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飲食少衰弱症

 想延長健康壽命,就該清淡飲食、粗茶淡飯嗎?日本營養師菊池真由子抱持不同意見,他認為,60多歲後「瘦不一定是健康,反而會變得憔悴、缺乏活力」,更難健康長壽!菊池真由子列出了5個可能「縮短壽命」的飲食方法,包括「先吃菜」、「不吃肥肉」等原本養生的做法,65歲後或許該考慮適度作出改變囉!

高齡危險飲食習慣1:「先吃菜」!小心肉類攝取不足缺乏蛋白質

為了穩定血糖,許多民眾都有先吃蔬菜的養生習慣。不過,高齡者的食量較少,先吃菜的話,很容易就吃不下足夠的肉類、魚類,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菊池真由子說明,蛋白質不僅有助維持肌肉,還與免疫力、貧血、腦部活動、思考、記憶力息息相關,但若65歲過後沒有維持住肌力、一口氣讓肌肉量減少,很容易就會讓身體變得虛弱,增加臥病在床的風險。因此,菊池真由子建議胃口不佳的高齡者先吃肉類、魚類、豆類,攝取足夠蛋白質後,再吃蔬菜攝取膳食纖維,最後吃飯等碳水化合物來均衡飲食。

根據亞東醫院衛教資料,65歲以上長者,每天的蛋白質攝取量為:「每kg體重1.2g」,以60kg民眾為例,應攝取72g的蛋白質。若覺得沒胃口、吃不下,可改成少量多餐的方式補充營養,每餐吃6~8分飽即可。

高齡危險飲食習慣2:「為了補充蔬菜而喝蔬果汁」!攝取蔬菜質比量更重要

許多民眾自覺蔬菜吃得不夠,試圖透過蔬果汁、蔬菜汁補充蔬菜攝取量。不過,菊池真由子說明,蔬果汁的營養成分有所流失,且市售蔬果汁的糖份也相當驚人,建議民眾還是直接吃蔬菜。

而針對60歲世代,菊池真由子特別建議吃「綠黃色蔬菜」,包括南瓜、青花菜、紅蘿蔔、番茄等,富含維生素A、C、E,等抗氧化營養素,不僅能抑制老化,還能預防免疫力降低,可謂一箭雙雕,建議每天以攝取350g為目標。

高齡危險飲食習慣3:「每餐都控制碳水化合物」!

為了維持苗條身材、預防肥胖、代謝症候群,許多人年輕時往往會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不過若無控制疾病等需求,此舉在60歲後最好停止。

營養師菊池真由子分析,若因為怕胖而少吃飯,高齡者會在不知不覺間吃的量越來越少,當食物的總量減少,體力就會隨之下降。相反地,建議抱著「好好吃飯」的心情,每天三餐,每餐都吃足一碗飯(約150g)。

高齡危險飲食習慣4:「不吃肥肉」!許多人為了避免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問題,都會刻意「挑掉肥肉不吃」,不過菊池真由子認為,膽固醇其實是荷爾蒙、免疫細胞的材料,不僅能守護身體免於生病,也對守護肌膚、維持年輕有幫助。此外,因膽固醇不易作為能量消耗,可以強化身體能量,因此65歲之後若沒有罹患相關慢性病,與其徹底排除膽固醇,不如適量地攝取它們才好。

膽固醇長年以來背負著「壞東西」的原罪,這會讓長輩害怕吃東西,對於失智症而言反而是一大風險。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百誼研究團隊曾以台灣約7600位中高齡者為對象進行研究,發現膽固醇並非越低越好,且膽固醇量與失智症程度呈反向關係,意即膽固醇越低、失智症就越嚴重。邱百誼受媒體訪問說明,維持適量膽固醇,才能維持身體修護細胞、組織等運作。尤其膽固醇約佔大腦25%,而神經結構有50%的成分是膽固醇。神經訊息傳導需靠膽固醇才能運作,膽固醇太低讓受到破壞的細胞組織功能無法修護,增加失智症,神經與肌肉病變的風險。

因此,民眾不需完全避開油脂不吃,菊池真由子建議,可選擇大腿肉、里肌肉等脂肪較少的肉類食用。此外,也可吃橄欖油補充好油,尤其是特級初榨橄欖油,具有抑制發炎的效果,可積極使用。

高齡危險飲食習慣5:「擔心吃水果會變胖而不吃」!

香甜的水果常讓人擔心吃了變胖、血糖高,不過菊池真由子表示「適量吃水果根本不用擔心!」她解釋,日本曾有飲食生活與死因的相關研究發現,死因第三名竟是水果攝取不足。

水果中有80~90%是水分,再加上富含各式各樣豐富的營養素,吃水果的益處非常大。比方說,水果中的水溶性膳食纖維果膠能抑制血糖上升、膽固醇吸收;維生素C能提升免疫力;鉀能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鈉;多酚類能抗老化。至於果糖會讓血糖值上升的問題,只要適量食用就不需過度擔心。

建議想延長健康壽命的民眾,每天吃1個拳頭大的水果(約200g),約是1根香蕉、2.5顆奇異果等份量,享受水果甜美滋味,又健康。



隨著年紀增長,多數老年人會出現身體機能的下降,因此年老與衰弱,經常被提出討論。醫師指出老人是不是進入了一個衰弱症的情況,可從幾項觀察指標來做檢測,像是體重如果沒有減重的計畫下,一年裡體重減輕超過5%,大概3公斤左右等,都要特別提高警覺,很有可能是衰弱症。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衰弱並非是特定疾病,而是一種狀態,表示生理機能儲備量下降,而衰弱會使人變得脆弱,無法忍受外界壓力事件,一些平常看似健康的老人家,雖然體態瘦弱行動緩慢,稱得上是健康,事實上長者較容易出現肺炎,跌倒住院後喪失自我照顧的能力,甚至過世,這就是典型的衰弱。換句話說,衰弱是一種不穩定的健康狀態。」

彰化秀傳醫院內科部主任林昌生:「臺灣進入老年化的社會,老人越來越多的情況下,衰弱症在台灣也日趨的一個受到大家的重視,在老人的衰弱症的過程中,時常都是連帶的有很多的共病,還有一些所謂的老人痴呆症,還有肌肉減少,或者是說他的營養不足,造成他的整個機能變差的一個情況。」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曾崧華:「跟家人交談啊然後看電視聽收音機,讀報紙,這些視力聽力是不是有影響?這個也可以做一簡單的評測標準。那最後一個在藥物跟疾病上,然後那基本上如果你有吃五種以上的藥物,那三種以上的慢性病啊,那這個當然都是,比較容易有產生那個衰弱症的一個高危險群。」

臺北榮總彭莉甯:「國內外的研究有發現患有衰弱症的國人,有較高的一個風險,罹患心血管的疾病,糖尿病腎臟病骨質疏鬆關節炎。那我們過去的研究也發現呢,當長輩有衰弱的問題,它更容易跌倒骨折住院甚至死亡,因此,衰弱是老年人功能退化一個重要的指標,對於老年人的生活功能,生活品質,以及生命都有巨大的影響。」

老年衰弱症是一個臨床表徵,代表一個人的健康已經失衡的狀態,如果遇到一些壓力,很可能會出現失能的狀況。

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姜惠珊:「或是跌倒,或是就是需要住院的狀況,那這個狀況下大概就會增加一些家庭照顧上的負擔,然後還有一些醫療支出的一些費用,容易發生老年衰弱症的族群,大概就是65歲以上的長者,那特別是女性,因為在沒有女性荷爾蒙保護下,它更容易發生老年衰弱症的狀況。」彰化秀傳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進儒:「體重的下降是不是因為有隱藏的糖尿病,還是說你有甲狀腺的疾病,或甚至說你有癌症的狀況,那你最近興趣缺缺是不是因為你是更年期,又或者是說你真的有憂鬱症的情形,如果以上這些疾病全部通通都排除了以後,那確實你有可能是所謂的衰弱症。」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衰弱症是一種,生理功能喪失為表現的症候群,臨床會出現體重減輕、活動力降低疲倦,如果過去一年未刻意減重,體重減輕3公斤或5%以上,在不用手支撐的情況,無法從椅子站起來五次,一周有三天以上,覺得提不起勁做事情,若有符合兩項定義即為衰弱。」

臺北榮總彭莉甯:「唯有早期去辨識這個長輩到底有沒有衰弱的一個問題,早期的診斷並且介入才有機會讓我們的長輩呢,能夠盡早的功能回復,避免後續的失能,以及衍生的一些疾病上的問題。」

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姜惠珊:「如果有慢性病的話一定要做很好的控制,這樣可以避免老年衰弱症的發生,那如果沒有慢性病的族群,那大概就建議要定期的健康檢查,能夠及早發現一些慢性病的狀況。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曾崧華:「如果說是腦部神經系統一樣,就是最近好像出現一些記憶減退,或是說常常會有一些人時地不清楚日夜顛倒,那這可能就是或許在這個,腦部跟神經系統上面開始出現問題的,那行動力上面最明顯的就是跌倒。或是說走路開始比較不穩,那起立的時候可能是比較吃力,那這個可能就是在行動力上面,可能會有一些早期衰弱的現象。」

醫師建議規律運動除了能維持身體機能,避免肌肉流失以外,也能促進身體的協調與平衡功能。人都會衰老,應避免老年衰弱症,在人生的下半場保有生活品質與尊嚴。

2024年4月6日 星期六

食物風險隔夜飯菜風險

 食安風波不斷,近日更因許多加工食品中含有恐致癌、禁止添加在食物中的蘇丹紅而引起民眾對加工食品的關注。別因為加工食品好吃就掉以輕心!營養師李婉萍分享,香腸、培根等「6大超毒加工食品」,恐增肥胖、糖尿病、中風,甚至有致癌風險!

加工食品增心血管、糖尿病風險!6大超毒食品別忽視

加工食品吃太多會怎樣?李婉萍營養師於臉書分享,過度加工的加工食品不僅已破壞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還因為添加大量的鹽份、糖分與不好的脂肪,長期、過量食用會增加心血管、肥胖、糖尿病等疾病風險;此外,各類化學添加物則可能增加癌症風險,千萬不容忽視。

而在各類加工食品中,有6大超毒加工食品常被民眾忽視:

香腸、熱狗、培根都是超毒加工食品!每天1條就增18%大腸癌風險香腸、熱狗、培根都屬於高熱量、高脂肪含量的加工肉品,且生產過程中會加入大量調味,因此普遍還有鈉含量過高的問題。而加工肉品常見的添加物包括亞硝酸鹽、磷酸鹽、調色劑等,其中,磷酸鹽和調色劑等添加成分,吃多可能影響腎臟功能與學習注意力。

另外,亞硝酸鹽雖然是合法可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具有保持肉品鮮紅色、延緩肉品酸敗、抑制肉毒桿菌的作用,但經過油煎、燒烤等高溫加熱後,會加速升成具有致癌風險的「亞硝胺」;營養師簡鈺樺也曾分享,每天攝取50g加工肉品(約為1條熱狗/香腸),大腸癌風險就會增加18%!因此,綜合李婉萍營養師與蕭瑋霖營養師的說法,平時就建議減少食用香腸等加工肉品,想吃的話也應該以水煮、微波爐加熱等方式取代煎炸燒烤;另外也可以多攝取含維生素C的蔬果、富含多酚類的食物:如:柑橘類、咖啡、茶等。維生素C能破壞亞硝酸鹽,避免生成亞硝胺。

油條也是超毒加工食品,熱量炸彈一半是油組成!

油條為了口感,會加入化學膨鬆劑,再經高溫油炸,不僅會產生不好的物質,也會攝取進大量的油脂,簡直可說是「油脂熱量炸彈」!

根據衛福部雙和醫院資料,一條54g的油條就有近20g的脂肪量,可以說油條幾乎有一半由油組成。若是把油條與燒餅組合,熱量更是驚人,一份就可高達554大卡,高敏敏營養師於臉書建議,這類油脂高的食物,高血脂、脂肪肝、或減脂民眾要謹慎攝取。

營養師孫語霙則受媒體訪問表示,油條久久吃一次即可,平時想吃傳統中式早餐的話,「低糖/無糖豆漿搭配全麥饅頭夾蛋(或肉包、菜包)」是較好的選項。

「最差油脂」人造奶油也超毒,恐增壞膽固醇

人造奶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高,不僅人體難代謝,攝取過量還會提高膽固醇、肥胖風險,成為肝臟、心血管的殺手。

人造奶油因較有高的可塑性、安定性與酥脆性,常被用在烘焙食品中,不過,營養師鄭惠華曾受媒體訪問說明,它也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會增加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和動物性奶油、單元/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相比,人造奶油可說是「最差的油脂」。

汽水高糖還傷胃!日本最愛汽水縣市腦中風患者也是全國第一

汽水可說是含有大量糖分、各種化學添加混和物的含糖飲料;還因為pH值較酸,容易刺激腸胃道,讓腸胃不好的人更容易慢性發炎!

日本知名綜合內科醫師秋津壽男曾以總務省「家計調查」分析,日本岩手縣的碳酸飲料購買金額是全日本第一,而該縣的糖尿病患數量為日本第三、腦中風患者為日本第一,可能便與此大有關係。

因為喝含糖碳酸飲料的民眾,不僅會讓血糖上升,增加糖尿病風險,還回增加血管問題,提升腦中風的危險性。若想享受汽水的滋味,陳嫚羚營養師(嫚嫚營養師)曾於臉書建議,可改用無熱量的氣泡水添加水果替代,不僅有助控制體重,還能幫助排順暢、提神醒腦。


早餐吃錯,小心得癌症!一名女子本身並沒有喝酒習慣,也非常健康,怎料有天突然消化不良,一檢查竟然「肝癌」,而且癌細胞已轉移肺癌,全因平日都吃「這早餐」害的!醫師、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在《早安健康》專欄指出,罹患癌症有10大可能原因,包括癌症遺傳基因、感染、吸菸、吃檳、喝酒、受到游離輻射或紫外線、賀爾蒙、吃進黴菌毒素、飲食習慣,以及工作上接觸到石棉、甲醛、苯、農藥等,都可能誘發癌症。其中「黴菌毒素」看似很離自身很遠,但其實已藏在平日飲食中,一不小心已吃下肚!劉博仁坦言,「黴菌毒素」是國際癌症研究署認定的「一級致癌物」,像是遭污染的咖啡粉、花生粉、花生醬、豆腐乳、臭豆腐、玉米等,都可能含有黃麴毒素。

劉博仁分享案例說,有名女子就本身並不喝酒,也沒有罹患B型、C型肝炎,有天因消化不良檢查,結果罹患「巨大肝癌」甚至併發,癌細胞轉移至肺臟。女子如此健康,為何罹患肝癌?可能與1早餐習慣有關!劉博仁指出,女子20多年來,早餐都吃「花生醬吐司」,推測可能是長期吃到受到黃麴毒素污染的花生所害;醫生同時也建議,可以吃帶殼的新鮮花生,降低吃進黃麴毒素污染的機會。女子如此健康,為何罹患肝癌?可能與1早餐習慣有關!劉博仁指出,女子20多年來,早餐都吃「花生醬吐司」,推測可能是長期吃到受到黃麴毒素污染的花生所害;醫生同時也建議,可以吃帶殼的新鮮花生,降低吃進黃麴毒素污染的機會。


食安問題真的讓主婦們驚心膽顫啊!比起平常在意的營養均衡問題,現在更要注意的就是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事實上,3大營養素當然是不會流失的,雞腿放到隔天還是雞腿,蛋白質不會變少,五花肉隔夜一樣是五花肉,脂肪不會變不見。

不過,水溶性維生素,比如維生素C、維生素B群等,確實會有部分流失,但流失的程度不易評估,基本上還是值得吃,「我自己也不喜歡浪費,我常態性的吃隔夜飯菜,已經吃很多年了還是頭好壯壯。」

隔夜菜,4大保存食用守則蔡明劼繼續指出,近期爆出食物中毒的新聞,比起營養素問題,更要注意的應該是隔夜菜的衛生。他就提出4個基本觀念,包括冷藏保存、冷凍保存、加熱溫度以及食用時間等。

冷藏保存

應盡快將剩餘的飯菜冷藏起來,不要放置在室溫下太久,例如米飯放在室溫超過2小時以上,容易滋生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造成食物中毒。

冷凍保存

如果要保存比較多天,比如說一次準備一個禮拜份量的便當,那麼隔天的便當放冷藏,其他的就放冷凍,更能防止細菌生長,但也不要冷凍太久,比如去年端午節的粽子放到現在。

加溫加熱

此外,確保將飯菜加熱至足夠高的溫度,建議在攝氏75度以上,以確保能殺死殘留的細菌。

食用時間

蔡明劼也提到,加熱後也要盡快食用,避免再度長時間放置,如果聞起來或吃起來有異味,就不要太節儉了,趕快丟掉。

冰箱被塞滿,也有隱憂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也補充說,不管是米酵菌酸,還是仙人掌桿菌等,通常會是食物放置常溫超過2小時開始出現,並不是「隔夜飯菜」就會產生毒素。因此,若沒吃完的米飯類沒有即時冷藏,才會有可能導致中毒。已經產生毒素的食物,即使完全加熱也難以消除。

不只米飯類在保存狀況不佳時,會出現仙人掌桿菌,蛋類也會出現沙門氏菌,海鮮類則容易出現諾羅病毒,尤其餐廳環境不潔,大腸桿菌問題就會發生。所以,針對食物保存的最佳方式,冰箱冷藏室溫度建議約在攝氏4度或是4度以下,如果冰箱被塞滿,冷氣無法流通,對於食物保存的品質也會受到影響,同樣也會增加細菌或是毒素的滋生。

衛福部同時也強調,請不要食用長期存放於不當環境的澱粉發酵食品。




酒精對人體的危害,幾乎人人皆知,但家醫科醫師魏士航表示,果糖比酒精更危險,這並非因為酒精較健康,而是因為人類很難意識到果糖帶來的高風險,使得果糖容易引發高尿酸、脂肪肝、糖尿病、痛風等代謝疾病外,進一步導致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果糖的成癮性也難被察覺,且果糖不會讓人有飽足感,進食後仍難停止,進一步加重其對健康的危害度。

魏士航在其YouTube頻道中表示,果糖被稱為「最油的碳水化合物」,原因為果糖的代謝過程與酒精非常像,都是經過肝臟代謝,肝臟代謝果糖過程中會生成脂肪。他表示,內分泌學家Robert Lustig曾說,成人絕對不會給其未成年的孩子喝啤酒,但可能會幫他們買可樂,雖然,這兩者攝入過量都會傷害代謝與內臟功能,但果糖居然還有不為人知的三大甜蜜陷阱。

陷阱1:果糖的危害更難以察覺。

喝酒後人會覺得頭暈、失去感覺、想嘔吐的警告,但果糖能直接欺騙大腦,讓人缺乏飽足感,而不斷吃進果糖。

陷阱2:果糖的濫用潛力和依賴性更強。

許多研究證實,人體對果糖有成癮性,在生理上,與菸酒的成癮性相當類似,會影響大腦,讓人對果糖越吃越多。另有研究指出,果糖會引發瘦素阻抗。瘦素是一個飽足感的荷爾蒙,所以當阻抗發生時,會缺乏飽足感,增加進食的慾望。

陷阱3:果糖攝取量更難以被感知拿捏。

天然的水果含有纖維,可以減緩果糖被人體吸收的速度,而汽水、果汁中的果糖,可快速進入身體,經肝臟代謝後,以脂肪的形式儲存,此類果糖攝取量高,卻讓人難以察覺,且越喝越多,輕易地超過一天的攝取上限。



近年來健身風氣興起,加上擔心血糖高、想增加肌肉,因此越來越多人習慣利用「高蛋白飲食」來少吃飯、麵等澱粉類,改以肉、蛋等高蛋白食物為主,不過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醫師就表示,攝取過量的高蛋白,對身體也存在不少隱憂。

黃軒表示,根據《Nature metabolism 自然·代謝》的研究顯示,高蛋白飲食可能與主動脈病變有關聯,甚至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和進展,甚至只要每餐吃超過「25克蛋白質」就會啟動mTOR途徑,但mTOR途徑可抑制巨噬細胞的自噬,從而促進心血管疾病的發病,且可能導致血液中氨基酸濃縮增加,使單核細胞mTORC1激活,進而更抑制自噬。

因此黃軒提醒,根據相關的動物實驗結果提到,蛋白質佔比若超過飲食中的22%,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所以通常每天蛋白質的推薦攝入量為0.8g/kg,約佔飲食的11%,不過對於老年人家來說,蛋白質的攝取量需要更高一點,因為老年人在肌肉和骨骼的蛋白質合成方面,就比年輕人弱一些。

最後黃軒說到,蛋白質不是吃愈高愈好,特別是使用支鏈氨基酸(BCAA)補高蛋白的民眾,就應特別注意亮氨酸(Leucine)的攝入量。

2024年4月5日 星期五

精準醫學:早期預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

 

0.7公分常規檢測極限,癌細胞的隱形戰

目前醫院的常規影像學檢查能夠偵測到的腫瘤,最小約到 0.7 公分直徑大小左右。這種大小的惡性腫瘤裡面大概有 3.5 億個癌細胞。因此,癌細胞的數目還不到 3.5 億個之前,影像學通常是看不到的,當然在這種情況下也就無法取樣作病理診斷了。換句話說,亞臨床癌症病人想要獲得確診,就無法依賴傳統的病理組織切片檢查。在這種情況下,或許可以用抽血的方法解決。目前在常規的健康檢查中所做的腫瘤指數,測的是細胞分泌的蛋白質。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臨床距離

如果所有的癌細胞都會分泌這種蛋白質的話,那麼這種檢驗的偽陰性也就很低;如果所有的正常細胞都不會分泌這種蛋白質的話,那麼這種檢驗的偽陽性也就很低。偽陰性和偽陽性都低的方法就是臨床上有用的檢驗。可惜目前使用的腫瘤指數並不是理想的檢驗方法,害得體檢的人看到腫瘤指數出現紅字就極為緊張,到處找醫生幫他找癌症。當然也常常聽到體檢科的醫師安慰病人說:「別擔心這個紅字,我們繼續追蹤就好。」

液態切片透視癌的蹤影

改善的方法就是增加評估的項目,以彌補既有方法的不足。RNA為基礎的檢驗缺點既然是特異性不足,那麼我們就從特異性強的指標著手。特異性最強的大概就是突變的基因了,因為正常的細胞不應該有突變的基因。

反過來說,如果從抽血樣本中可以偵測到突變的基因的話,那麼就表示身體裡面有癌細胞,而且癌細胞竟然還破掉釋出突變的(癌症)基因了。以上所述從血液樣本中分析 RNA 和 DNA 來偵測癌症的方法稱為液態切片。為了說明這個新科技,在此分享一個實際案例讓大家了解液態切片的價值。

體檢報告紅字驚人,經理人胃痛竟是癌前兆

在2018年底,一位經常應酬、偶爾感到胃痛的高階經理,帶著體檢報告找上曾嶔元醫師。報告上的腫瘤指數CA72.4標示為紅色,顯示其數值是正常範圍的兩倍。儘管過去的胃潰瘍已經治癒,這位經理仍舊擔心不已,特別在健康檢查中檢查了這一指數。

結果卻是一記重擊:CA72.4被指出為胃癌的指標。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壞消息,這位經理在老婆的支持下,毅然決然地接受了精準醫學的深入檢查,透過液態切片檢驗來確認RNA和DNA是否有異常,希望找出解決之道。

經理人體檢無恙,太太偶檢竟早發現癌這位高階經理人抽完血後,就對太太說:「你也順便抽血檢查吧。」半個月後檢驗結果出來了,這位高階經理人血中沒有可偵測得到的突變基因,但是有異常的 RNA 指向曾經有過幽門桿菌的感染。多年的擔心,瞬間得到紓解。

然而不幸的是,太太血中不只出現異常的RNA,連突變的致癌基因也能被偵測得到。說她不幸,還不如説她真幸運能在無意中極早偵測到癌細胞的存在。是如此的早發現,以至於在胃視鏡完全正常的情況下偵測到癌症;是如此的早發現,以至於在腫瘤指數稍高一點點的情況下偵測到癌症。所以,我們可以說這位太太:「她『現在』已有癌症了。」

液態切片揭癌細胞秘密,死亡率透露總量高低

癌細胞在複製生長的過程中會同時出現死亡,癌細胞死亡的原因不一而足,可以是因為身體免疫力去攻擊癌細胞所導致的,也可以是單純的汰舊換新所造成的。不管什麼原因,這些死亡的癌細胞在崩解之後細胞核裡的DNA(包括突變的基因)就會流到血液中。

因此我們抽取血液樣本後,測量突變 DNA 在血中的含量,就可以知道有多少癌細胞死亡及崩解。這就是液態切片的原理。在沒有醫療的干預下,我們可以假設癌細胞的死亡率是固定的。因此,液態切片測得到的突變基因越高,就表示體內的癌細胞總量越高。

太太用精準醫學治癌,一年後血檢癌細胞消失

透過精準醫學的方法,這位太太開始定期檢測血中的突變DNA,以評估預防癌症措施的成效。經過一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她的血液檢測終於未再發現突變DNA,標誌著明顯的治療進展。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評估預防措施,也對於治療過程中的效果評估至關重要。

無論是傳統療法還是替代療法,液態切片技術都能提供即時反饋,幫助病患及早調整治療方案,避免無效治療的時間和金錢損失。當檢測結果顯示「無異常」時,這份結果不僅是對治療方法的肯定,也為病患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安慰。所以,這位太太可以說:「經過『過去』的處置後,癌症現在已經不見了。」

(本文節錄自曾嶔元醫師《精準醫學:早期預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時報出版)

腸躁症診斷

 沒吃壞東西,也不是病毒感染或重大疾病,卻一連幾個月莫名其妙腹瀉或便秘,你可能是被簡稱「腸躁症」的「大腸激躁症」找上門了。據統計台灣的腸躁症盛行率高達17~22%。胃腸肝膽科鄭以勤醫師表示,腸躁症的診斷有三項標準,患者除了症狀治療外,飲食上要挑選低腹敏的食物,即便想吃些益生菌維持腸道健康也要注意最好是餐前吃或隨餐服用,以免胃酸破壞好菌效力。

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鄭以勤醫師接受中廣「聽醫生的話」節目專訪時表示,腸躁症是屬於功能性腸胃道疾患之一,臨床上很常見,雖然不致於有重大健康危害,但確實會讓患者非常辛苦,臨床上還有患者因腸躁症痛到在地上打滾。腸躁症的發生與壓力、生活習慣和飲食都脫不了干係,診斷上首先必須先排除腸癌、病毒感染、食物中毒等其他疾病,然後再看是否符合,三個月內有反覆性腹痛、平均每周至少一天發作、且腹痛與排便有關、排便次數改變、排便型態改變(腹瀉、便秘或交替出現)等三點中的兩點才能診斷為腸躁症。醫師表示腸躁症很容易反覆發生,解除症狀則常是緩慢的過程,在處理腸躁症時,醫師考量的不僅是用藥問題,還要從生活習慣的改善、飲食的控制著手,由於部分腸躁症與精神緊張、壓力太大、睡不好有關,若是情緒過度緊張的病人,也會轉介給身心科醫師,使用一些抗焦慮的藥物,減緩神經衝動性。食物選擇上要避免糯米、油炸、豆類等易脹氣食物。減少甜食和乳糖、果糖攝取。不要吃太甜的水果,可選用奇異果、柑橘、葡萄、芭樂等甜度較低的品項,其他像白菜、青江菜、青椒、紅蘿蔔、十字花科的植物也都屬於「低腹敏飲食」,可以降低腸胃不適的症狀,此外若想補充益生菌最理想的時機是在餐前或隨餐服用,部分益生菌產品還有合法添加的瀉藥,若已經有腹瀉症狀,選擇時就要格外注意,拉肚子時飲食只要清淡就好,但一定要多補充溫水避免脫水。中廣「聽醫生的話」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2點在中廣《愛健康》、《流行網》YouTube頻道聯播,歡迎大家訂閱收聽


拉肚子或是便祕的患者有一成以上是腸躁症患者

話說回來,腸躁症患者到底有多少人呢?二○○八年,日本曾有一項以一萬人為目標對象進行的網路調查,結果指出約有百分之十三.一的人是腸躁症患者,說得更直接一些,竟然有超過一成的日本國民是腸躁症患者。

這類有關腸躁症患者人數的統計資料非常多,而結果都落在整體人口的百分之十至十五之間,換言之,日本約有一千二百萬人正為腸躁症所苦。

若從年齡層來看,以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年輕族群最多。隨著年齡增長,腸躁症患者的比例也越低,但是到了高齡族群之後,腸躁症患者的比例又開始往上升。若從性別來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腸躁症,且男性通常屬於下痢型腸躁症,女性則通常是便祕型腸躁症與混合型腸躁症。

從這些數字來看,可以發現腸躁症其實比想像中更常見。

腸躁症© 由 早安健康 提供

在腸道不易被吸收的FODMAP

治療腸躁症的領域正在瘋狂討論FODMAP這個話題。所謂的FODMAP,是指不容易在小腸被吸收,以及在大腸發酵的四種碳水化合物。分別為寡醣、雙醣、單醣與多元醇。這四種醣類的英文名稱首字合併起來,就是FODMAP這個單字。

這些未經吸收就進入大腸的醣類會與大腸裡的細菌一起發酵,進而產生氣體,所以有可能會引發腹痛、腸道運動異常、下痢或便祕這類症狀。

為此,治療腸躁症的時候,會根據FODMAP的概念,建議患者避免攝取含有這四種碳水化合物的食材。目前已有資料指出,這種方式能有效治療腸躁症,所以低FODMAP 飲食療法(又稱「低腹敏飲食法」)也成為備受重視的腸躁症飲食療法。如果想要嘗試這種療法,不妨先與熟悉的醫師討論下吧。

FODMAP© 由 早安健康 提供

近年來,這種減少攝取FODMAP以調整腸胃狀況的治療方式備受矚目,許多醫師也使用這種方式來治療腸躁症患者。上述是「高FODMAP食材」與「低FODMAP食材」的分類表,其他還有乳製品與發酵食品的分類,包含多種食材。

與FODMAP和平相處的方法

FODMAP這個源自歐美的概念,已慢慢地滲透世界各個治療腸躁症的領域,外國的論文也證實了這項治療方式的效果。

不過,前一頁的高FODMAP與低FODMAP的表格列出了非常多食材,實在很難在日常三餐中避開它們,如果患者太過在意這些食材,有時反而會造成壓力。不進行嚴格的飲食控制,盡情地享受食物,反而能夠減輕壓力,也能為腸躁症的治療加分。此外,FODMAP算是新興概念,目前還在蒐集相關的資料,同時也有一些需要釐清的部分。

如果您也想試試FODMAP這種治療方式,而且能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持之以恆,不妨在實行之前,先與醫師商量一下吧。

與FODMAP有關的食材非常龐雜。與醫師商量之後,輕鬆地實踐這個概念,或許才是與FODMAP和平相處的方法。

本文摘自《腸躁症超圖解》/鳥居明(消化內科醫師)/創意市集

可別以為吃素就很養生可以防癌!一名50多歲婦女吃素數十年,照大腸鏡發現有0.8公分的腺瘤,卻因宗教信仰不願處理,拖了2、3年後又因大便出血就醫,這才發現已大腸癌第3期,醫師一看她的飲食菜單直搖頭,直呼都是致大腸癌的危險因子。

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曾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此病例,提到這名50多歲的婦人本身有特殊的宗教信仰,第一次去做大腸鏡檢查時,還沒做就先對醫生說:「假如我有息肉,你都不可以切!」

儘管醫師百般勸說甚至嚴肅警告,她仍堅持己見,後來一照發現竟有0.8公分的腺瘤,無奈婦人堅持不切,麻醉醒來後,醫師表示「妳再繼續放5-10年內應該會變癌症,建議妳半年內要再來做第2次(大腸鏡),半年讓妳思考想願不願意切除。」

沒想到這一拖就是2、3年後,張振榕說這名婦人後來再次出現,因為大便出血要求再做第2次大腸鏡,結果一做下去就發現罹患大腸癌第3期。他指出一般來講,只要大腸腺瘤超過1公分以上就很危險,等於已經在變癌症的邊緣。

張振榕也提及雖然這位阿姨茹素幾十年,但她都是吃很油、很甜的東西,尤其愛吃燒烤煙醃漬這類食物。醫師提醒吃素不見得比較健康,因為吃素分兩種,一種是「健康素」,吃食物的原形;另一種則是吃「加工素」,像是素肉、素雞、素魚等都非常油,而高油飲食、纖維質不夠這些都是致大腸癌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