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8日 星期六

腎臟疾病

 綠豆可以清熱解毒抗發炎,中醫也經常會建議病患食用,不過有腎臟疾病的患者就要特別小心,一名50多歲腎衰竭男子,被醫師要求採取「低蛋白飲食」,因為不敢吃肉而改吃豆類,又聽信腎臟病是「熱毒」導致,因此食用大量綠豆。想不到1個月後,身體癢爆讓他抓到破皮,緊急回診檢查才發現,血中含磷量過高。其實高血磷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磷與鈣的吸收及代謝會相互制約,進而導致抽筋、心律不整,嚴重更會造成血管狹窄、心肌梗塞。

圖/翻攝自YouTube頻道年代MUCH台 健康好生活
圖/翻攝自YouTube頻道年代MUCH台 健康好生活©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提到,這名男子是第4期腎衰竭患者,被要求低蛋白飲食,因為不敢吃肉而改採豆類當作蛋白質來源。但沒想到病患又聽信腎臟疾病是「熱毒」造成,開始每天狂吃綠豆,希望能「清熱解毒」,男子1個月後全身發癢,甚至抓到破皮才緊急回診,抽血一測發現,一般磷的正常值都在5mg/dl以下,而這名患者血中的磷含量超過7mg/dl,江守山也直言「這是吃出來的,磷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江守山再說明,很多食物都有磷,尤其這名患者開始改吃豆類之後,又覺得綠豆清熱解毒,又是澱粉類,不過其實綠豆就是高磷的食物,所以才會把自己吃到全身都抓破,江守山表示腎臟病患除了注意控制蛋白質以外,其實更重要的是控制磷,他也舉出多項高磷食品,像是酵母類、全穀類、內臟類、硬核果類、乾豆類、奶類、巧克力、和乾燥海產等。

圖/翻攝自YouTube頻道年代MUCH台 健康好生活
圖/翻攝自YouTube頻道年代MUCH台 健康好生活©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雖然豆類好處多多,蛋白質含量豐富,但乾豆類含磷量高,腎衰竭者無法排除多餘的磷,容易造成高血磷症,而高血磷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甚至使血管組織鈣化,讓血管狹窄、堵塞、心肌梗塞。因此腎功能不佳患者再攝取「低蛋白飲食」的時候更要謹慎。


洪永祥分享,曾經有一名代謝症候群的病患,聽從他的意見,透過飲食和運動,最終減重20公斤,代謝症候群也隨之消失,恢復健康,「代謝症候群是一個十字路口,你如果做了一些改變,你可能可以恢復健康,你不理他,你後面等著的就是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甚至是癌症。因此,你要逆轉,就是在代謝症候群的時候」。

洪永祥強調,若想改善腎功能,絕對不要誤食偏方。他建議遵照疾病限制的飲食方法,以及吃天然當令當季的食物。他指出,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每天應吃25~35克的膳食纖維,而腎臟病患者在蔬果方面要限制鉀離子,所以,腎臟病患者吃蔬菜時,應先汆燙過,把鉀離子燙掉,而水果方面也要選擇低鉀水果,如芭樂、水梨、蘋果,若想吃高鉀水果,則要適量。

不過洪永祥提醒,腎臟病患者最好不要吃「楊桃」,當慢性腎衰竭或尿毒症患者吃下楊桃後,會代謝成神經毒物,無法排出體外,反而導致昏迷,嚴重者甚至死亡。

此外,運動也是改善代謝的方法,洪永祥建議每週至少五天做3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像是跑步、快走、開合跳、游泳。再搭配飲食的控制,便能成功「逆轉腎」!




據統計,台灣罹患腎臟病人口約為12%,人數高居世界第一,推估國內大概有170~200萬名腎臟病患者,但其中九成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腎功能不佳。腎臟科名醫王偉傑提醒:有高血壓、糖尿病、痛風、蛋白尿或常吃止痛藥的人都算高危險群,必須特別注意飲食:除了減少鹽分攝取外,若腎臟功能已經很不好的病人,建議楊桃也不要吃,因為楊桃中含有特殊成份楊桃素,患者需特別節制。另外,常用的止痛藥、利尿劑等也都要特別謹慎選擇,避免加重腎臟負擔。

腎臟是個「沉默的器官」,腎功能受損早期很難察覺,腎臟科名醫,衛福部立桃園醫院副院長王偉傑醫師,26日在接受中廣「聽醫生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慢性腎臟病可分為5期,前兩期若有出現血尿與蛋白尿才會診斷為慢性腎臟病,有些民眾會擔心尿液的顏色變化,王醫師表示:尿液顏色和水份攝取、藥物、食物甚至是感染與否都有關係,並非單純的反應腎臟功能,至於許多銀髮族擔心的泡泡尿,其實有時候是因為馬桶的高度、尿尿的強度、洗廁劑殘留等造成的誤會,觀察的重點是多層、不會散的小泡泡,才比較可能是蛋白尿,另外下肢的水腫也不一定與腎臟有關,有時反而是在反應肝臟和心肺的問題。至於尿的味道部分:尿毒的患者有時口腔會有阿摩尼亞的味道,而尿中若有魚腥味,可能是肉吃太多,有過量胺基酸排出的問題,若尿意有水果甜味,就必須擔心可能是血糖沒有控制好。醫師表示若想了解自己的腎功能,最可靠的方式還是到醫院透過「尿液檢查、血液檢查、腎臟超音波、腎臟組織切片檢查」等科學數據來確認。高危險群更建議每3個月就要去醫院追蹤檢查。


多久跑一次廁所算正常?排尿次數多相當惱人,既影響生活品質又影響睡眠,容易導致隔天精神不濟,有這情形的人注意了,千萬別以為排尿量多就代表腎功能正常,其實頻尿、夜尿是腎功能受損早期徵兆之一,若未即時就醫找出確切病因,恐導致腎功能惡化。

一名55歲患有高血壓婦人,合併有頻尿、夜尿情形並未在意,直到出現水腫才前往醫院看診,沒想到一檢查竟是慢性腎臟病,甚至已經到了第四期,婦人對此感到不解,認為自己平日排尿量多,怎麼會有腎臟疾病?大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醫師張書明說明,「頻尿」指的是感到需要排尿的次數比平時多,在沒有大量喝水及其他因素影響下,成人每日排尿次數約為6至8次;「夜尿」則指夜間起床排尿2次或2次以上。

張書明解釋,當有慢性腎臟病時,會導致頻尿、夜尿,而造成原因為腎臟功能受損,影響「尿液濃縮能力下降」,致使尿液產生過多;腎臟「排鈉量增加」,增加尿液產生;「心臟」出現問題,諸如血壓升高,也會造成排尿量過多;「滲透性利尿」腎臟疾病患者並非過量飲水,引起排尿次數增加,而是由於血液中物質較多導致。張書明進一步表示,雖然頻尿、夜尿不是腎臟病唯一症狀,不過一旦出現頻尿、夜尿應及早就醫查找病因,若確診為慢性腎臟疾病,平日應做好血壓及血糖管控,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避免惡化,否則進入到晚期,恐面臨血液透析或腎臟移植。

想解決頻尿、夜尿情形,張書明建議晚餐後減少液體攝取量、搭配醫師治療降低膀胱活躍度、養成適度運動、定期排尿、睡前排尿的好習慣,這些都有助於減緩頻繁排尿的問題。


人體「這器官」是先天之本 掌管生長發育、泌尿生殖少了它下場慘

蔣志偉 陳儒桓 的故事 • 昨天 下午11:13

中醫的腎包括現代醫學當中的生殖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腦下垂體及腎上腺軸等,事實上中醫和西醫所稱的腎不完全相同,以西醫的腎來說,腎臟歸屬於泌尿系統,負責將人體多餘的水分過濾後形成尿液排出,維持體內水分和電解質平衡,中醫觀點,一個人壽命長短,主要與腎有關,而腎是人的先天之本,腎中所藏的精氣,決定一個人的生命活力。

圖/TVBS
圖/TVBS©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醫藥記者蔣志偉:「腎精是人體維持生長發育、生殖以及全身各臟腑正常生理活動的基本物質,腎精不足,可能會造成失眠、不孕、心悸、頭暈、記憶力減退,甚至是腰痠背痛等,以中醫觀點來說,治療時除『補益腎精外』,還須益氣養血。」

彰化秀傳中醫部醫師廖叡豐:「中醫說腎是先天之本,它不只包含腎這個器官,還包括了我們的生長發育、泌尿生殖,以及我們的骨骼關節,都包含在腎的範圍,所以從少年成長的轉骨,然後成年不孕的調理,以及我們老年的關節椎間盤退化,都會是中醫當中腎的範疇,那我們該怎麼照顧我們的腎呢,中醫來說腎有分陰陽,腎陽不足的人,可能會覺得手腳冰冷全身無力,提不起精神,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用溫補腎陽的巴戟天。」

彰化秀傳中醫部醫師連亭瑄:「中醫講腎主骨生髓,這個髓呢就是骨髓的髓是同一個字,那腦又為髓海所以當腎精不足的時候,很多人就會覺得腦袋空空的好像比較健忘,很容易忘東忘西,甚至會有一些暈眩或是耳鳴的症狀,那中醫講的腎精呢,就像是我們存放在銀行的老本,那這個老本什麼時候會被拿出來用呢,就是當你現在生活過勞比較忙碌,然後生活節奏比較緊湊的時候,你就會把這個所謂中醫的老本,也就是腎精拿出來使用。」

中醫觀點,一個人壽命長短,主要與腎有關,而腎是人的先天之本,腎中所藏的精氣,決定一個人的生命活力。

彰化秀傳中醫部醫師廖叡豐:「那如果說腎精不足的人,可能會有我們失眠盜汗腰膝痠軟的狀況,這個時候就可以使用我們中藥材熟地,而如果老年當中我們的腰椎膝蓋痠痛的話,這個時候可以使用我們填補腎精的龜鹿二仙膠,來調理我們保養我們的腎。」

圖/TVBS
圖/TVBS©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彰化秀傳中醫部醫師連亭瑄:「那除了生活的忙碌以外,還有另外一個狀況,是我們現代人常常容易忽略的就是睡前玩手機的時候,當你已經很想睡覺了,可是呢又還想要再硬撐著玩一下手機的時候,那這時候你玩手機的精神跟體力,就是靠你存放在身體的老本,也就是腎精會拿出來使用的時候,所以累了就要休息,就是補養腎精很好的一個方式。」

醫藥記者蔣志偉:「中醫和西醫所稱的腎不完全相同,以西醫的腎來說,腎臟功能包括:排尿毒素與尿酸,調解電解質的平衡,如鈣磷鈉鉀,還有很重要的造血與活化維生素D、以及控制血壓等。」

臺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姚建安:「西醫對於補腎喔,事實上沒有什麼特別的共同的一個看法啦,但只要說它不是含電解質太高,事實上都是很好的食物,水分充足的一些水果啦食物啦,或是一些蔬菜,事實上都是對腎臟都很有幫忙的,我們都會建議說少吃一些含蛋白質太多的,多吃一些水分比較多一些蔬菜水果,事實上是還滿不錯的。」

圖/TVBS
圖/TVBS©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成大醫院資深營養師吳紅蓮:「因此,減少腎功能負荷的飲食就可顧腎,像是以植物性為基礎的飲食,多蔬果,清淡飲食,少加工與罐頭食品,多喝白開水,少含糖飲料,適量的蛋白質,如黃豆與其製品、蛋、奶、魚雞鴨豬牛羊等,腎功能正常的人每日約5至6份蛋白質的食物,其中一半來自黃豆與其製品,每日5蔬果包括至少3份蔬菜(2碗)、2份水果。」




金馬影帝陳松勇,在今(17)日下午15時07分時,病逝於桃園長庚醫院安寧病房,享壽80歲。而據媒體報導,陳松勇主要死因是腎衰竭,14日進入安寧病房第3天後就離世,由胞弟陳鴻章和乾兒子陪他最後一程。

據健保署2020年公布2019年醫療費用支出統計,慢性腎臟疾病再度居首、一年耗費533.16億元,成為10大燒錢疾病之首。醫師也表示,人口老化,以及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控制不佳,是造成洗腎主因;要預防腎臟疾病,應留意蛋白尿、腎功能與心血管變化之間的關聯性,也應定期健康檢查,減少洗腎之可能性。

陳松勇1970年出道,演過許多膾炙人口的戲劇、電影,其中1989年憑侯孝賢執導的《悲情城市》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代表作還包括《魯冰花》、《流氓世家》等。

據了解,陳松勇近年身體健康狀況欠佳,包含糖尿病、心臟鈣化、腎病等疾病纏身。不過他去年坐輪椅出席活動時,當時身體依舊硬朗,說話中氣十足,且不改幽默性格打趣與大家對談。而在一個多月前,他身體就有狀況,也曾緊急住院治療。

根據國健署衛教資訊,引起腎衰竭甚至導致洗腎的主要原因是腎絲球腎炎,其次是糖尿病。以糖尿病來說,會抑制身體使用葡萄糖,假如葡萄糖待在血中不分解,他的作用也像毒素般,若傷害到腎時稱為糖尿病腎病變;而腎絲球腎炎是免疫反應引起的,使腎絲球發炎或增生。其他有一些可能由感染,發炎所誘發,如長期使用未經醫師處方的一些止痛藥,抗生素,利尿劑或減肥藥,甚至一些草藥或偏方等,都可能傷害到腎臟。

據健保署2020年公布2019年10大燒錢疾病,慢性腎臟疾病再度居首,39.7萬人共耗費533.16億元;其次是糖尿病309.6億;齒齦炎及牙周疾病花費180.03億居第三。受人口老化影響,近幾年上榜項目都以慢性病居多,健保署估計,隨著醫療進步拉長個人壽命,未來健保在慢性病花費上,恐會繼續增多。

醫策會執行長王拔群也表示,在台灣,腎臟病治療費用名列健保支出第一,為提升病人生活品質,醫策會2017年推動腎臟病照護品質認證。美兆診所總院長朱大維則呼籲,民眾應定期健檢,像是腎絲球過濾率值(GFR)、蛋白尿等數值,是目前能早期發現慢性腎臟病如糖尿病腎病變的方法之一 ;不過民眾即便有微量蛋白尿,不一定是腎臟損傷,但可作為評估指標,若同時有其他數值異常或不良生活習慣,就有更惡化提高的風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