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3日 星期六

HPV HIV感染

 全球約有4.5%癌症與HPV感染有關 !具有高度傳染性的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不論男女一生感染機率高達80%,大多數的HPV感染會自行清除,若長期持續感染且無法自行清除,可能導致HPV相關癌症與疾病。據統計,全球約有4.5%的癌症與HPV感染有關,除了熟知的子宮頸癌,HPV持續性感染也可能導致頭頸癌、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以及生殖器疣(菜花)等。

根據國健署最新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全台灣平均每天約有2人死於子宮頸癌,位居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第八位;頭頸癌則高居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三位、男女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五位,且研究發現台灣的HPV相關頭頸癌發生比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然而民眾對HPV常有錯誤迷思,以為HPV僅與女性有關,或是單一性伴侶就不會感染,因此輕忽HPV可能帶來的威脅。對此,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共同推動「HPV衛教友善診所計畫」,持續協助婦產科、家醫科、小兒科、耳鼻喉科以及其他相關科別診所提升HPV衛教諮詢品質。HPV衛教在台灣推廣多年,相關預防資訊在網路上紛雜、真假難辨。開業婦產科醫師郭怡廷表示,台灣民眾對於HPV常有以下迷思,如:感染HPV一定是因為性生活豐富 、HPV跟男性無關等;根據美國流行病學研究推估,約每2對單一性伴侶的情侶或夫妻就會有1對感染HPV,只要有親密接觸,就算你是單一性伴侶也有近6成感染機率。「如果你一生中累計3-6位性伴侶,感染HPV的風險甚至會高達9成左右。」

郭怡廷分享,臨床上有個每年會來做抹片檢查的年輕媽媽,才28歲就被診斷出菜花,當下她真的很懊悔沒早點採取預防行動。另,男性也可能因HPV感染引發頭頸癌,統計發現,台灣男性頭頸癌發生率約是女性的10倍。鼓勵大家做好HPV預防三關鍵:男女依醫囑施打HPV疫苗、女性定期抹片檢查、安全性行為。幫助保護自己也保護人生裡重要的另一半。為了提升HPV衛教資訊的可近性並消除民眾對於HPV的誤解,台癌今年特別推出圖像式HPV衛教小卡外,自9月15日起至10月14日也攜手人氣插畫家「怪奇事物所」推出「HPV衛教友善診所限定列車」也在台北捷運板南線正式啟航,邀請民眾與其筆下原創角色「所長」一起來認識HPV衛教友善診所標章。



有未經證實消息指出,中國知名男演員、自導自演軍事電影《戰狼》系列而走紅的吳京,疑患愛滋風波於近日鬧得滿城風雨,社群媒體中有消息稱「近百女星人人自危」,並直指這「戰狼傳播鏈」一傳十,十傳百,甚至預料會傳到「官太太」們身上,並引發官員們遑遑不可終日。有網友諷刺,現在中國娛樂圈、官場形勢複雜,「貴圈太亂了!」

中國輿論近期再傳包括 24 歲偶像歌手蔡徐坤、男演員徐凱及女演員金晨等,疑似也都患上 HIV,不過這些消息都未經證實。

對此,著名反中博主「羅翔」於「X」(原推特)上發文諷刺 :「繼吳京之後再度曝出的幾位中招愛滋病的明星!這下中共國的官太太們坐不住了!官老爺們也驚的雞飛狗跳了!官老爺們的小蜜也著急了?小蜜們養的小白臉們也遭殃了!小白臉們的女朋友們也完蛋了!這個已經形成了連鎖反應模式」。中國網媒《財經早餐》聯合創始人張程棟 1 月 31 日於微博發文指,有不少中國明星至醫院檢查 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可能感染造成愛滋病),人心惶惶。他表示,有明星得了 HIV,「而且男女都有,大好的生命因為慾望不自愛而失去。」

早先爆料透露 :「這位男演員前途看好,個性高傲,經常仰賴助理幫忙約會女性,過著極度放縱的生活,「最近他踩大雷了,他去年約會過的一個女生突然爆出了患上愛滋病的消息,目前事情在他們那個小圈子裡都發酵開來了,現在他也是急得很,已經連夜借用助理的名頭去醫院做檢查,生怕自己也中招。」

而後有網友爆料,浙江省金華市中,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影視基地之一橫店鎮,有男星感染愛滋,目前正於北京醫院治療中,更直指這位男星就是吳京。另外一位疑似就在醫院工作的網友稱,2 月 6 日當天,「院裡接了個 HIV 陽性病人,小半個病區都被清空了,只服侍這一病人,還以為是哪個官,沒想到居然是娛樂圈的大明星。」

先前研究顯示,過去 20 年間,中國 HIV/AIDS 流行率逐年上升,從 2002 年的 1.09/10 萬人,攀高至到 2021 年的 79.62/10 萬人;從 2002 年累計 85 萬人,到 2023 年 1 月的約 104.5 萬。有專家質疑,北京當局對外聲稱其愛滋病感染、死亡率均低於全球平均水準,然而因感染者多為偏遠地區的老農民,因此真實擴散情況或許比檯面上嚴峻的多。

2023年9月19日 星期二

斷食善終

 76歲知名兩性作家黃越綏日前因胃痛做切片化驗,懷疑自己罹患胃癌。她現在對生死已看淡,決定「斷食善終」走完人生最後一路。怎料,最新健檢病況出爐,黃越綏竟交代後事,「看遠一點終究要死。」黃越綏日前因為胃痛到醫院照胃鏡檢查,卻發現有病徵,只好做切片化驗,而她也決定斷食善終,「人生病到底就是承接死亡,所以當你的心理建設準備就緒後,生理的痛楚就是一種介於折磨和解脫間的共生關係。」對生死看得淡然。黃越綏近日上節目《震震有詞》指出,她有2顆膽結石,而且還頗大顆的,一顆1.9公分,另一顆則是1.8公分,醫生說目前沒有癌的症狀,只是發炎而已,但無論如何「沒有影響我活下來的樂趣」。黃越綏甚至交代後事,豁達地向小孩、員工說,自己未來若罹患癌症,「如果敢勸我去做化療,子女『除籍』,員工革職」,她就是主張斷食善終,「3個禮拜餓死,然後輕輕鬆鬆的,也沒有留太多大病跟小病給家人找麻煩,就走了。」

黃越綏對生死看得相當灑脫,還豁達說著。「看遠一點終究要死嘛,我已經76歲了,反正也是風中燭,一個跌倒或者一個怎麼樣,我就走了,反正我都先交代,我不願做哪些治療,我打算怎麼死。」對生死看得很開。


人的生命就是一個周期生老病死,對任何人來說都一樣,其實有更多人面臨家人來到生命末期,要如何善終!這對許多家庭來說是一個很沉重的事情,關鍵在於病人生命末期,有可能出現厭食現象,也不代表病人不想進食,而是病人的身體狀況,讓他沒有食慾,醫療團隊應適當調整病人,攝取營養目標,遇到是否插鼻胃管等重大醫療決策時,可詢問病人當下的意見或病人清醒時,曾清楚表達的意見,站在病人角度,或許可做出最好的決定!TVBS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斷食善終議題提到臺灣即將邁向超高齡的社會,老人與長照議題,事實上不斷被提出來,而且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因此善終其實也一直被重視,是不是要透過斷食來執行善終也是可以提出來討論。」

市立聯醫中興院區消化內科醫師謝文斌:「現在就遇到一些末期的病人,像一些癌症的病人,就是在生命的末期,其實有時候,我們其實不用有太多的食物啦,因為大家都會希望說啊,多吃一點多吃一點就多一點營養,但其實像這些末期的病人,他有時候,他不需要像我們一般人那麼多的營養,有時候你檢查過多的飲食,反而會造成她的不舒服。」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姚建安:「多年來,觀察末期病人狀況,認為斷食善終顧名思義,就是什麼都不吃的啊,讓他這樣就走了,那以為這樣子就可以解決所有的痛苦,就是提早縮短生命的意思,那這個事實上不容易做到啦,我們也不常見。這個臨床上面常常就是非常非常不舒服的病人,他會提出這樣子的要求,他希望我不吃 縮短生命,我是不是可以減少對別人的負擔,然後身體上不舒服,是不是可以早點結束,跟現在所講的這個安樂死,好像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往往不容易,因為我們國人的習慣是民以食為天。這要做真的不容易,這個整個家族的討論起來,真的是一個很大的一個挑戰。」

事實上臨床醫師舉例曾遇到癌末病人,想要善終,可是意識相當清楚,如果執行斷食,病人會不會被餓到變痛苦,因此善終這件事情是要審慎,由醫病雙方持續謹慎溝通。

彰濱秀傳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蕭立偉:「畢竟台灣現在沒有安樂死這個選項,所以說經由斷食來選擇善終,就是個人意願的一個執行,那其實會建議大家不妨跟你的醫師,做一個諮詢,或者是您的家人的醫師去做一個諮詢,病人適不適合選擇這樣子的一個善終方式,因為就像過往我們大概可能跟家屬的心是一樣的,不忍心他受苦,可是是不是這位家屬,就適合這樣子的一個善終法,其實要列入考慮的。」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姚建安進:「一般的文化傳統上面民以食為天,就台語叫做吃飯皇帝大,吃東西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完全都不吃對病人啊,它可能有遇到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就是非常非常不舒服,不想增加別人的痛苦。」

市立聯醫中興院區消化內科醫師謝文斌:「應走進一個漸進式的方式,然後讓它順順地離開這樣子,那我們的病人也會過得比較舒服,順順的方式讓大家都有一個平靜的方式,讓他緩慢離開這樣子。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提到不加速,也不延長死亡的過程,盡量在末期病人身體心理靈性上,能夠得到平安。」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姚建安:「病人能夠緩解他痛苦,家人能夠悲傷得到撫慰,生死兩相安啊,我想這個才是最恰當的一個自然死啦,所以所謂自然死是世界衛生組織所提倡的,我們期待是這樣子的一個自然死,而不是經過加工之後,加速他死亡的一個。這個斷食療法某方面,這個也是從醫療的一個加工的方式,這個事實上是不適合醫療的常規,也不合法律,更不符合國情。」在病人生命末期,有可能出現厭食現象,也不代表病人不想進食,而是病人的身體狀況,讓他沒有食慾,醫療團隊應適當調整病人,攝取營養目標,遇到是否插鼻胃管等重大醫療決策時,可詢問病人當下的意見或病人清醒時,曾清楚表達的意見等,站在病人角度做出最好的決定。

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

傷口造口臨終

臨終預兆是真的嗎?美國洛杉磯一名負責臨終關懷的護理師茱莉(Julie McFadden)透露,通常人在臨終前6個月,通常會感到疲倦、昏昏欲睡、食量減少等,而通常在死亡來臨的前夕,喉嚨會發出詭異的「嘎嘎聲」。

據《紐約郵報》報導,一名洛杉磯負責臨終關懷得護理師茱莉(Julie McFadden)透露,人在臨終前的6個月,會開始感到倦怠、想睡,食量也會隨之減少。前3個月會出現喪失力量、衰弱的跡象,就連出門也變得困難,食量變得更少,且開始覺得嗜睡。

在死亡前1個月,有的人會開始出現幻覺,可能會看見死去的親人。茱莉坦言,「但是當人們開始出現異象時,他們『距離死亡還有一個月』」。茱莉接著透露,在最近死亡時,人通常會失去意識、好幾天不吃不喝,並且會大小便失禁。

而在死前最明顯的狀況就是,喉嚨會發出詭異的嘎嘎聲,茱蒂解釋,這是由於唾液聚集在喉嚨後方,而呼吸的過程通過唾液,才發出的聲響。另外,也有一類人會突然「迴光返照」,不僅腦袋變得十分清楚,還突然能行走、感到飢餓。



一名越南老翁,因為大腸癌在當地進行手術後拉了個迴腸造口,由於迴腸造口的糞便型態比較稀、水水的,很容易浸濕皮膚,沒想到越南的醫護人員竟然教老翁以乳膠手套套在造口上,導致病人每天痛得哀哀叫,過了九個月,因老翁女兒是台灣媳婦,他要來台探親,更令我方醫護人員驚訝的是,老翁居然真的套著乳膠手套搭飛機來台灣!抵台之後,老翁依然每天疼痛難耐,他的女婿看不下去將他帶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尋求協助,當醫護人員第一眼看到老翁造口景象時覺得不可思議,經由直腸外科醫師檢視完病人的造口後,將個案轉介給傷造口護理師進行後續照護。在腸腸久久協會舉辦的健康講座當中,造口師郭晏彤分享了這個案例,她說當時在門診看到這位老伯的傷口真的很傻眼,也好奇問了病人女婿:「為什麼在當地不尋求醫院協助?」沒想到老翁女婿的回答更出人意料,原來老翁在當地已經去過醫院,但醫師只跟病患說:「你已經是癌末了,沒剩多少時間,這樣就好。」但郭晏彤認為,每位病患不管是活動自如,還是行動不便,甚至在生命走到盡頭闔上雙眼前,醫護人員都應該要努力維持病人的生活品質及尊嚴,而非草草了事。因此造口師除了幫老翁進行專業的造口處置,也指導家屬如何正確貼造口袋,過程中阿伯不停用越南話讚嘆台灣的醫療技術及醫護人員真的很棒。經過三個月的持續治療,病患成功關閉造口回到越南。藉由這樣的案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部長柯道維也提醒大腸直腸癌的病友,不要因為害怕要做造口而拒絕開刀治療,並非所有個案都需要做造口,而且在配合醫囑的狀態下,造口不僅不會影響日常生活,未來也會有關閉的可能性,正向面對、積極治療才能打下漂亮的一仗。





醫藥記者蔣志偉:「隨著醫學發達,國人平均餘命逐年增加,活得老不稀奇,但能不能活得健康、活得精彩這更重要吧,隱藏在社區內的照護者與被照護者,都被壓得喘不過氣,事實上在長照實際場域中,強化高齡者社區安全防護,與居家醫療、改善高齡者社區環境,非常重要。」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張志豪:「感覺上還是沒有長滿啦對,那這些組織還是的讓它長滿啦,你不讓它長滿你也沒辦法收斂(密合)起來。」 71歲何先生診斷出B細胞淋巴癌和出血性腦中風,醫師透過視訊看診方式,了解壓褥瘡傷口狀況,發現傷口癒合情形不佳,因此每周增加居家訪視1次,加強病人傷口視訊診療,同時量身訂做傷口照護計畫。 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張志豪:「以目前推動的經驗來看,我們的視訊的一個醫療的話,主要是在於壓褥瘡的一個照顧,我本身是一個顯微手術的醫師,所以我對壓褥瘡的處理的話,相當有經驗,所以我們就使得讓我們的護理師到病人的家裡,然後使用視訊的方式來,對於這些壓褥瘡的話,經由我的一個建議,使得這個壓褥瘡的照顧得到很明顯的一個改善。」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醫務秘書/醫師徐愫萱:「這幾年來,人口高齡化越來越嚴重,其實在北海岸四區高齡者,失能臥床的人,越來越多,所以社區對這樣居家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成大醫院個管師陳羿華:「你的手舉起來一下。」 高齡長輩認知功能障礙啟動長照服務!高齡93歲楊爺爺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攝護腺癌,再加上有認知功能障礙、兩個月前第二次確診新冠肺炎後,至今身體功能及活力急速下降,嗜睡沒有胃口、衰弱無力不講話,這讓家屬非常擔心,除了原本的居家醫療外,醫院連結一週一次的長照服務,個管師主動到府除了關心楊爺爺身體狀況,就連楊奶奶也一併評估照護。 86歲楊奶奶兩眼黃斑部病變,高血壓暈眩症雙膝人工關節置換術後,行動緩慢! 成大醫院長期照護組副組長/護理師李逸軒:「從住院出院到急性後期,或是到居家長照,或者是社區基層醫療,我們這過程中的服務是不間斷的,那透過很優秀的個管師,他可以去連接這些資源,這些不同專業的團隊,大家一起來解決在家裡面遇到的問題。」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居家護理師vs.家屬:「因為它旁邊紅紅的對啊,還沒好。」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師:「正常來說一般傷口,大概一週就好。」 91歲王爺爺因為罹患失智症,四年前突然中風導致無法自理更無法進食,必須插著鼻胃管,除了靠家人還有醫院會派人定期進行居家照護,目前狀況都還算穩定。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醫師施銘峰:「四五年前,就開始做一個所謂的居家照護這樣子,那目前家人的照顧啦,加上有外傭,整體的照護品質算是不錯這樣子。那不過說起來比較可惜的是就是說,因為病人他其實年輕的時候,可能因為一些生活壓力,這個作息包括抽菸、喝酒等等的,導致他年紀大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會有,這一些失智。」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居家的訪視,過去很辛苦,到不同的地方在家裡面提供醫療服務,現在隨著這個數位化時代的來臨,很多的監測,很多的檢查,我們會繼續的導入,讓這些高齡長照的患者在家裡面,也可以接受到跟醫院一樣等級的服務,這就是所謂政府,也正在推動的HospitalatHome,在家住院這樣子的概念。」 社區長照創新服務,逐步導入智慧醫療輔具或者是資訊系統,期盼能讓照護可以變得更輕鬆,更容易。其實長照是每一個人都會面臨到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要讓長者健康老化,活得有尊嚴。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元宇宙手術模擬平台

 [NOWnews今日新聞] 約好專訪的這天晚上,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才剛下手術台,完成運用「元宇宙手術模擬平台」技術治療的第3例病患,他一坐下就興奮地解說什麼是「元宇宙手術模擬平台」。陳晉興形容就好像打造「另一個你」,只是這個人是虛擬的,看得到、摸不到,卻有助於醫師進行術前模擬、醫師與醫病溝通,大大有益處。

37歲的病患唐小姐僑居美國,因右上背部疼痛及右手臂痠麻,在美國診斷出右側胸壁頂端靠近肩關節處,有一顆直徑5.1公分的纖維樣瘤,侵犯到右側第一到第三肋骨,而腫瘤旁緊貼著通往右手的鎖骨下動、靜脈及臂神經,美國醫師評估手術非常困難,還有右手癱瘓的風險。

所幸,唐小姐回國後,在台大醫院應用「元宇宙手術模擬平台」治療下,精準切除腫瘤,且未損傷任何神經血管,術後順利恢復,不僅沒有右手癱瘓無力的後遺症,而且還能夠照常彈奏鋼琴、開車接送小孩,成為該平台成功治療的首例病患。陳晉興分享,現今X光、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等影像學檢查被廣泛應用於術前評估及病情解釋,然而這些初階影像在電腦螢幕上都是二維顯示,倘若病患病情困難複雜,對於不同專科的醫師、團隊成員,或是病患、家屬都不容易理解,即便是列印成3D模型,需要7到14個工作日,且造價昂貴,每個人需要花費約25萬元,不是每個病患都能負擔得起。因此台大醫院進行「元宇宙手術模擬平台」計畫,將病人的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影像,即時轉換為3D情境,元宇宙中就會出現一個虛擬的人體,並呈現出病灶及周圍構造組織的關聯性,還能夠進一步對不同的器官組織進行層層解析,或使用不同的視角觀察,陳晉興說,「它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數位孿生器官』,就好像製作另外一個你,只是這個人摸不到,是虛擬的,但是你看得到。」花費只需要大約3萬元,生成模型只要數小時,就能與死神拔河搶命。

至於採訪這天,陳晉興剛完成應用「元宇宙手術模擬平台」的第3例手術,他告訴記者,這名病患年僅28歲,已結婚還未生子,體內有一顆10多公分的脂肪惡性肉瘤,開刀治療死亡率很高,大約10%至20%,想透過質子治療或重粒子治療也沒辦法,該病患正是因為看到報章媒體報導台大醫院有元宇宙手術模擬平台,「特別指明」要用這項技術,手術最後只花了4小時就成功完成,這也讓陳晉興更加堅信,元宇宙手術將是外科未來的趨勢。「老師很厲害,不代表學生很厲害,也不代表病人就會懂。」陳晉興說,做手術隨時都可能發生病人死亡或是醫療糾紛,醫師必須讓病患知道可能產生什麼併發症、醫師會如何做等資訊,這個模擬平台可以協助醫師解釋病情,對於跨科別的醫療團隊溝通也有幫助,讓不同領域的醫療從業人員都可以更熟悉手術流程,「可能本來我們已經90分,這樣我們就可以增加到95分的把握,甚至還可以做成教案傳承經驗。」

對於台灣元宇宙醫療的發展進程,有許多人會擔憂,部分醫事人員人力是否會被科技取代?對此,陳晉興強調:「再先進的科技也沒有辦法取代專業。」這些科技技術只是提供更多資訊輔助,就像是GPS導航,提高安全性,但如果GPS指錯路,醫師也是要自行判斷,這無法取代外科醫師的經驗能力,「AI不能取代最頂尖的醫療!」

2023年9月7日 星期四

X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發生在脊椎的腫瘤,絕大多數是由,其它地方轉移過來的惡性腫瘤細胞造成,隨著這些腫瘤在椎體或椎骨內生長,可能會造成疼痛、脊椎骨折或脊椎不穩定。」

臺北榮總脊椎外科主治醫師林希賢:「腫瘤也可能直接壓迫附近的脊髓或神經根造成神經功能受損,臨床上常見的症狀可能由,單純的背痛夜間痛,明明沒活動卻痛到醒過來,甚至肢體手腳疼痛感覺異常或肌肉無力,大小便功能受影響等等。」

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許詠鈞:「除了痠痛之外,下肢無力又變得更加的一個嚴重,所以我們就會幫他排檢查,那在檢查的過程中就是發現到這個腫瘤,這個腫瘤因為已經有一個神經上的一個壓迫,所以我們就幫他安排就是,減壓跟固定的一個脊椎的一個手術,並且還有脊椎上面轉移的腫瘤的一個切除

高醫岡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蔡政宇:「那治療的部分手術方面分爲前開跟後開那前開一般我們是所謂微創,顯微微創的手術那後開的部分就是以骨頭剪開做一個骨頭的固定神經的減壓為主,手術的併發症其實相當的少所以請一般的民眾不用太擔心。」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脊椎腫瘤的診斷方式以影像學檢查為主,包括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和X光等,此外還需要採集腫瘤組織做細胞活檢,幫助釐清細胞來源與確定有效的藥物治療。」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許詠鈞:「開始有四肢的一個無力,或者是一些感覺麻痛的一些異常,或者是他本身就是還有一些大小便失禁的一些狀況的話,你心裡就要有所警覺,它可能並不只是單純的,就是可能肌肉或是關節的一個痠痛,它可能是更進一步,可能是更嚴重的,腫瘤的一個脊椎的,一個轉移的一個部分

臺北榮總脊椎外科主治醫師林希賢:「過往出現脊椎轉移惡性腫瘤時,存活中位數大約六個月,隨著醫學發展內科藥物治療進步,及外科手術技術進步,存活中位數已大幅提升,以肺癌來說甚至超過好幾年,因此如果有癌症病史的病患,出現新的背痛或肢體痛症狀持續且日漸惡化,且此疼痛症狀與活動無關,以及症狀在晚上變得更糟,建議及早專科醫師檢查早期治療。」








急診醫師柯世祐在節目《醫師好辣》警告雙腳拖著走路,有可能是腫瘤壓迫,他提到,這名50歲患者與家屬到急診室向醫生表示「走路跌倒」,但柯世祐翻閱病例發現,該患者5天前才摔倒就醫過,但當時沒有骨折,照X光看似無礙,因此再追問患者何時開始出現容易跌倒的情況,家屬一時無法確定,只隱約記得2、3個月前發現他走路有點偏。患者現場起身走路,雖然不痛,但只能一直緊握著輪椅,手部力氣穩定,雙腳卻拖著無法抬起。柯世祐推估患者可能是腰椎病兆,因此進一步檢查,在X光下照出異常陰影,後續再做電腦斷層時,驚覺腰椎第四第五節的位置有顆腫瘤,並且往後壓迫到神經,才導致兩邊腳掌無法發力上抬,所以走路只能一直拖行,最後經核磁共振證實為癌細胞,甚至已經發生轉移、算是癌症末期。

該名患者最後轉往腫瘤科治療,柯世祐再追蹤病例發現他是大腸癌,而且肝臟也有小的結節、脊椎也轉移了。他也勸告眾人,有時候走路拖地要警覺,尤其是雙側症狀,還越來越嚴重的情形,可能就不是單純肌肉骨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