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外食機會多,而多數時候並沒有辦法餐餐都營養均衡。日前醫師就指出,平常吃的油脂種類相當多,然而有「一類油」比豬油還更須避免,且容易導致身體發炎。而美國研究指出,現代飲食充滿精緻糖易導致慢性疾病,然而研究卻發現與「這類油」更相關。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臉書粉專指出,日常食用的油種類繁多,主要可分為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其中不飽和脂肪又分為單元不飽和脂肪和多元不飽和脂肪。傳統觀念中,一般人最想避開的是飽和脂肪,不過實際上有一種脂肪比飽和脂肪更需避免,也就是多元不飽和脂肪中的「Omega-6脂肪酸」。
李思賢醫師表示,生活中常見的大豆油、葵花籽油、葡萄籽油、花生油、菜籽油和棉花籽油等植物油,都是富含Omega-6的種子油。過量的Omega-6脂肪酸會促進身體發炎,且這些油的提取過程需要高溫和有機溶劑的參與,導致製作過程中產生大量氧化自由基,對人體粒線體造成傷害。他同時稱這些為「精煉植物油」,藉此區分健康的植物油如:橄欖油、椰子油和酪梨油。此外,他也舉例,美國眼科醫師Chris Knobbe提出了「西方飲食」和「種子油假說」,認為現代飲食中高含量的精製糖和種子油是許多慢性疾病的主要驅動因素。Knobbe醫師引用數據指出,在1890年代,糖尿病的盛行率僅為0.0028%,而到了2016年,糖尿病的盛行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3%,也就是在126年間有「4643倍」的增長!
從其他疾病的角度來看,增幅也相似,如癌症、黃斑部病變和失智症。同樣,肥胖症的盛行率也從19世紀的1.2%增加到2018年的42.4%。Knobbe醫師認為,這些驚人的增幅與碳水化合物的攝取無關,反而與「植物油的普及」有密切關聯。
李思賢醫師指出,1965年以前,人類歷史上並不存在這些精煉植物油,一般食用的油脂主要是豬油、牛油和橄欖油等非加工油脂。而現代生活中,人體每日攝取的精煉植物油高達80克,相當於每天有720大卡的能量來自這些品質不佳的油。
李思賢表示,除了低醣飲食外,有醫師主張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也可改善糖尿病。不過,他認為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中也可能會缺乏很多必須的脂溶性維生素,也為該飲食方式的缺點。而現代人多外食,他認為外食最大敵人不僅是澱粉,還有植物油。他坦言,外食基本上使用的都是精煉植物油,也是他認為這幾年來導致代謝疾病的重要因素。他建議,過水是一個好方法,或是盡量選擇少油的健康餐廳,因此才有機會將精煉植物油的攝取降到最低。
健康資訊普及,越來越多人重視油品種類,醫師蕭捷健表示,堅果雖然健康,但花生油幾乎不含抗發炎的Omega-3,而富含害人體的Omega-6,使人體慢性發炎,而慢性發炎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的風險,危害健康。
減重蕭捷健在其臉書表示,好的油脂能改善慢性發炎,還能減重。民眾在進行低碳水循環時,除了減少碳水攝取外,多攝取好油也能促進脂肪燃燒、穩定血糖與胰島素,有利整體健康。
至於什麼樣的油是好油,他表示,富含Omega-3和Omega-9是好油,過多Omega-6則容易造成身體發炎,由於外食常常會攝取到大量的Omega-6,所以平常應多攝取Omega-3和Omega-9油脂。
他表示,花生油的Omega3:6:9為0:36:48,幾乎不含Omega-3。雖然就烹調而言,花生油不容易被高溫氧化,但是omega-6含量高, 攝取過多容易造成身體發炎。
至於富含Omega- 3、Omega-9的油品,則為亞麻籽油、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他表示,人體需要油脂的營養,缺少油脂,將缺乏關鍵荷爾蒙,讓身體出現大問題;掉髮,皮膚失去光澤,老化等問題都會開始發生。
\民眾黨北市議員林珍羽本身並不吸菸,卻得到肺腺癌,引發外界關注。醫師蕭捷健表示,台灣不抽菸的女性卻得到肺腺癌的比例,比美國高好幾倍。根據統計,大約有53%到83%的台灣女性肺腺癌患者沒有吸過菸,且這個數字在美國只有10%至20%。
醫師蕭捷健接著說,台灣女性罹患肺腺癌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空氣汙染,「特別是來自廚房裡的油煙。每天在高溫下炒菜,這些油煙可能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所以,大家在選擇烹飪用油的時候,一定要多留意」。
醫師蕭捷健建議使用高發煙點的油,「比如酪梨油、苦茶油,這些油在高溫下不容易產生過多的油煙」,至於橄欖油的發煙點約在190度左右,「也千萬不能拿來高溫油炸。而像亞麻籽油這種低發煙點的油,千萬不要用來炒菜,因為它們在高溫下會分解,產生有害物質」。以前住在國外的時候,都是用電爐,火力真的有夠小,看來這也是減少肺腺癌的一個好方法。
另外,早期發現肺癌,治療效果會好很多,5年內的存活率也比較高,第一期患者的存活率可以高達60%到90%,但到了第四期,存活率就剩下不到10%。醫師透露,「在台灣,其實我們有很好的檢查工具,那就是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描(LDCT)」。如果是 50歲以上的男性或45歲以上的女性,而且有吸菸的病史或家族史,這個檢查是有健保給付的。所以,如果符合條件,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藝人汪建民罹肺腺癌4期,抗癌10個月不敵病魔逝世,肺腺癌議題再度受到關注。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根據統計,大約有53%到83%的台灣女性肺腺癌患者沒有吸菸,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空氣污染,特別是廚房的油煙,提醒民眾選擇烹飪用油應特別留意,建議使用高發煙點的油,像是酪梨油、苦茶油;許多人會用的橄欖油千萬別高溫油炸;亞麻籽油則不能用來炒菜。
蕭捷健在臉書發文指出,台灣不抽菸的女性得肺腺癌比例,竟然比美國高好幾倍,根據統計,大約有53%到83%的台灣女性肺腺癌患者從來沒有吸菸,在美國只有10%到20%。
蕭捷健表示,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空氣污染,特別是來自廚房的油煙,他說以前在國外都是用電爐,火力很小,「看來這也是減少肺腺癌的一個好方法。」每天在高溫下炒菜,產生的油煙可能會增加罹患肺癌風險,蕭捷健呼籲民眾選擇烹飪用油時要特別留意,最好使用高發煙點的油,像是酪梨油或苦茶油,這些油在高溫下不容易產生過多的油煙。
蕭捷健提到,橄欖油發煙點大約在190度左右,千萬不能拿來高溫油炸;至於亞麻籽油這種低發煙點的油,則不要用來炒菜,因為它們在高溫下會分解,產生有害物質。
蕭捷健表示,早期發現的肺癌治療效果會好很多,5年存活率也比較高,第1期患者的存活率高達60%到90%,但到了第4期,存活率就剩下不到10%了。台灣有很好的檢查工具,就是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描(LDCT),50歲以上男性、45歲以上女性有家族病史,或50歲至74歲的重度吸菸者,檢查有健保給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