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9日 星期五

心血管疾病

 許多民眾「聞癌色變」,但其實心血管疾病致死速度已經超過了癌症。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黃群耀指出,癌症已經逐漸慢性化,很多癌友是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而其中心肌梗塞是醫師最不樂見的情況之一,若突然出現左邊的胸前部位感覺疼痛或緊縮,喘不過氣、冒冷汗、呼吸困難,有頭重腳輕的感覺等疑似心肌梗塞癥狀,務必儘速就醫。

衛福部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鍾遠芳指出,根據國健署的國人十大死因統計,每10分7秒有一人死於癌症,但每7分34秒就有一人死於三高或慢性病相關疾患,足見三高與慢性病的致死風險不亞於癌症。

此外,鍾遠芳說,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風險中,「高血脂」很難自我監測、早期也往往沒有症狀,調查發現,20歲以上國人的高血脂盛行率達40%,但僅有25%有自覺,很多人即使在健檢報告中發現紅字,也都會看看就過了、沒有放在心上。黃群耀進一步指出,其實現在的癌症已經在逐步「慢性化」,很多癌友不是因為癌症本身死亡,而是因為心肌梗塞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尤其心肌梗塞是大家最不樂見的情況之一。

黃群耀指出,膽固醇是身體必須的物質之一,但當含量過高就可能出現沉積的情況,成為「動脈粥狀硬化」,使血管發生質變,產生血管狹窄、血流不順等情況,有時候則是心血管疾病造成管壁不均勻、部分血管破裂後造成血栓沉積,導致狹窄、循環量不足。

因此,黃群耀說明,心肌梗塞的諸多症狀多與心臟輸出量有關,比如頭暈、胸悶、盜汗、心悸、頭暈等,但也有些患者發病時沒有症狀出現,民眾的警覺性與病人到院前拖延時間長短,對於患者存活率和預後也有很大的影響,若身邊的人出現前述症狀,民眾務必即時提供協助。

國健署也提醒,民眾平時可以透過健康檢查來了解血脂數值,掌握自身健康狀況,血脂正常值建議,總膽固醇<200 mg/dl、三酸甘油脂<15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3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40 mg/dl;女性>50 mg/dl )。

另一方面,通過定期健康檢查、慢性疾病風險評估、良好的生活習慣、戒菸改善血脂異常等,都能即時掌握自身身體狀況,並加以治療或追蹤、調整,民眾務必善用相關資源,保護自己的健康。


心臟健康是吃出來的!風靡歐美「得舒飲食」預防心血管疾病


心臟健不健康,與吃下肚裡的飲食有很大關聯,不過什麼樣的飲食法,最有益心臟健康?美國心臟協會發表研究表示,多攝取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的得舒飲食,可以降低血壓,控制血脂。另外睡眠時間長短,也會影響到心臟健康,成人每晚理想睡眠是7到9個小時,睡太多或太少都不好。營養師夏子雯:「像莧菜的部分大家可以看到它是很翠綠的,那這樣子一個蔬菜的話,其實就可以對我們心血管有一些保護的作用,因為它裡面的一些植化素含量是很高的,甚至連這些小黃瓜其實也都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

綠色蔬菜吃越多,患心臟病的風險就越低,跟著營養師夏子雯來到傳統市場,水果攤前擺放藍莓、蘋果、奇異果等護心食物,都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營養師夏子雯:「其實要維持心臟健康的話,比較建議大家就是要多的蔬菜,然後適量的水果,像這樣一顆奇異果的話,就是等於一份的水果,所以一次的話,就可能是一顆,那一天就是二到四份的一個水果量就是剛好。」

另外得舒飲食,就非常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包含全穀物食品、低脂乳製品、蔬菜水果及堅果,在蛋白質攝取上多白肉,減少食用紅肉,天然的飲食療法,可以降低血壓,控制血脂。營養師夏子雯:「那其實像得舒飲食的部分,最主要是控制高血壓的飲食,那得舒飲食裡面的內容,可能像是一些,你要多吃一點全穀雜糧類,然後紅肉改白肉,然後多喝一點就是低脂牛奶,可是其實在這些飲食當中裡面,我們大家可以看到說,今天白肉選紅肉我覺得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民眾平常在挑選紅肉的時候,很常會選到飽和脂肪酸,有油花比例比較高的這些肉類,那油花比例比較高的時候,對我們心血管疾病的負擔,就會比較大一些。」

不過由於得舒飲食的設計,含有較高的鉀、鈣、鎂等礦物質,因此對於腎功能,有問題的患者,就不太合適。心血管疾病每年都會帶走不少人性命,在台灣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隨時自我監測,就變得相當重要。

記者劉彥萱:「想要知道自己的心臟好不好,歐洲心臟病學會的一項研究指出,爬樓梯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檢測方式。像我在60秒內爬完四層樓梯,代表心臟是健康的,但如果你花超過90秒的時間,代表心肺功能,可能出現問題。」爬樓梯能快速,增加心律,若心跳加快後,出現胸痛、胸悶等症狀,最好盡快找醫師諮詢。而正常成人休息時的心跳速率,每分60到100次,太快、太慢都要小心,另外心臟功能不佳的人,末梢血液循環較差。台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謂文:「那另外的自我檢測,你也看到你自己本身,你可以看你的手指跟你的腳趾,末梢循環好不好。那就是說有沒有可能你壓一下你的手指,從白色回到紅潤的這個速度,是在幾秒中之內就可以回到這紅潤的速度,如果你發現你的手指,越來越蒼白,有可能也是慢性的心臟功能的問題,在以往的研究來說的話,你會發現說,抬頭紋法令紋,這種皮膚如果暗沉皺摺增加的話,有可能跟血液循環有關,也跟這個心臟血管疾病有相關性的。」

林口長庚心臟內科系主任褚柏顯:「第一個是要看臨床表徵,看他有沒有胸痛,最常見的胸痛,在運動的時候覺得不舒服,有像東西壓到的,然後你休息一下就好一點。那另外一個常見的疾病,就是心臟衰竭,那心臟衰竭的話,就還有包含喘,然後腳會腫,然後可能會全身倦怠沒力,我想這是我們目前比較常見的。」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心血管健康,就連睡眠時間也息息相關,根據美國心臟協會報告指出,最佳睡眠時間是晚間10點到11點,以成人來說睡7到9小時,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低,12點後入睡風險則增加25%。顯示越晚睡,對於心血管健康都造成不良影響。

台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謂文:「一天當中睡眠,的確讓心臟有休息的機會,所謂的休息不是讓心臟停止跳動,心臟在這段時間他其實會進入比較跳動比較慢的情況。如果你晚上你睡不好的話,他心臟該休息的時候,不讓他休息,因為持續性的所謂的壓力的一個釋放,賀爾蒙的釋放,讓心跳一直處於亢奮的狀態的時候,久而久之增加心臟的負擔就會產生一些心臟方面的疾病。」心臟健康,不只是中老年人,需要時時注意,年輕人也務必提高警覺,均衡飲食定期健檢,及早預防,都能大幅降低致命危機。


魚油含有omega-3能促進心血管健康,所以像鯖魚、沙丁魚等魚類都被視為有益心血管保養、護心護腦的食物。但最近一項有趣的票選出爐,專家眼中最強「血管清道夫」食物第一名居然勝過吃魚,連常見顧血管聖品酪梨、醋都無緣爭冠,快來看看血管到底最希望你吃哪些東西?

提高血管力!專家票選「防血管阻塞」最佳食物排行榜

日媒《女性seven》為了瞭解專家心目中改善血液循環、提高血管力、防止血管阻塞的最強食物是什麼,特別找來20位營養師、醫學博士、教授、各科醫師等專家投票,在各類食物中被專家票選第一名的食物計5分、第二名計4分、以此類推,第五名則計1分。分數加總後,最終票選出「防止血管阻塞的食物排行榜」如下!

第十名(6分):醋

內科醫師佐佐木歐等人說明,醋的主要成分為醋酸,能降低血壓、內臟脂肪,對預防動脈硬化也有效果。雖然喝醋有改善血液流動的效果,但醋要注意別攝取過量,尤其是空腹食大量飲用未經稀釋的醋,可能導致腸胃不適。

第十名(6分):核桃

心臟科醫師梅津拓史表示,核桃同時含有能抗氧化的多酚,以及優良油脂Omega3脂肪酸、能抑制膽固醇氧化的維生素E,以及能緩和血糖波動的膳食纖維,大大為健康加分!

第九名(7分):麻薏

麻薏又稱埃及國王菜,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黃綠色蔬菜,除了是台中的在地美食,近年來也被引進日本開始大量栽培!營養師菊池真由子等人解釋,麻薏富含β-胡蘿蔔素、多酚、維生素E,能幫助去除活性氧類、抑制鹽份與膽固醇吸收,讓血管重返年輕,降低心臟疾病、腦中風風險;而且它富含水溶性及非水溶性膳食纖維,預防血壓上升、防止動脈硬化。

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院長井藤英喜也表示,麻薏的胡蘿蔔素含量在眾多蔬菜中名列前茅,具有延緩細胞老化、強健血管、黏膜的功效,是非常推薦常吃的蔬菜!

第六名(8分):南非國寶茶 

南非國寶茶又稱博士茶,因無咖啡因、無熱量,又能預防老化、生活習慣病的特性而受到矚目,也被認為能活化微血管、鞏固血管壁,日本金澤醫科大學副教授赤澤純代曾建議一天飲用3杯南非國寶茶。

哈佛大學客座教授、抗老專家、內科醫師根來秀行等人說明,南非國寶茶能活化血管內一種稱為Tie2的受體,Tie2主要是用來維持血管發育的重要遺傳因子,是強化微血管的必須物質,十分推薦民眾將喝南非國寶茶養成生活習慣。

第六名(8分):酪梨

營養師菊池真由子等人說明,酪梨有優良油脂油酸,更富含能抗氧化、預防動脈硬化的維生素E、防止血管老化的β-胡蘿蔔素、將多餘鹽分排出體外的鉀,推薦民眾定期食用酪梨。

第六名(8分):鰹魚

營養師堀知佐子等人說明,鰹魚富含DHA、EPA,有促進血液流動、維持血管健康的效果。此外,鰹魚還富含優質蛋白質,與幫助蛋白質代謝的維生素B6,列為超級食物當之無愧!

第五名(9分):肉桂

專長研究人體血管的大阪大學教授高倉伸幸等人說明,肉桂能活化血管細胞,特別可期待其維持微血管年輕的效果,是預防微血管老化變成「幽靈血管」的最佳對策!

第四名(15分):洋蔥

營養師望月理惠子等人解釋,洋蔥的香氣成分大蒜素增加血液中的好膽固醇、減少壞膽固醇;能抗氧化、防止動脈硬化的槲皮素也十分豐富;又富含膳食纖維,能抑制血糖急速飆升傷血管,是對血管非常友善的食材。

有「醫療雜學王」之稱的日本名醫秋津壽男也曾於日本健康節目《主治醫老實說》中公開,自己用洋蔥皮煮茶喝,至今喝了10多年,甚至一天會喝3杯,藉此攝取洋蔥皮中有助抗氧化、抗發炎、調節免疫的槲皮素,讓血管保持年輕狀態!

第三名(20分):沙丁魚

心臟科醫師野田泰永等人說明,沙丁魚中富含EPA,有預防血液凝固、促進血液流動的效果,推薦以罐頭食品輕鬆攝取。沙丁魚因為屬於較小的魚類,和大型魚類相比,受海洋污染的影響較小也是優點之一。

第二名(21分):鯖魚

立命館大學運動健康科學院教授家光素行說明,鯖魚的DHA、EPA有增強血管彈性、預防血栓的效果,對預防腦梗塞、心肌梗塞非常有效。這些Omega3脂肪酸還能提升代謝,也非常推薦在意肥胖的民眾食用,建議以蒸煮等方式料理,避免油炸。

第一名(29分):納豆

你猜到了嗎?日本20位專家們所票選,「防止血管阻塞食物排行榜」中排序第一的食材就是納豆!心臟科醫師梅津拓史等人說明,納豆激酶能溶解形成血栓的纖維蛋白;由於納豆的原材料為大豆,富含大豆異黃酮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經發酵製成那道後該效果更加分;大豆異黃酮、皂素、植物固醇能改善血液流動,防止血管受傷。






腦血管狹窄有類中風症狀、頸動脈狹窄易頭暈或暫時失憶

不過其他部位的血管狹窄,可能就有症狀了。林謂文表示,心臟通到全身如頭部、四肢、臟器等的血管發生狹窄會有不同症狀。如果是腦部的血管狹窄,可能會出現暫時性腦缺血、類似中風的症狀,如果是頸動脈狹窄,很多患者會有頸部痠痛、頭暈、突然失憶、暫時失去意識等症狀,如「竊血症候群」。

如果是通往腸道的腸繫膜血管狹窄引起腸缺血,可能出現腸絞痛等,如果是腎動脈狹窄,可能會引起高血壓和腎功能出問題。而腳也是血管狹窄最容易出問題的部位,常見的周邊血管狹窄,常引起間歇性跛行,走路走一走就會痠、麻,必須要休息以後才能再走,這就是因為腳血管無法供應腿部肌肉足夠血氧引起麻痛引起。血管狹窄到底要不要放支架、要如何治療?鄭弘儀冠狀動脈最狹窄處達69%,林謂文說,這屬於灰色地帶。通常心血管狹窄的定義上,狹窄達30%以下被認為是可以忽略的,30%到50%為不具意義的冠狀動脈問題,狹窄50%以上是有意義的狹窄,狹窄到70%以上需要裝置血管支架。69%在裝與不裝的邊緣,很多人對於要做心導管手術有疑慮,不願意放支架的話就是積極控制血脂。

尤其是LDL,如果有心血管疾病的人,LDL控制得愈低愈好,無症狀者要降到70mg/dl以下,如果有心絞痛、胸悶胸痛或心肌梗塞症狀者要降到55mg/dl以下。LDL控制愈低,狹窄的血管有機會重回彈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