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名醫自救功法

 身為醫療專業人士,有些人會有一些自己獨門的養生或健康秘訣。一名八旬的日本現役醫師透露自己雖然喜歡散步,但不會和妻子一同進行,並非感情不好,而是有健康上的考量。

為什麼夫妻不一起散步?

80歲的新田診所院長新田國夫透過每天健走來維持健康,將其視為每日例行公事。他表示因為看診、開會、同事聚餐等,大多時間都必須久坐,導致腰部肌肉緊繃而引發腰痛。為了改善這狀況,每天早上會先走路15分鐘,之後再做廣播體操。但是新田並不會與妻子一起散步,這是有原因的。他解釋上了年紀後,男性容易罹患脊椎管狹窄症,走路一段時間會感到疼痛,需要中途休息;而女性則多半患有退化性膝關節炎,因此會放慢速度以避免疼痛。

也就是說,高齡男女在步行速度與節奏上很難配合,因此若勉強同行反而吃力不討好。與其這樣,倒不如一個人悠閒地邊走邊欣賞花草與天空,更能達到散步的效果。

盡量動手做家務下廚

除了不一起散步,新田在生活中也不會將一切交給妻子,而是會自己簡單下廚。他表示男性退休後若還是把煮飯、洗衣等家務全推給妻子,更容易罹患失智症,所以應該盡可能參與家務。

新田透露日常的早餐是用刀切好香腸和火腿後,用奶油與醬油炒一炒,再做個煎蛋裝盤。雞蛋料理簡單又變化多,看著食譜挑戰也很有趣。雖然新田在去年9月罹患前列腺癌,並留下排尿障礙,但他並不太在意,反而豁達地說:「到了這個年紀,誰身上沒點病痛?比起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才更重要。我在從事居家醫療的過程中,陪伴過許多病患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從中深深體會到,死亡是無法掌控和避免的命運。」,因此他選擇以自己的節奏、適時休息,持續過著讓心靈快樂的生活。




名醫自救:正確呼吸+改變生活,無藥可救的癌症完全治癒

「醫生的年齡比平均年齡少十歲。」這句話從一個醫師口中說出,格外令人震憾;但特別的是,說這句話的醫師,二十年前曾經確診罹癌,當時判斷只剩五年壽命。只不過到現在還生龍活虎般接受早安健康專訪,道出罹癌又靠自己完全治癒的過程。回顧起來,不僅是生活習慣、飲食的改變帶來轉機,著重呼吸的運動方式也成為趕走癌細胞的關鍵。

正確呼吸不缺氧,就能防癌

陳慕純醫師認為,當時所做的運動,包括靜坐與腹部呼吸,能夠改善身體內部的缺氧情況。

我們的身體除了大家熟知的肺部呼吸氣體交換外,在細胞的層級還有一個「內呼吸」,也就是透過微血管將氧氣帶給每一個細胞中的粒線體,就能產生人體需要的能量,「而產生的代謝廢物是二氧化碳,再由微血管帶走。

如果在內呼吸的部份氧氣不足,身體還是可以運作,但是缺氧環境卻成為癌細胞滋長的溫床,因為癌細胞不需要氧氣。當身體細胞能夠進行有氧呼吸,癌細胞也沒有成長空間。

正確呼吸調節自律神經,同樣能防癌

另一方面,陳慕純醫師指出,當時的他透過呼吸與生活作息改變,睡眠品質好,都會讓原本混亂的免疫系統功能正常,而這也是治癌的關鍵。很多癌症病患狀況不好,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影響了免疫系統、睡不好,使得腫瘤幹細胞成長加速。「如果當時就有內核心(呼吸),復原的情況應該更快,不需要用到5年。」陳慕純醫師這樣說。

如果想要呼吸量多,關鍵其實是吐氣要深,要先把原有的空氣排出去,才能夠吸進更多空氣。陳慕純醫師就比喻,一杯水一定要先倒光,才能加更多水。不這麼做,體內多的是舊的、沒有換的氣排不出去,新進來的氣有限,其中氧氣的濃度就不會足夠,反而可能缺氧。

因此,呼吸的最基本原則,就是先吐氣,讓橫膈膜儘量往上移,接著再吸氣往下,肺部才有擴充的空間。內核心呼吸法的概念就此成形。

內核心呼吸法

應對病症:癌症、疝氣、頻尿、胃食道逆流、高血壓、失眠、脂肪肝、肝發炎、腸躁症、憂鬱、全身痠痛、 自律神經失調 

(示範:吳妍瑩瑜伽老師)

  1. 雙腳打開與臀部同寬,雙腳平行向前。膝蓋要放鬆,如此動作時臀部才比較能活動自如。

    1. 大腿間夾一顆適合大小的瑜伽球,幫助骨盆底肌群上提,同時也會感到腹部下方有力量。

      Tips:不用刻意買瑜伽球,家中有枕頭、抱枕或是小孩子玩的皮球也可以。

    2. 用手輕撫在肚臍下方腹部,感受一下內核心呼吸啟動的位置,這也是傳統所謂丹田的地方。

    3. 先緩緩地、儘量地把肺部的空氣吐盡。
    4. 第5.同時,雙腿開始用力夾緊,促使骨盆底肌群上提,讓腹部產生一種「聚氣結丹」感。

      Tips:骨盆底肌群上提時,可以想像成爬樓梯一樣,有「一、二、三」逐階往上的感覺。

    5. 重覆 5. 6.動作,每次持續練習 5 分鐘。

      Points:感受到肚臍下方有力量凝聚的感覺,代表成功。

    6. 輕輕地吸氣,再輕輕地吐氣。吐氣時尾骨(臀部)向前捲。

      Points:呼吸時鼻吸嘴吐,吐氣時可以發出「噓」聲,製造一點阻力讓腹部更有力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