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年齡增長 人體內出現「癌細胞」機率增 醫師:別做這件事
人生中難免遇到逆境,如何靠自己的力量逆轉人生,也是一項大學問。有醫師在臉書分享一名60歲的男子罹患胃癌,當時被推測只剩兩個月的壽命,沒想到治療半年後卻出現驚人變化,連醫師都忍不住驚呼「我們也沒辦法解釋」。外科醫師陳榮堅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表示,先前曾有一名60歲的男性患者,做胃鏡時發現癌症已經塞滿整個胃了,完全吃不下東西、肚子很脹、無法解便且有黃疸,「他的原發是胃癌,但癌症已經吃到胰臟頭,而且把橫結腸吃掉了,導致他無法排便也吃不下東西。」
陳榮堅透露,因患者的肚子總是相當脹,後續做了胃造廔、人工肛門減壓,由於最初的情況相當糟,推測大概只剩兩個月的壽命,不過,經過治療後病人自述開始有排便,直到半年後甚至可以自己進食、解便,「人工肛門、胃造廔全部都可以拿掉了,且癌指數降到接近正常範圍。」
陳榮堅坦言,該名患者的胃癌還是在,目前則是持續回門診追蹤,「其實他的情況我們也沒辦法解釋,但我常常覺得,當白袍脫下來後大家都只是人,我們沒辦法知道上天的安排,當所有的努力都做了之後,沒辦法用科學的知識去預期一個人真正的壽緣。」
醫院誤診導致死亡的悲劇時有所聞,總不免令人感嘆不已;日本秋田縣一名80多歲老翁,在去(2023)年因為頻繁的胃痛症狀就醫,雖被推測有主動脈瘤破裂的情況,卻在轉診、進一步檢查後被誤判「可能只是便秘」,便讓老翁回家。而當隔天老翁準備在行就醫時,病況就突然加重,緊急送醫仍是無力搶救,宣告不治後才確定真的有「主動脈瘤破裂」。綜合《讀賣新聞》等日媒報導,經手老翁病例的日本秋田縣秋田大學發表聲明,證實該名病患去年因胃痛就醫,經判斷可能有主動脈瘤破裂的情況後,被轉院到秋田大學附設醫院,未料醫師查看CT影像後認為「只是便秘」而轉診至家醫科。
被告知先行返家的老翁,隔天正準備再度前往家醫科看診,卻因病情惡化而被送往急診,經搶救無效後不治身亡,院方在被家屬告知前一天的就醫情況後,重新進行了一次影像診斷,才確認老翁雖然有些許便秘,但致死主因確實是主動脈瘤破裂。針對這次的醫療疏失,秋田大學附設醫院緊急成立死亡事故調查委員會,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後,確認老翁的身亡應該是「可避免的疏忽」,認為就算轉診也應該要求對方留院觀察,是錯過黃金治療期的關鍵。針對這次嚴重的致死意外,院方也在調查結果出爐後,第一時間像病患及家屬致上歉意,承諾將會持續完善院內安全措施,避免類似情況再度發生。
畢生致力推動台灣第一座質子治療中心的「質子治療之父」、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洪志宏,3年前被診斷罹患罕病,5月8日於家中逝世,享壽63歲。遺孀李心馨表示,洪志宏的病情發展迅速,兩周內就無法記憶女兒的名字。醫界對此表示不捨,感念洪志宏在質子治療上的勇敢先行,永遠感謝他的貢獻。
籌備了20年、耗資逾50億,2015年11日全台第一間質子中心在洪志宏的努力下於林口長庚醫院啟用。當時洪志宏說,台灣是繼日、韓、大陸後的第四個亞洲質子治療國家。2014年9月起進行臨床試驗6位患者,分別是腦瘤、攝護腺癌、舌癌及口腔癌各1人,肝癌2人,治療狀況不錯,均未引發嚴重副作用。
洪志宏2020年診斷罹患罕病庫賈氏症,今年5月8日於家中離世,今舉行告別式,醫界對於洪志宏離世,表示不捨。長庚醫院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表示,洪志宏對於長庚醫院質子中心成立的貢獻不可磨滅,是質子治療的先行者,「我們永遠懷念、感謝他的貢獻。」;也因為長庚質子中心推動得早,許多臨床案例對世界的醫療都有所貢獻。回想洪志宏推動質子中心的種種,程文俊說,「洪副的團隊相當有企圖心。」很短的時間內就把質子治療的標準化、指引建立完善,對後來國家設立質子中心也有所助益;4年前高雄長庚醫院也成立台灣第二間質子中心。
前長庚決策委員主委張昭雄表示,洪志宏是台灣放射領域「開創性泰斗」,讓台灣放射治療領域站上國際最前端的地位;對於放射治療的基礎研究、深入探討都相當嚴謹,對於團隊內的醫師、護理師、治療師都無私地傳授訓練。
張昭雄說,台灣從引進質子治療機、硬體建置、人員培訓,到大量治療病患,不可忽視洪志宏統御領導管理長才,更以是病如親的風範感染整個團隊。
長庚決策委員會名譽主委陳昱瑞說,洪志宏領導的放射腫瘤科,不僅提升癌症治療的研究及服務,也能夠支援鄰近醫院,率團至美國、日本的質子中心參訪,進而促成台灣首座的質子中心;創辦人王永慶也時常讚賞洪志宏的報告。
洪志宏女兒洪于婷表示,在製作爸爸告別式的文集時相當匆促,但收到的照片、文字遠比想像中多,很驚訝爸爸的生命影響那麼多人;小時候爸爸都忙於工作,相處時間不多,直到生病前一兩年,爸爸開始把重心放到家庭上,也才有機會不是因為工作與爸爸出國旅遊,但幸福的日子好快就結束了,如今,這三年眾人與爸爸已經打完這一仗了,相當感謝大家。
洪志宏兒子洪偉哲則說,成長過程中,爸爸因為工作煩忙,往往很晚才回到家,跟爸爸最多相處的時間,是在電視機前面吃著媽媽做的麵,一起看政論節目;偶爾爸爸會與他單獨去吃生魚片丼飯,或挖掘新的無菜單料理餐廳,那是爸爸愛的語言,也是與爸爸獨享的回憶,至今依然清晰。
李心馨緬懷當時,一開始只以為洪志宏是普通感冒後的體虛,但後續診斷出庫賈氏症,病情又發展迅速,快到沒有時間思考,短短兩周時間內就無法記起女兒的名字,每天通勤上班經過的圓山飯店也認不得;本來最常一年的存活時間,後來卻能夠相伴1000多個日子,照護過程中也相當痛心疾首,一度想要跟著一起走。後來突然明白,這三年是洪志宏再度默默陪伴她成長,等她準備好了才離去。
癌症的盛行讓很多人談癌色變,很多人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後,驚恐悲傷不已,很多患者不是被疾病打敗的,而是因為極度恐慌、意志頹敗,因而放棄治療。
以樂觀的態度抗癌,康復狀況較好
癌症病人如果無法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往往使得病情加速惡化。根據研究,被診斷出有癌症後,能以樂觀的態度面對並積極治療的患者,康復狀況都會比較好。
得到癌症面對的治療與身體不適,實在讓人很難以樂觀態度去面對。婦產科醫師王樂明的妻子,去年不幸因為卵巢癌病逝。他在節目《醫師好辣》中談到,妻子一開始是頻尿,他猜測是泌尿道感染,於是開了一些抗生素給妻子服用,但是病況沒有起色,還越來越痛,他想說可能是骨盆腔感染,再開效果更強的抗生素,並安排做超音波檢查。但超音波一照,發現右側卵巢有一個約7、8公分,形狀不規則的東西。
王樂明心想「完蛋了」,這看起來就不是友善的東西,然後把結果告訴妻子。後來,再做電腦斷層、正子攝影,確定是惡性腫瘤,而且已經轉移了。但他回溯那段過程,自覺自己向妻子說明病情時似乎說得太直接了,妻子無法承受,「我以為她頂得住,其實不然。」
妻子從手術到過世僅僅2個月時間,除了卵巢癌的惡性度太嚴重、病情進展太快,治療過程出現太多併發症。進出手術室7、8次,期間遭遇多次險阻,像是腸子破裂、內出血、中風等,妻子為了抗癌十分辛苦。
病人需要安慰,而不是一直實話實說
王樂明坦言,他對妻子實話實說是很殘忍的,「她需要的是安慰,而不是說你一直告訴他這個事實。」就算後續使用再多再好的藥物治療,病人也已經沒有心了,妻子問他:「我可不可以不要治療了?不斷有併發症。」王樂明說他從這件事學到,有時候醫師解釋病情不要太直接,如病人失去治療的希望,就會心情沮喪,放棄治療。她說:「心情是最重要的,心情不好,你根本就不想作戰了。」這是醫師的切身經歷,實在是因為多數人聽到自己罹患重大疾病,幾乎都恐懼不已,究竟該怎麼幫助患者?該怎麼對患者解說病情?有人說乾脆隱瞞,但對病人來說,他有知的權力,如果都不說,她或許會失去好好處理身後事、好好面對臨終階段的機會。所以在不可能不說的情況下,該如何說?值得大家深思。
或許病人以往個性堅強,但在經歷病魔長時間折磨後,內心可能變得很脆弱,所以該怎麼告知病情與治療方式,就更考驗醫療人員與親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