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終是不少人心中的盼望,全台第一家成立安寧緩和病房的台大醫院,至今已陪伴逾萬名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42歲的肝癌患者林先生也是其一。太太李小姐面對醫院要求先生接受安寧緩和療護的決定後,鼓起勇氣向先生坦誠,某次先生吐血送院,她原以為要就此與先生道別,但所幸老天多給了先生20幾天的時間,在安寧病房結束了生命。
林先生是肝癌患者,生前曾8度因癌症送醫,但都安然度過,短暫住院就返家。某次就醫後,醫師告訴李小姐,必須要做好心理準備,讓先生接受安寧緩和療護。即便她心中有許多掙扎,也決定鼓起勇氣向先生透露病況,讓先生能做好準備。
某日林先生吐血送院,因病況危急,李小姐擔心救不回來,但所幸老天多給了他們20幾天的時間。在安寧病房期間,林先生的病情每況愈下,完全無法打理自己的儀容,醫療團隊安排了志工王俞婷為他剪頭髮、蔡素琴為他洗澡,只為讓他能感覺舒適,最終他也安詳地離開人世。
台大醫院表示,安寧緩和療護不是放棄治療,更不是負面消極的照護。安寧緩和療護的理念與家庭醫學強調全人醫療的核心價值完全契合。緩和醫療病房不僅是提供臨床照護,同時也是讓醫學院學生學習全人照護理念的重要場域,目前醫學系及護理學系等學生皆會來到緩和醫療病房,以病人為師學習生命末期照護。
安寧緩和療護團隊成員包括醫師、護理師、社工師、臨床心理師、臨床宗教師、音樂及藝術治療師、志工等,強調以病人為中心,不只重視病人身體的痛苦,也注重心理、社會及靈性的痛苦,讓病人及家屬過得有尊嚴,尊重每一位病人的文化背景及價值觀給予最適切的照護。
台大醫院安寧緩和療護團隊對於我國相關領域的發展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無論在醫療服務、學術研究、國際交流、人才培育、政策推動,各方面都有重大的貢獻與成果。台大醫院表示,未來將持續努力推動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及全社區-五全的安寧緩和療護,致力於全人醫療的具體實踐。善終是不少人心中的盼望,全台第一家成立安寧緩和病房的台大醫院,至今已陪伴逾萬名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42歲的肝癌患者林先生也是其一。太太李小姐面對醫院要求先生接受安寧緩和療護的決定後,鼓起勇氣向先生坦誠,某次先生吐血送院,她原以為要就此與先生道別,但所幸老天多給了先生20幾天的時間,在安寧病房結束了生命。
林先生是肝癌患者,生前曾8度因癌症送醫,但都安然度過,短暫住院就返家。某次就醫後,醫師告訴李小姐,必須要做好心理準備,讓先生接受安寧緩和療護。即便她心中有許多掙扎,也決定鼓起勇氣向先生透露病況,讓先生能做好準備。
某日林先生吐血送院,因病況危急,李小姐擔心救不回來,但所幸老天多給了他們20幾天的時間。在安寧病房期間,林先生的病情每況愈下,完全無法打理自己的儀容,醫療團隊安排了志工王俞婷為他剪頭髮、蔡素琴為他洗澡,只為讓他能感覺舒適,最終他也安詳地離開人世。
台大醫院表示,安寧緩和療護不是放棄治療,更不是負面消極的照護。安寧緩和療護的理念與家庭醫學強調全人醫療的核心價值完全契合。緩和醫療病房不僅是提供臨床照護,同時也是讓醫學院學生學習全人照護理念的重要場域,目前醫學系及護理學系等學生皆會來到緩和醫療病房,以病人為師學習生命末期照護。
安寧緩和療護團隊成員包括醫師、護理師、社工師、臨床心理師、臨床宗教師、音樂及藝術治療師、志工等,強調以病人為中心,不只重視病人身體的痛苦,也注重心理、社會及靈性的痛苦,讓病人及家屬過得有尊嚴,尊重每一位病人的文化背景及價值觀給予最適切的照護。
台大醫院安寧緩和療護團隊對於我國相關領域的發展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無論在醫療服務、學術研究、國際交流、人才培育、政策推動,各方面都有重大的貢獻與成果。台大醫院表示,未來將持續努力推動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及全社區-五全的安寧緩和療護,致力於全人醫療的具體實踐。
蔣經國文膽張祖詒105歲去世 103歲出版小說創世界紀錄
善終是不少人心中的盼望,全台第一家成立安寧緩和病房的台大醫院,至今已陪伴逾萬名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42歲的肝癌患者林先生也是其一。太太李小姐面對醫院要求先生接受安寧緩和療護的決定後,鼓起勇氣向先生坦誠,某次先生吐血送院,她原以為要就此與先生道別,但所幸老天多給了先生20幾天的時間,在安寧病房結束了生命。
林先生是肝癌患者,生前曾8度因癌症送醫,但都安然度過,短暫住院就返家。某次就醫後,醫師告訴李小姐,必須要做好心理準備,讓先生接受安寧緩和療護。即便她心中有許多掙扎,也決定鼓起勇氣向先生透露病況,讓先生能做好準備。
某日林先生吐血送院,因病況危急,李小姐擔心救不回來,但所幸老天多給了他們20幾天的時間。在安寧病房期間,林先生的病情每況愈下,完全無法打理自己的儀容,醫療團隊安排了志工王俞婷為他剪頭髮、蔡素琴為他洗澡,只為讓他能感覺舒適,最終他也安詳地離開人世。
台大醫院表示,安寧緩和療護不是放棄治療,更不是負面消極的照護。安寧緩和療護的理念與家庭醫學強調全人醫療的核心價值完全契合。緩和醫療病房不僅是提供臨床照護,同時也是讓醫學院學生學習全人照護理念的重要場域,目前醫學系及護理學系等學生皆會來到緩和醫療病房,以病人為師學習生命末期照護。
安寧緩和療護團隊成員包括醫師、護理師、社工師、臨床心理師、臨床宗教師、音樂及藝術治療師、志工等,強調以病人為中心,不只重視病人身體的痛苦,也注重心理、社會及靈性的痛苦,讓病人及家屬過得有尊嚴,尊重每一位病人的文化背景及價值觀給予最適切的照護。
台大醫院安寧緩和療護團隊對於我國相關領域的發展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無論在醫療服務、學術研究、國際交流、人才培育、政策推動,各方面都有重大的貢獻與成果。台大醫院表示,未來將持續努力推動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及全社區-五全的安寧緩和療護,致力於全人醫療的具體實踐。
超過半世紀前我剛從醫學院剛畢業,我是一個把「病人不治身亡」當作是「醫師的失敗」的血氣方剛年輕醫師。在各種機緣下,在台大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訓練,而後成為老師,之後到美國再接受訓練、再成為老師,每當到內、外科加護病房看昏迷不醒的病人的神經科照會,走出病房時,外面焦慮等候的家屬問的都是:「他會醒過來嗎?」 「他生命會有問題嗎?」對這殷切的眼神,我嘗試以神經內科醫師的專長由腦幹功能,判斷生命是否有即時的危險。
但很遺憾的,不管科技如何發達,我們還是無法正確預估病人如果存活下來後,是怎麼樣的生命品質。因此在一兩個星期或更久以後,我再回去加護病房時,家屬所問的不再是親人的「生命存活」,而是病人「所受的苦」。「他有意識嗎?」 「他會很痛苦嗎?」再下來是充滿哀怨的:「他會這樣繼續多久?」「會恢復正常嗎?」似乎後悔當初沒有讓病人平靜的過去。這就是醫療團隊、病人、家屬經常面臨的生命故事。
隨著臨床經驗以及自己親友的病、死,我發現在與年輕醫師或醫學生討論到生命末期的病人時,都提醒自己要主動與他們談「生的品質」不會比「死的避免」不重要。也因為這種態度的轉變,我才更意識到我們很少人對這種遲早都會面臨的問題有心理準備,才警覺到每個人都應該好好思考這重要的人生課題,並且在此以野人獻曝之心,分享我在這方面受到的啟發。
我非常感謝我的大哥賴其鵬先生告訴我他對生命的看法時,我才有機會陪他以親屬的身份參與醫院負責「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的兩位專業人員,一位社工師及一位身心科醫師,幫忙他走完簽署這文件的全程,並在我們的邀請下,他們三人在「醫病平台」分別寫出他們以「由預立醫囑談如何面對生、老、病、死」、「執行『病主法——預立醫療決定』的我見我思」、「生死自在——談預立醫療決定」,希望可以幫忙社會大眾更瞭解「病人自主權利法」。
接著因為這些因緣際會,一篇個人有感而發的「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推手前立委楊玉欣女士結緣,有機會參加了「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出版「如果還有明天」的新書發表會,接觸到更多有關這方面的經驗。「醫病平台」並且有機會邀請這團隊撰寫三篇介紹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好文章,「看見困境,啟動改變:《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誕生與成長」、「談《病主法》:我們能對生命坦然到何種程度?」、「為自己做好善終的決定」。
幾個月前畢醫師與我分享她的新書「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程」的文稿。記得我一打開電腦,就深深地被他母親的生命故事所吸引,而以「幫忙摯愛的母親 達成生命的自主決定,『真情、勇氣、智慧』的結合」為題,寫出我的推薦序。最近畢醫師與我分享在這本書出版之後,她在臉書上敘述她成功地幫忙了三個病人與其家屬如願地以「斷食善終」的方式圓滿結束「生不如死」的困境。
感動之餘,我邀請她與病人家屬以及她的醫師朋友在上星期共同介紹了「斷食善終」如何幫忙病人透過對自己病情的了解,「未知死,焉知生」、「陪伴母親斷食善終的心路歷程」、「『自主停止飲食,Voluntarily stopping eating and drinking』的臨床與倫理思考」表達希望能即提早結束的意願下,圓滿結束這種「生不如死」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我本身並沒有宗教信仰,但我不是「無神論者」(atheist),我不否定神的存在,只是對我而言,「來世」、「神」的存在,我還是認為這是「無法知道的」,所以到目前我只是「不可知論者」(agnostic)。也因為這樣,這星期我邀請的兩位醫師都有深厚的不同宗教背景,希望這可以彌補我的不足。
很高興能邀請到我的同學,台大醫學院退休後全心進修基督神學的精神科林信男教授,以及我非常佩服、篤信佛教的資深精神科醫師兼緩和醫療科醫師的木人醫師,在本週共同發表他們對上週畢醫師介紹她的「斷食善終」的看法。
希望這種討論可以使台灣社會更尊重生命末期的病人對生命的看法,同時更希望台灣能夠有更多人願意在身心健康的狀態下,未雨綢繆,好好思考這任何人都無法逃避死亡的事實。當自己的生命到了怎麼樣的地步時,對自己而言,就是「生不如死」。如果每個人都有機會與摯愛的親友討論你對生命的看法,將來萬一面臨生命末期時,因為有你明確的交代,才不會因為家人的「不捨」,而使自己淪為三管齊下(氣管內管、導尿管、鼻胃管)「不知為誰而戰」的活死人。
總統府前資政趙守博去年爬樹剪枝,不慎摔落,幸搶救及時,但還是在彰化秀傳醫院折騰數月,趙守博把這段病中奇遇稱為(死去活來)。
從死神手中救回來,現年82歲的趙守博,很不服老,在兒女為他辦的鹿港老家,台北兩場康復感恩餐會上,他中氣十足連唱近十首國台語老歌,還大吹他無師自通的薩克斯風,在場親友不僅嘖嘖稱奇,還對他過人的意志力,生命力佩服不已。
趙守博三位子女22日中午特別假台北市天成大飯店,宴請親朋好友故舊,感恩在他受傷期間大家的關心,餐會中也致贈了一本兒女合著新書分享與會賓客。
日前4月16日週日,孝順的三位子女也在他們彰化縣鹿港鎮草港鄉下老家舉辦《感恩與慶生餐會》慶祝。
趙守博資政今年剛好滿82歲,也是他與夫人結婚50週年的金婚之喜,他特別感謝去年為他頭部撞傷治療和照護的彰濱秀傳醫院的醫療團隊。他也很不避諱表示,大病過後,其實是一個重生的開始,因為過去82年都被閻羅王收走了,現在是零歲,他的豁達也讓與會親友大喊讚啊!
趙守博非常高興指出,在彰化鹿港感恩餐會當天,彰化縣長王惠美暨卓伯源前縣長,救他命的秀傳醫院總裁黃明和及團隊,今天台北餐會則有國民黨朱立倫主席,台大醫院李源德院長,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國等貴賓都到場見証他奇蹟式的康復,他今後更要好好珍惜生命。
台灣國寶級雕刻大師朱銘,22日晚間被家人發現於家中身亡,經由檢方相驗並無他殺痕跡,享壽85歲。朱銘生前傳出因疾病纏身,長期情緒低落,也讓善終權、老年憂鬱症等議題再度被熱議。重症醫黃軒曾於臉書上發文分析人的5大性格,其中「神經質型」性格最需要注意心理健康,否則晚年很危險,恐慘死。他指出,若發現家中長輩常發長輩文,可能就是出現「神經質型」性格的徵兆,即要注意。
黃軒表示,人的一生可分析有5大性格特質影響行為和心理,包括:經驗開放型 (Openness to experience)、 盡責型 (Conscientiousness) 、外向型 (Extroversion) 、親和型 (Agreeableness) 、神經質型 (Neuroticism)
黃軒指出,一項跨國的長期研究追蹤了一群人從22歲到67歲的生活變化,發現這些性格特質對他們的成功、健康、創造力、社交、政治、家庭等方面都有顯著的影響。其中,「盡責型」在年輕時期是最能預測未來成就的性格特質,因為這些人有責任心、自律和計劃性,能夠有效地達成自己的目標。而「神經質型」、「外向型」和「開放型」則是在中老年時期最能影響人們的生活品質的性格特質。
尤其是「神經質型」性格的人容易有焦慮、憤怒、憂鬱、自卑、衝動和脆弱的情緒反應,對於壓力和挫折的耐受力很低。當他們面臨生命終點時,他們往往無法接受和面對死亡的現實,也無法做出合理的醫療決策。有些甚至會拒絕安寧緩和醫療,而選擇無效或有害的急救措施,導致自己受到更多的痛苦和折磨。
黃軒強調,一個「神經質型」的人,可能要注意很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並學習如何調節情緒和態度。否則在晚年時會走得很不順暢,甚至有慘死的可能性。
黃軒透露,在生活中若看到某長輩頻發長輩文,並反覆提到某些話題時,可能意識到他們面臨生命衰退時出現了神經質的性格特徵。在這樣的情況下,則可以藉機與長輩溝通,不要輕易刪除他們的文字和圖片,而是要好好分享他們生命的價值觀。並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找機會帶長輩去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也就是Advanced Care Planning,簡稱為ACP。
透過ACP,可以完成「預立醫療決策」(Advance Decision, AD),讓長輩在生病時有明確的治療方針,並且讓他們可以在身心不適時感受到支持和安慰。
黃軒解釋,「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指意願人與醫療機構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團隊、自己的親屬或其他關係人進行溝通討論的過程。商討當意願人處於特定臨床條件、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可提供之適當照護方式,以及意願人得接受或拒絕之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
「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ecision, AD),則是預先表達,在符合特定臨床條件的情況下,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正式書面文件,依據衛生福利公告法定格式內容。
黃軒說明,在台灣,2000年6月台灣立法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主旨 是讓重症末期的病人可以有選擇安寧療護,不接受積極治療的權利,以維護自身的善終權。
2015年12月3讀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則希望賦予具備完全行 為能力的成年人,可經專業醫療團隊的充份諮詢後,書面立下拒絕維生治療與其後接受緩和照護的指示,當其進入特定醫療臨床情境時,便得以接受緩和醫療的身心照護,尊嚴離世。
《新頭殼》提醒您: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打生命線專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