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9日 星期二

斷食善終

 76歲知名兩性作家黃越綏日前因胃痛做切片化驗,懷疑自己罹患胃癌。她現在對生死已看淡,決定「斷食善終」走完人生最後一路。怎料,最新健檢病況出爐,黃越綏竟交代後事,「看遠一點終究要死。」黃越綏日前因為胃痛到醫院照胃鏡檢查,卻發現有病徵,只好做切片化驗,而她也決定斷食善終,「人生病到底就是承接死亡,所以當你的心理建設準備就緒後,生理的痛楚就是一種介於折磨和解脫間的共生關係。」對生死看得淡然。黃越綏近日上節目《震震有詞》指出,她有2顆膽結石,而且還頗大顆的,一顆1.9公分,另一顆則是1.8公分,醫生說目前沒有癌的症狀,只是發炎而已,但無論如何「沒有影響我活下來的樂趣」。黃越綏甚至交代後事,豁達地向小孩、員工說,自己未來若罹患癌症,「如果敢勸我去做化療,子女『除籍』,員工革職」,她就是主張斷食善終,「3個禮拜餓死,然後輕輕鬆鬆的,也沒有留太多大病跟小病給家人找麻煩,就走了。」

黃越綏對生死看得相當灑脫,還豁達說著。「看遠一點終究要死嘛,我已經76歲了,反正也是風中燭,一個跌倒或者一個怎麼樣,我就走了,反正我都先交代,我不願做哪些治療,我打算怎麼死。」對生死看得很開。


人的生命就是一個周期生老病死,對任何人來說都一樣,其實有更多人面臨家人來到生命末期,要如何善終!這對許多家庭來說是一個很沉重的事情,關鍵在於病人生命末期,有可能出現厭食現象,也不代表病人不想進食,而是病人的身體狀況,讓他沒有食慾,醫療團隊應適當調整病人,攝取營養目標,遇到是否插鼻胃管等重大醫療決策時,可詢問病人當下的意見或病人清醒時,曾清楚表達的意見,站在病人角度,或許可做出最好的決定!TVBS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斷食善終議題提到臺灣即將邁向超高齡的社會,老人與長照議題,事實上不斷被提出來,而且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因此善終其實也一直被重視,是不是要透過斷食來執行善終也是可以提出來討論。」

市立聯醫中興院區消化內科醫師謝文斌:「現在就遇到一些末期的病人,像一些癌症的病人,就是在生命的末期,其實有時候,我們其實不用有太多的食物啦,因為大家都會希望說啊,多吃一點多吃一點就多一點營養,但其實像這些末期的病人,他有時候,他不需要像我們一般人那麼多的營養,有時候你檢查過多的飲食,反而會造成她的不舒服。」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姚建安:「多年來,觀察末期病人狀況,認為斷食善終顧名思義,就是什麼都不吃的啊,讓他這樣就走了,那以為這樣子就可以解決所有的痛苦,就是提早縮短生命的意思,那這個事實上不容易做到啦,我們也不常見。這個臨床上面常常就是非常非常不舒服的病人,他會提出這樣子的要求,他希望我不吃 縮短生命,我是不是可以減少對別人的負擔,然後身體上不舒服,是不是可以早點結束,跟現在所講的這個安樂死,好像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往往不容易,因為我們國人的習慣是民以食為天。這要做真的不容易,這個整個家族的討論起來,真的是一個很大的一個挑戰。」

事實上臨床醫師舉例曾遇到癌末病人,想要善終,可是意識相當清楚,如果執行斷食,病人會不會被餓到變痛苦,因此善終這件事情是要審慎,由醫病雙方持續謹慎溝通。

彰濱秀傳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蕭立偉:「畢竟台灣現在沒有安樂死這個選項,所以說經由斷食來選擇善終,就是個人意願的一個執行,那其實會建議大家不妨跟你的醫師,做一個諮詢,或者是您的家人的醫師去做一個諮詢,病人適不適合選擇這樣子的一個善終方式,因為就像過往我們大概可能跟家屬的心是一樣的,不忍心他受苦,可是是不是這位家屬,就適合這樣子的一個善終法,其實要列入考慮的。」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姚建安進:「一般的文化傳統上面民以食為天,就台語叫做吃飯皇帝大,吃東西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完全都不吃對病人啊,它可能有遇到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就是非常非常不舒服,不想增加別人的痛苦。」

市立聯醫中興院區消化內科醫師謝文斌:「應走進一個漸進式的方式,然後讓它順順地離開這樣子,那我們的病人也會過得比較舒服,順順的方式讓大家都有一個平靜的方式,讓他緩慢離開這樣子。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提到不加速,也不延長死亡的過程,盡量在末期病人身體心理靈性上,能夠得到平安。」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姚建安:「病人能夠緩解他痛苦,家人能夠悲傷得到撫慰,生死兩相安啊,我想這個才是最恰當的一個自然死啦,所以所謂自然死是世界衛生組織所提倡的,我們期待是這樣子的一個自然死,而不是經過加工之後,加速他死亡的一個。這個斷食療法某方面,這個也是從醫療的一個加工的方式,這個事實上是不適合醫療的常規,也不合法律,更不符合國情。」在病人生命末期,有可能出現厭食現象,也不代表病人不想進食,而是病人的身體狀況,讓他沒有食慾,醫療團隊應適當調整病人,攝取營養目標,遇到是否插鼻胃管等重大醫療決策時,可詢問病人當下的意見或病人清醒時,曾清楚表達的意見等,站在病人角度做出最好的決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