常都已經來不及了
世界衛生大會(WHA)首次針對糖尿病提出五大目標:二○三○年達八成獲得診斷;八成血糖控制良好;八成血壓控制良好;六成的四十歲以上病患取得降血脂藥品;百分之百第一型糖尿病患取得可負擔的胰島素與血糖監測。副總統賴清德指出,糖尿病對全球、對台灣都是非常嚴重的慢性疾病,政府要整合各界的力量,防治糖尿病與照顧患者。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日前舉辦「二○二二糖尿病防治與照護高峰論壇」,賴清德到場致詞外,與會專家還有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美國在台協會(AIT)商務組組長歐德瑞、國健署長吳昭軍、健保署長李伯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國衛院群健所副所長許志成與聯合報社長游美月、副總編輯洪淑惠。具有腎臟、內科醫師背景的賴清德,引用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統計指出,目前全球五億人罹患糖尿病,到二○四五年會增加為七億人。國健署也統計,台灣糖尿病盛行率是百分之十一點一,約為二百多萬人,若不改變趨勢,加上肥胖持續增加、病齡延長,台灣糖尿病人數勢必還會逐漸增加。
黃建寧建議,國內糖尿病照護應與國際接軌,提高政策層級、打造更完善的糖尿病管理政策,以終結「糖潮」危機。
「從盛行率或死亡率看,糖尿病對於全球和台灣都是非常嚴重的慢性病。」賴清德說。並指出,非傳染性疾病造成全球七成四死亡。在台灣,糖尿病每年造成一萬一千人左右死亡,也是國人第五大死因。
設慢性病防治中心賴清德認為,台灣要達到二○三○年糖尿病防治五大目標並不難,但面對高齡社會與病患年輕化的考驗,政府應集中更多力量投入糖尿病的防治與照顧。黃建寧建議,行政院成立糖尿病辦公室或慢性病防治中心,賴清德也認同,將請衛福部研議,如何集中資源,對糖尿病做系統性、完整性的防治、照護及後續的健康促進。他相信未來一定能做好對糖尿病的控制,朝健康目標歐德瑞表示,WHA的目標讓各國的糖尿病防治工作有了目標,以美國為例,今年也成立「糖尿病辦公室(ONDP),以國家規格推動。他建議,台灣亦可成立一跨部門的組織來落實糖尿病防治,展現如同防疫般的典範成績。
血壓控制還須努力
對於WHA各項指標,黃建寧認為台灣有望達標。他表示,目前已有七成糖尿病患獲診斷;在血糖控制方面,糖尿病學會曾提出以糖化血色素小於百分之七為目標,較WHA的百分之八更嚴謹,目前達標約百分之四十;針對血壓控制,目前約僅四成,有努力空間。
至於第四、第五點,黃建寧說,台灣絕對沒問題,甚至已經達標。針對仍有差距的指標,黃建寧表示,透過系統性的整合,以跟進WHA目標。他呼籲,「全世界都在重視這件事情,希望台灣也有所改變。」
發病愈早壽命愈短許志成指出,四十歲以下的年輕糖尿病患正在暴增,與肥胖、手搖飲有密切相關;王治元指出,愈早發病則併發症愈多、平均餘命縮短,應延緩糖尿病發病年齡,國人才能有較長且較健康的平均餘命。
吳昭軍代表衛福部長薛瑞元與會表示,慢性病有許多共同的危險因子,國健署擬定「預防保健服務擴大辦理計畫」,現已送國家發展委員會審查,期待爭取更多資源挹注,在疾病前期就加以介入。
李伯璋則表示,透過確實執行分級醫療、分級照護與部分負擔制度,將能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照護品質;健保署今年開始推動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以及「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皆是希望從共病、危險因子著手,共同進行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游美月表示,喜見健保署已開放基層醫師開立糖尿病藥物,讓患者即時接受藥物治療,避免惡化至洗腎,今年係第二屆論壇,面對糖尿病衍生的共病問題,期待以國家的高度找出解方。
建立健康體魄的飲食法
碳水化合物要「注意攝取方式」,蛋白質要「每餐一定要攝取肉、魚、蛋或豆類」,脂質要「小心避免過度攝取,同時要有意識地攝取Omega 3 脂肪酸」─這些注意事項,就是建立健康飲食生活的基礎。
醣類最快被人體轉化成熱量
要吃什麼、什麼時候吃?食物是維持人體的基礎,所以本書不得不提到飲食生活。老生常談一句,重點就是要營養均衡。
營養均衡並不是「只要吃這個就好」。醣類、脂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再加上各種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每天均衡地攝取這些營養,才能打造出發揮好表現健康身心。
蛋白質、脂質、醣類都是人體熱量的來源,其中最快被人體轉化成熱量的營養素就是醣類。近年來的趨勢好像都在強調醣類不好的一面。至今還在流行不吃白飯和麵包等碳水化合物的「斷醣減肥法」,可是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其實十分不健康。賴清德認為,台灣要達到二○三○年糖尿病防治五大目標並不難,但面對高齡社會與病患年輕化的考驗,政府應集中更多力量投入糖尿病的防治與照顧。黃建寧建議,行政院成立糖尿病辦公室或慢性病防治中心,賴清德也認同,將請衛福部研議,如何集中資源,對糖尿病做系統性、完整性的防治、照護及後續的健康促進。他相信未來一定能做好對糖尿病的控制,朝健康目標邁進。
三大營養素之一的醣類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請大家記住富含醣類的碳水化合物絕不是「不能吃的食物」,而是「要注意攝取方法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包含醣類和膳食纖維,但從比例來看醣類占絕大部分。特別是白米、白色烏龍麵、白麵包、白色義大利麵等「白色碳水化合物」都是高醣類食物,這一點必須小心。
蛋白質是肌肉、神經傳導物質的材料
蛋白質在人體內會先被分解成最小單位胺基酸。然後因應用途,再合成為蛋白質,成為肌肉等構成人體的組織,與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材料。
要記住這些胺基酸的所有種類和功能,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沒必要這麼做。只要記住「每日充分攝取多種蛋白質食品」,應該自然就能充分補充必要的各種胺基酸。
亦即「早午晚三餐儘量不重複地攝取紅肉的豬肉和牛肉、雞肉、羊肉、蛋、魚、貝類、黃豆製品」。當你覺得好像沒有幹勁、心情低落等,特別是受到壓力的壞影響時,就多攝取蛋白質食品。
脂質是細胞膜、荷爾蒙的材料
脂質則是細胞膜、荷爾蒙、神經傳導物質的材料。脂質的熱量將近是醣類、蛋白質的二倍,所以攝取脂質時,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吃太多太油的食物」。如果可以的話,就再提醒自己要攝取「Omega 3 脂肪酸」。
人體必要的脂肪酸有Omega 6 和Omega 3 兩種。Omega 6可以降低膽固醇數值,但也會促進炎症,而Omega 3 則能消炎,這二種是人體必要的脂肪酸,而且作用相反,所以二種都要均衡攝取,這一點很重要。
然而一般的沙拉油、麻油等料理常用的油類,多為Omega6,如果放著不管,我們很容易缺乏Omega 3 脂肪酸。
調整飲食順序 有效控制血糖
持續「血糖值波動劇烈」,會損害負責控制血糖的臟器,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風險。預防之道就是先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最後再吃碳水化合物。
先吃低醣的食物
「進食順序」就是先吃蔬菜、海藻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然後吃肉或魚、豆類等富含蛋白蛋白質(脂質)的食物,最後再吃碳水化合物。
就算無法從頭到尾都照順序一種一種分開吃,只要在開始進食時遵守這個順序,之後高興吃什麼就吃什麼也無妨。
為什麼碳水化合物最後吃?這是為了避免血糖值劇烈波動。食物進入人體,血糖值就會開始上升,不過這個上升曲線愈平緩愈理想。
早上什麼都不吃,到了中午餓扁了的時候,一口氣吃下一碗白米飯等,這樣可說是最糟糕的飲食方法。因為這樣會讓血糖值劇烈上升後快速下降。大腦會認知這種狀態為「熱量不足」,於是出現睡意或乏力感。
金鐘影帝龍劭華患10多年糖尿病,日前心臟不適驟世,引發國內高度關注。國健署調查發現,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前期盛行率約25%,等於每4人就有1人處於糖尿病發生的高風險中,透過定期健檢檢測血糖、天天量腰圍及體重,可以降低五成以上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糖尿病長居台灣十大死因之一,根據國健署調查,全國將近220萬名糖尿病患,每年以16萬名速度增加,且初期糖尿病患沒有症狀,多數人往往等到出現多吃、多喝、多尿或體重減輕的症狀時,才驚覺自己有糖尿病,已錯失早期改善甚至逆轉糖尿病的機會。
依據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值介於100-125mg/dL)盛行率約25%,也就是每4人就有1人處於糖尿病發生的高風險中。
此外調查亦發現,高風險族群中有66%腰圍超標、65%有過重或肥胖情形,有5至10%肥胖族會發展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腎臟病發生風險同時也增加。
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率為一般患者的8.11倍,心衰竭、腎功能低下等疾病患者,肺炎重症及死亡率都相對高。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張恬君指出,糖尿病最怕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腎病變、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嚴重危害自身健康。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糖尿病前期是可以逆轉的,研究證實,改善不良的生活型態,可以降低五成以上糖尿病的發生風險,做好體重和腰圍控制,定期檢查自身的血糖值是否超標(空腹血糖標準值為70-99mg/dL),才能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吳昭軍也透露,糖尿病為百年老病,卻沒有特定科別診治,將透過訓練更多科別醫師,讓糖尿病共照網更完整。
國際糖尿病聯盟訂定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2021至2023年主題定為「可近的糖尿病照護」。國健署呼應世界糖尿病日主題,呼籲民眾定期監測血糖,天天量腰圍和秤體重,配合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的「三少一高」飲食原則,及每天30分鐘、每周達150分鐘的身體活動,來逆轉糖尿病前期症狀,阻斷糖尿病發生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