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腸道(腸漏)

或許有人覺得「只是有點發懶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這麼想就太輕率了。

腸漏引起的慢性發炎的確不像急性發炎那樣,會引發劇痛或高燒,症狀平靜到不會讓人覺得有必要上醫院,但這個「平靜」正是問題所在。

在你感覺到「最近好像有點累」的時候,異物就已經循環至全身,一點一點地慢慢傷害各個器官了,就像是低溫燙傷一樣。等你發現時已經嚴重受損,而且身體各個部位都在發炎,逐漸傷害細胞和組織,直到某一天變成「疾病」發作。

如果肝臟受損,疲勞和倦怠感會更加嚴重,放著不管就會形成慢性肝炎,繼續惡化則會變成肝硬化。

如果腦部發炎,就會造成腦細胞萎縮,進而導致失智症。除此之外,腸漏也與糖尿病、動脈硬化、癌症等疾病有關,詳情後面會再說明。如果你莫名地持續感到疲勞或倦怠、發低燒的話,可能就有腸漏的疑慮。腸漏和許多疾病有關,不只是癌症、急性心肌梗塞、腦血管疾病這三大疾病,還要再加上高血壓、糖尿病、肝病、腎病、慢性胰臟炎,可能與這八大生活習慣病有密切關聯這一節要談的是容易引發後續各種疾病的糖尿病、動脈硬化,以及癌症。我們先來看糖尿病。

碳水化合物在消化後會變成葡萄糖,葡萄糖被腸道吸收後會進入血液裡,稱作「血糖」。為了穩定代表血糖濃度的血糖值,胰臟會分泌胰島素。胰島素會作用於肌肉、脂肪組織和肝臟,促進糖的吸收。

當胰島素分泌量減少時,「胰島素抗性」就會升高,使得胰島素無法充分發揮作用,引起血糖值居高不下的疾病,這就是「第二型糖尿病」。

第二型糖尿病的成因和治療方法,都和胰臟分泌胰島素的細胞損壞所引發的第一型糖尿病大不相同,第二型好發於中老年人,原因包含年紀增長、飲食過量、肥胖、運動不足、壓力。

腸內菌叢對第二型糖尿病的直接影響,在2006年已經過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科學實證※1。之後,也確定了益菌代謝出的短鏈脂肪酸,對於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性。此外,如前文所述,我們團隊讓肥胖的實驗鼠和吃高脂肪飼料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鼠攝取益菌(布勞特氏菌),成功抑制了肥胖和動脈硬化會因年齡增長、肥胖、高脂血症、吸菸、運動不足等危險因素疊加而提高發病風險,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血液中的膽固醇。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腸漏對「血管」造成的不良影響與腦梗塞、腦出血、心肌梗塞

動脈硬化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是指「動脈變硬」。失去彈性的血管變得脆弱而破裂出血,或是堵塞導致血液循環不良,才會引發嚴重的疾病。

動脈硬化會因年齡增長、肥胖、高脂血症、吸菸、運動不足等危險因素疊加而提高發病風險,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血液中的膽固醇。所謂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堆積在血管內,會在血管壁上形成隆起的「斑塊」。這個斑塊會使血管流量變少、血壓上升、血管硬化,進而引發血管問題。

「低密度脂蛋白」是形成細胞膜和荷爾蒙的材料,是血液裡的基本成分,一旦數量過多而氧化成為﹁壞膽固醇﹂後,通常會被在血液中巡邏的免疫細胞當作有害物質處理掉。因此,在健康狀態下,血液裡的壞膽固醇並不會造成問題。但是,當腸漏導致有害異物在血液中循環、引起其他部位發炎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免疫細胞會疲於處理累積在血液裡的壞膽固醇,於是血管的斑塊增厚,對血管整體的影響更加惡化。這就是為什麼腸漏會加重動脈硬化的原因。

有肥胖、高脂血症等危險因素愈多的人,腸漏的不良影響就愈大。

全身各個動脈都可能會發生硬化,特別可怕的是腦動脈和心臟的冠狀動脈,腦動脈硬化會引發腦梗塞或腦出血,心臟冠狀動脈硬化則會引發心肌梗塞。這些都是攸關生命的重大疾病。既然預防、改善腸漏就可能避免這些疾病,那麼費點心思去改善也沒有損失。但是,當腸漏導致有害異物在血液中循環、引起其他部位發炎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免疫細胞會疲於處理累積在血液裡的壞膽固醇,於是血管的斑塊增厚,對血管整體的影響更加惡化。這就是為什麼腸漏會加重動脈硬化的原因。

有肥胖、高脂血症等危險因素愈多的人,腸漏的不良影響就愈大。

全身各個動脈都可能會發生硬化,特別可怕的是腦動脈和心臟的冠狀動脈,腦動脈硬化會引發腦梗塞或腦出血,心臟冠狀動脈硬化則會引發心肌梗塞。這些都是攸關生命的重大疾病。既然預防、改善腸漏就可能避免這些疾病,那麼費點心思去改善也沒有損失。

癌症與腸漏—腸漏會促進「基因複製錯誤」

我們人類的身體細胞會不斷分裂,新細胞和老細胞會持續汰舊換新。如果這個複製的程序總是正確執行的話倒還無妨,但還是有一定的機率複製錯誤。不過,複製錯誤並不會馬上導致癌症。突變的細胞大多無法獨立生存,最後自然消滅,或是被免疫細胞視為有害異物而排除掉。

然而,有時候突變的細胞不會消滅,而是異常增殖,這些異常增殖的細胞就是癌細胞。

癌症常見的發病模式有:

①發炎導致癌細胞生成

②癌細胞抑制了免疫細胞的作用

這些都可能與腸內環境有關。

第一種是腸漏造成的發炎引起癌症。發炎後免疫細胞會產生活氧。活氧是針對病原體,藉由破壞基因來作用於生理防衛機制的物質,但它不只是會攻擊病原體,也會損害我們細胞裡的基因。

因此,基因就很容易複製錯誤,導致癌細胞生成。這就是①的發炎導致癌細胞生成的模式。

癌細胞vs.免疫細胞—決定勝負的關鍵是什麼?

②的癌細胞抑制免疫細胞作用的模式,並非全然與腸道無關。它的關聯不在於腸漏,而是與腸內菌的間接關係。

癌細胞裡包含抑制免疫細胞作用的物質。京都大學的本庶佑教授團隊在2018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的研究「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目的就是要抑制「癌細胞抑制免疫細胞的作用」、促進免疫功能。

近幾年來,發現有一種腸內菌可以幫助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效果。在2018年,多個研究團隊的報告指出,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後獲得藥效的人,腸內都有共同的細菌,而且腸內菌叢具有豐富的多樣性※2。

這些結果,可以說是凸顯了針對免疫細胞的癌症療法與腸內菌叢有關,以及調整腸內菌可能具有提高癌症治療的效果。今後,這個研究領域肯定會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本文作者為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 醫藥基礎.健康.營養研究所 健康醫學微生物研究中心主任 國澤 純(Jun Kunisawa),原文節錄自《腸理:一直困擾你的健康問題,都和腸內環境有關》/圓神出版)





 漏出的菌與有害物質從腸道內跑出來後,會順著血液流遍全身,四處為惡。受到腸漏的影響,女性很容易出現五種症狀,分別是:「肌膚粗糙」「老化」「過敏性腸症候群」「慢性疲勞」「過敏」。

1.肌膚粗糙

從腸道內漏出的老廢物質以及有害物質的一部分會到達肌膚。對肌膚來說,菌與老廢物質完全就是異物。因此我們的肌膚會想要盡快將這有害物質排出去,於是就擾亂了肌膚的新陳代謝以及皮脂分泌的平衡。然後最終就會在肌膚上出現青春痘或肌膚粗糙的情況。

2.老化

老化的速度會因為生活習慣等原因而有個別的差異。加快這速度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腸漏。一項使用果蠅而非人類的研究顯示,出現腸漏的果蠅,會發生代謝障礙與免疫功能變化,與老化的果蠅成同樣的狀態。而且我們也在以人類為對象的研究中得知,愈是高齡人士,解連蛋白的分泌就愈多。3.過敏性腸症候群

拉肚子、便祕等長期持續著有肚子問題的疾病。這種疾病也跟腸漏有關。根據許多的論文指出,在過敏性腸症候群患者中的腸道中,有防禦機能混亂,引發腸漏的問題。

4.慢性疲勞

從腸道漏出的有害物質對精神層面也有影響,儘管在身體上不會特別看出有什麼異常,但經調查持續疲勞感、倦怠感的「慢性疲勞症候群」與腸內環境關係的結果表明,這點也與腸漏有關。

5.過敏

據說過敏症狀與腸漏有著顯著的關係。一旦從腸道流入血流中本不該有的異物,免疫機能當然會為了排除掉那些而開始運作。結果就會引起慢性發炎,免疫平衡紊亂,然後以過敏的症狀表現出來。

不過腸漏症是比較新型的疾病,究竟會在哪裡出現影響,我們尚且不知其全貌。且若沒有確切的診斷標準,關於診斷法,也一直都會有著毀譽參半的議論。

以腸為優先的育菌三要點

1.攝取菌

這個方法就是「直接從外部攝取」可以吃發酵食品,或是攝取乳酸菌等保健食品。益生菌是養護好菌的基本。菌的平衡雖人各有異,但其中也有人本就缺乏被稱為「好菌」的這類的菌,所以這個方法就是先補足好菌。具體來說,建議可以每天都吃「米糠醬菜、納豆、味噌湯」。

2.育菌

所謂的育菌,就是攝取入能成為腸內細菌養料的成分。是「益生元」的觀念。體內的菌會因為吃了某些東西而產生出其他的東西,而「好菌」則會打造出對我們有益的成分及營養。目標是透過給予養料來增加好菌,以使其能有效運作。具體的成分為如下四種:

  • 非水溶性膳食纖維(糙米)
  • 水溶性膳食纖維(海藻類、菇類、水果等)
  • 抗性澱粉(豆類、塊莖類等)
  • 難消化性寡糖(香蕉、洋蔥等)

3.不打擾菌

意指避免「增加壞菌」「傷害好菌」的行為。飲食上若以「紅肉」為主,而且使用過多部分的合成甜味劑,腸內的好菌就容易減少,其他還有像是長期亂用抗生素、大量攝取食品添加物的乳化劑,以及果糖葡萄糖的液糖等,就養護好菌的觀點來看,也是很冒險的行為。

除了益生菌還能吃什麼?

每個人人體都有著好菌需求,但不是每位民眾都時時能將益生菌帶在手邊日日補充。那麼,除了益生菌之外,妳我又該從哪些食物中攝取相同的好菌效果呢?營養師表示,專業定義上的「益生菌」為"經實驗認證"的健康細菌,並非所有"標榜"食物都有確實富含。因此若要尋求益生菌之外的健康替代品,可以瞄準經國家認證的優格、優酪乳,才不怕白做工喔!在上集【益生菌怎麼吃?】的文章中儂編有提到,攝取益生菌之餘日常的蔬果、均衡飲食的搭配很重要!但到底實際該怎麼吃?吃甚麼呢?營養師解惑:由於益生菌與益生質是好搭檔,能相互激勵強化好菌吸收效率,因此飲食方面不可錯過;尤其,木寡糖、果寡糖、水溶性纖維(果膠、菊糖)等成分中皆含有豐富益生質。食物選項如:洋蔥、蘆筍、黑白木耳、花椰菜、蘋果、奇異果、香蕉、鳳梨;以及糙米、南瓜、地瓜、燕麥等食物,和黃豆、毛豆等豆類「原型」食材都為飲食攝取上的好選擇。最後,妳可能會好奇:怎麼我印象中的促進消化食物沒有上榜呢?事實上,日常中藏有許多「會騙人的食物」!舉例來說,市面上許多發酵食品皆含有乳酸菌,且看似有利於消化,但其實成分內並未含有益生菌!如:泡菜、納豆、味增,以及各類未經專業科學認證的乳酸食品。因此,攝取之前請千萬要留意。




健康資訊普及,許多人會透過補充益生菌來增進腸道健康,如何挑選益生菌備受關注,有「醫界愛因斯坦」之稱的神經內科醫師方識欽表示,由於益生菌種要能通過胃酸非常困難,民眾應購買膠囊式且須冷藏保存的益生菌,雖然價格較高,但菌種要能存活才能真正保健腸道,「若無法吃到活菌,只是吃到其屍體也無效。」

方識欽除了是永和耕莘醫院神經內科醫師,也是《未來健康研究院》院長,提倡科學養生。他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表示,許多人會用益生菌來保健腸道,但人體的胃酸會殺菌,因此菌種在通過胃酸環境後仍能存活,相當不容易,「10億隻中,大概只有1隻能通過胃酸環境。」針對市售益生菌百百種,有些需冷藏、有些室溫存放即可,有些為粉末狀、有些為膠囊狀,方識欽表示,應購買需冷藏且為膠囊狀的益生菌,雖然這類益生菌價格較高,但此類益生菌才能在通過胃酸後仍保有活性。

他表示,益生菌必須在人的腸道中仍是活的,才能真正有助腸道健康,否則吞下肚的益生菌是其屍體,也無助於腸道保健。另因益生菌要能存活於腸道,相當不易,因此民眾應用冷水或溫水服用益生菌,「而非用熱水,以免燙死益生菌。」

至於市售益生菌百百種,民眾應如何選購,方識欽表示,因為人體腸道細菌種類相當眾多,「我建議,民眾應多方嘗試,甚至每2、3個月就換一種益生菌,以了了解自己最適合的益生菌產品,才能真正幫助腸道健康。



大腸癌長年蟬聯10大癌症之首,腸道影響消化與吸收、不只是人體最大免疫器官,也和腦部互相影響,可見腸道保健再重要不過!日本抗老名醫、婦產科醫師松村圭子就認為,預防大腸癌與每日飲食、調整腸道環境密不可分,當排便順暢,能夠避免老舊廢物滯留腸道而影響人體免疫力。

怎樣的食物對腸道最有幫助?多數人第一印象可能是優酪乳、地瓜等,日媒《女性Seven》邀請邀請10位營養師、醫學博士、各科醫師等專家選出心目中能有效改善腸道環境、預防大腸癌的食材。被專家選為第一名的食材計10分;第二名計9分;以此類推,第十名計1分。分數加總後,最終票選出能「顧腸道最強食品排行榜」!

第九名(16分):地瓜、蘋果

日本養腸治療協會會長真野和香(暫譯)說明,地瓜富含膳食纖維、鈣質與維生素C等營養素,同時結合穀類與水果的優點,且地瓜的抗性澱粉可以成為益生菌的食物,相當有助減重。營養師中澤留美(暫譯)等人則推薦,蘋果中含有果膠,能在腸道中變成膠狀守護腸壁,並軟化糞便、促進排便;而多酚則能降低大腸癌風險。

第八名(18分):麥片、糯麥、大麥

日本營養師金子晶子(暫譯)等人指出,麥片等食物富含水溶性與非水溶性膳食纖維,能促進排便順暢,有助抑制血糖上升。另一方面,有研究發現,攝取較多大麥的民眾,腸道中的好菌酪酸菌較多。

第六名(19分):味噌、奇異果 

養腸專家真野和香等人指出,味噌含有麹菌、乳酸菌,有助增加腸道好菌;特別是麥味噌,因富含β-葡聚醣等水溶性膳食纖維,有助調整免疫環境,抑制癌細胞。內科醫師谷本哲也則表示,奇異果除了膳食纖維外,還富含維生素C、E,能提升免疫力、抑制壞膽固醇,不僅有抗氧化作用,對改善腸道環境也相當有效。

第五名(22分):海藻類

肝膽胃腸科醫師石黑成治等人分析,海藻類富含鎂,能吸收水分、軟化糞便,活化腸道蠕動,是建議每天食用的食品;水溶性膳食纖維則能成為腸道好菌的食物,有助增加好菌。

第四名(33分):牛蒡

松村圭子醫師分析,牛蒡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菊糖(菊苣纖維)相當豐富,不僅改善腸道環境,還有助益至飯後血糖飆升;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增加糞便體積,改善便祕、排便不規則等困擾。

第三名(45分):優格

提到改善腸道環境,優格往往是民眾腦中第一浮現的優良食材。谷本哲也指出,優格的乳酸菌能增加腸道好菌,提升免疫力;營養師磯村優貴惠等人也非常推薦搭配當季水果一起食用,增加膳食纖維。而優格中富含鈣質,研究也發現,男性攝取鈣質與預防大腸癌有所關聯。

不過,優格的種類眾多,味道、口感風味,菌種也都不大相同,谷本哲建議,連續3周試著吃同一種優格、仔細感受腸胃狀況,若發現整體身體健康狀改善,感到體重變輕、睡醒精神飽滿,代表這款優格很適合自己的身體。

第二名(47分):菇類

谷本哲也等人分析,菇類富含β-葡聚醣,多吃菇類可能可以活化免疫系統、提升免疫力,甚至有研究發現,菇類的萃取物能作為抗癌藥物;它還含有維生素D,有改善腸道黏膜的作用。其實菇類與第四名的牛蒡、第五名的海藻類,都是膳食纖維非常豐富、熱量非常低的食材,除了改善腸道環境外,低醣類、低熱量,幾乎不含鹽分、脂肪的特色,也有助預防肥胖。

第一名(65分):納豆以及大豆相關製品

納豆是日本專家們票選出能改善腸道環境、預防大腸癌的第一名食物,總分高達65分,遠超第二名的菇類!預防醫療、營養顧問細川桃(暫譯)分析,納豆中同時含有能能增加腸道好菌、改善腸道環境的納豆菌,及提供益生菌食物、幫助排便的膳食纖維,可以說同時集合2種健康要素的最強食材!

石原診所副院長、內科醫師石原新菜等人說明,想讓腸道環境回歸正常,必須增加腸道中的益生菌、充分攝取能成為益生菌食物的膳食纖維是。納豆不僅同時滿足上述2條件,還含有同樣能消除便秘、調整腸道環境的鎂,以及鈣質、促進鈣質吸收的維生素D、維生素K等營養素,營養豐富且均衡。

松村圭子則說,納豆之外,大豆製品也是相當推薦食用的食材。在眾多豆類中,大豆不僅膳食纖維含量較高,還富含植物性蛋白質,可以避免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高造成的負擔。


可別以為吃素就很養生可以防癌!一名50多歲婦女吃素數十年,照大腸鏡發現有0.8公分的腺瘤,卻因宗教信仰不願處理,拖了2、3年後又因大便出血就醫,這才發現已大腸癌第3期,醫師一看她的飲食菜單直搖頭,直呼都是致大腸癌的危險因子。

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曾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此病例,提到這名50多歲的婦人本身有特殊的宗教信仰,第一次去做大腸鏡檢查時,還沒做就先對醫生說:「假如我有息肉,你都不可以切!」

儘管醫師百般勸說甚至嚴肅警告,她仍堅持己見,後來一照發現竟有0.8公分的腺瘤,無奈婦人堅持不切,麻醉醒來後,醫師表示「妳再繼續放5-10年內應該會變癌症,建議妳半年內要再來做第2次(大腸鏡),半年讓妳思考想願不願意切除。」

沒想到這一拖就是2、3年後,張振榕說這名婦人後來再次出現,因為大便出血要求再做第2次大腸鏡,結果一做下去就發現罹患大腸癌第3期。他指出一般來講,只要大腸腺瘤超過1公分以上就很危險,等於已經在變癌症的邊緣。

張振榕也提及雖然這位阿姨茹素幾十年,但她都是吃很油、很甜的東西,尤其愛吃燒烤煙醃漬這類食物。醫師提醒吃素不見得比較健康,因為吃素分兩種,一種是「健康素」,吃食物的原形;另一種則是吃「加工素」,像是素肉、素雞、素魚等都非常油,而高油飲食、纖維質不夠這些都是致大腸癌的危險因素。


現代人飲食習慣不佳,大腸癌容易找上身。腸胃科醫師鄭泓志表示,不少研究發現,高益生菌比例的腸道微生態,能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避免大腸癌發生,不過現代人飲食營養攝取不足、偏食或偏愛炸物、垃圾食物等,容易造成腸道微生態失衡,若想增加腸道益生菌,飲食上少吃紅肉、多攝取膳食纖維及植化素。

鄭泓志在臉書粉專提到,腸道微生態並非一成不變,隨著飲食、壓力、生活習慣等改變,當腸道微生態失衡時,健康狀況亮紅燈,甚至導致大腸癌發生,稱為「腸道微生態失調」,許多研究發現,高益生菌比例的腸道微生態,能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避免大腸癌發生。鄭泓志指出,飲食上營養攝取不足,或喜歡吃炸物和垃圾食物,可能使益生菌叢數量減少,腸道內發炎物質濃度攀升,增加大腸癌發生機率,另外,致病菌、壞菌擴張,會促使抗癌基因突變或缺失,導致癌症發生,不僅如此,現代人的腸道微生態因偏食、營養素攝取變得單一,益菌得不到養分而減少,致癌型細菌數占比變多,使腸道慢性發炎,刺激大腸黏膜細胞不正常變化、失控增生,導致大腸瘜肉、腺瘤,更嚴重變癌症。

鄭泓志提醒,若想養好腸道菌叢,平時少吃「紅肉」,例如牛肉、羊肉、豬肉,其中的血紅素鐵會增加黏蛋白降解細菌,使腸道屏障功能受損、促發腸道上皮發炎和過度增生,導致大腸癌。

除了少吃紅肉,還要多攝取膳食纖維及植化素,鄭泓志解釋,膳食纖維提供腸道菌營養來源,代謝出短鏈脂肪酸,而短鏈脂肪酸能促進調節性T細胞的分化、活化巨噬細胞,減少發炎反應,並調節癌細胞凋亡。植化素則從蔬果攝取,例如多酚類、類黃酮素、蒜蔥素、茄紅素等,提供抗發炎、抗自由基成分,幫助降低發炎反應、恢復腸道受損屏障,有助於降低細胞癌變增生機率。



大腸癌是國人第二大盛行癌症,與飲食密切相關。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一名年僅31歲的大腸癌末期患者,同時須洗腎維生,詢問後得知,男子如此年輕就大腸癌末期,可能是因幼年起天天吃烤香腸所致。他表示,因為香腸富含亞硝酸鹽,經過火烤高溫後會形成亞硝胺,亞硝胺已經認證是強毒性的致癌物質。

江守山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表示,上述男子僅31歲,就大腸癌末期,且須定期洗腎維生,因此他詢問男子為何如此年輕就大腸癌。男子回答,就他有記憶以來,每天都會吃外面攤子販售的烤香腸。江守山表示,如此密集地食用烤香腸可能是男子如此年輕就罹患大腸癌末期的原因。

他說明,屬於加工肉品的香腸,在製作過程中,必須添加亞硝酸鹽來保色且防腐。若再經燒烤的高溫過程,含亞硝酸鹽的食物會產生亞硝胺。亞硝胺是一種強烈毒性的致癌物質。

江守山曾在其臉書表示,烤香腸特別容易產生毒物亞硝胺,他建議民眾可用兩種方式食用烤香腸,以降低烤香腸對健康的危害。1. 吃烤香腸時加大蒜一起吃;2. 吃烤完香腸後,可喝一杯綠茶或吃些水果,「因為水果內的維生素C,可以抑制亞硝胺的形成。」

同樣的室溫下,為什麼有人可以保持體溫,有人卻發冷?像這些很多人以為是「體質」的問題,可能都是腸內菌以某種方式造成的影響。由於我自己屬於敏感體質,對於書中所言深有感觸!

這本書 ──《腸理:一直困擾你的健康問題,都和腸內環境有關》的翻譯稿放在我的辦公桌上,〈前言〉的一段文字 ── 「細菌和人有共生關係,人類受到細菌的幫助,才得以維持生命的恆定性和健康。──吸引了我的目光。 

作者國澤純是日本藥學博士、日本腸道與免疫學第一權威,主持國立健康營養研究所,分析過9000多名日本人的腸內菌,建立了分析用的大型資料庫。他利用科學的資料證實,腸內菌不僅與肥胖、糖尿病、動脈硬化、高血壓、癌症等生活習慣有關,也攸關睡眠和壓力、失智症和憂鬱症等精神狀態。 

這個下午,我本只是想多少閱讀個幾頁。沒想到開始翻開第一頁,就一頭埋進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的知識裡面。3個多小時,240頁書稿一口氣閱讀完畢,在稿子上畫線又做筆記……閱讀一本探求科學新發現的書,如同作者帶我到了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去尋求偉大又深澳的知識。 

這本書的內容有科學的依據,所以極具說服力。如作者所言,大家都小看了腸內菌對人體的影響。由於我自己屬於敏感體質,對於書中所言深有感觸,因此我感覺這本書能夠幫助許多人。我相信只要翻開它、詳細閱讀並依照書內的科學新觀念飲食,就可以有信心的走向健康之道。 簡略提供幾個書中觀念:

1.我們的飲食不能只挑自己愛吃的食物,也要供給腸道細菌愛吃的食物再由細菌產生的代謝物(後生元)回饋人體,使人體產生有益成分。

2.腸道菌有數百種,要提供給這麼多種的細菌養分,就必須飲食多樣化 

3.偏食或只喜歡吃固定少變化的飲食,腸道菌種得不到養分,菌種死亡流失,腸道菌種失衡,免疫力最集中的腸道也跟著失衡,人體防衛力減弱,疾病逐漸產生。

4.需要常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益菌愛吃的),才能經過胃酸不易溶解、小腸不能足夠吸收後,移動到大腸供給大腸菌叢吸收養分。這些食物包括:膳食纖維含量較多的豆類、蘿蔔乾、香菇、金針菇,燕麥大麥、納豆,昆布、海帶芽…… 5.腸內菌生成的代謝物(後生元)是人體健康關鍵後生元能抑制過敏症狀……抑制許多生活習慣病的發生。含有各類菌種的優酪乳、優格是細菌生成的有效成分,應依個別身體狀況補充,對健康非常有益。 

國澤純博士舉例,芬蘭人的脂肪攝取量偏多,但大腸癌患者卻相對較少,原因可能跟他們普遍食用傳統優格(viili)有關,這類優格黏稠到用湯匙一舀就可以拉長,這種質地正是雷特氏乳酸菌乳脂亞種生成的後生元。 

他依據大量腸道資料分析研究心得,我們的身體並不是只有食物所吸收的營養構成,就算我們不吃東西,生命也有作為超級生命體的腸內菌製造的有益代謝物支撐。 

我們必須接受新的飲食觀念──我們的健康是靠細菌的代謝物在支撐。實踐的作法就在這本值得閱讀與推薦的書《腸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